组成 | 甘草(炙)二两(6g),附子(炮,去皮,破)二枚(12g),白术二两(6g),桂枝(去皮)四两(12g)。 |
---|---|
用法 | 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一日三次。初服得微汁则解,能食汗止;复烦者,将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为妙。 |
功用 | 暖肌补中,益精气。治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 |
方解 | 甘草附子汤由甘草、附子、白术、桂枝组成,为表里阳虚、风湿在表配方。治疗骨节疼烦、短气、小便不利、汗出恶风、身微肿,均可消退。桂枝去风解表,通阳化气;附子温经散寒,除湿解痛;白术健脾去湿;桂、术、附同用[方剂汇www.fane8.com],兼走表里,助阳温经,祛湿利关节;甘草和中缓急.使勐烈之药,缓而发挥作用,这很重要,因为风湿之邪留着关节,若徒恃勐力驱散,风邪易去,而湿邪却不易尽除。合用以治表里阳气俱虚、风湿俱盛、病偏于里、湿流关节的风湿病。 |
方歌 | 甘草附子汤术桂,表里阳虚风湿配,疼烦短气小便难,汗出恶风身肿退。 |
提示 | 忌海藻、菘菜、猪肉、生葱、桃、李、雀肉等。 |
出处 | 《伤寒论》 |
《普济方》卷一四○引《指南方》:甘草附子汤 | |
组成 | 甘草1两,附子1两(炮,去皮脐),桂4两(去皮)。 |
---|---|
制备 | 上为粗末。 |
用法 | 每服5钱,水2盏,煎1盏,去滓服。 |
功用 | 伤寒虚汗不止。 |
出处 | 《普济方》卷一四○引《指南方》 |
《全生指迷方》卷二:甘草附子汤 | |
组成 | 甘草(炙)2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 |
---|---|
制备 | 上为散。 |
用法 | 每服5钱,水2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 |
功用 | 风湿,掣痛不得屈伸者。 |
出处 | 《全生指迷方》卷二 |
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炙)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俱见中寒论中)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此条亦系真寒证。既误汗之。复误下之。病仍不解。反作烦躁。乃阴寒病。误服凉药之所致也。医人不可因其烦躁。认以为传经热证。正文与注并)
治伤寒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各三两炙)附子(一枚炮)水五升,煮一升五合,分温三服。芍药甘草汤平剂,(此亦桂枝汤之变,偏于营分,纯一不杂之方也。)和营止(腹)痛功无比。(气血不和,肝木
发汗病解,反恶寒者,虚故也,此方主之。芍药(三两)甘草(炙,二两)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服。【集注】柯琴曰∶发汗病解而反恶寒,比未汗时更甚,其阳虚可知矣
许某,女,65岁,住城内周家巷。暑天大热,饮冷过多,病头痛发热(体温39℃)。自服APC4片,致大汗淋漓,热虽解,而汗出不止,神疲乏力。因循迁延20余日始找予就诊。患者面色萎黄,倦怠头晕,汗出如泉,拭
甘草(二两炙)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白术(二两)桂枝(四两去皮)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出复烦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为始.经云.风湿相搏.
治风湿相抟,骨节烦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此方主之。甘草(二两) 白术(二两) 桂枝(四两) 附子(二枚,炮)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
少阴病主症为无热恶寒,脉微细,但欲寐。属全身性虚寒证,多由太阳病传来,或误治后邪陷少阴而致。乡邻陈某,女,30岁。产后伤寒刚愈,外出复感。症见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西医无先表后里之治则,故不予表散,仅针
治膈气变翻胃;亦治虫心痛。
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消肿止痛。用于痈疽疔疮,无名肿毒,跌打损伤。
清热疏风,消肿利咽。用于急喉痹(急性咽炎或慢性咽炎急性发作),症见:咽痛,咽干灼热,咽粘膜悬雍垂红肿,或吞咽不利等。
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用于风热外感、风热乳蛾。症见发热,微恶风,头痛,鼻塞流涕,咽红而痛或咽喉干燥灼痛,吞咽则加剧,咽及扁桃体红肿,舌边尖红苔薄黄或舌红苔黄。
健脾补肾,益气开胃,提高小儿免疫功能,增强对感染的抵抗力。对小儿体弱久病,反复吸收道感染,慢性咳喘,脾胃虚弱,肾气不充,气血不旺者。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益肾利湿。主治:前列腺增生症。
清热泻火,解毒消肿。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痤疮,粉刺,口舌生疮,胃火牙痛,咽喉肿痛,目赤,便秘,尿黄赤。
益气养血,宁心安神。用于心血不足,烦躁失眠,健忘怔忡,惊悸多梦。
张某,男,40岁,1986年8月21日就诊。时值酷暑盛夏,而病者却厚衣加身,仍打寒颤。自述因天热贪凉,夜宿树下,晨起即感恶寒头痛,身痛,鼻塞流涕,自认为感冒,遂购APc三片服之,半小时后大
原某某,女,55岁。患类风湿关节炎七八年。因关节疼痛难忍,服从中国带去的雷公藤片,服后虽疼痛可缓解,但出现白细胞下降,故停服,余未再服它药治疗。诊见两手关节已变形,屈伸不利,其关节呈梭形,
张某,男,56岁,1978年1月27日初诊。一年前因防震露宿,右腿关节疼痛,遇冷加剧,得热可减,诊为“风湿性关节炎”,转诊四川、甘肃等地,中西医多方治疗效果不佳,病情逐渐加重。现有腿强直冷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