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方材料 | 白芷、贝母、防风、赤芍、当归尾、甘草节、皂角刺(炒)、穿山甲(炒)、天花粉、乳香、没药各一钱(3g),金银花、陈皮各三钱(9g)。 |
---|---|
用法用量 | 上药用酒一大碗,煎至五七沸服。每日煎一剂,分3~4次服。 |
功能主治 | 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主治痈疡肿毒初起。患处红肿,焮痛,或身热微恶寒,舌苔薄白或微黄,脉数有力。 |
临床运用 | 本方为治阳证疮疡初起的代表方,以局部红肿焮痛,伴有身热微恶寒,脉数有力为辨证要点。常用于治疗化脓性炎症,如蜂窝织炎、化脓性扁桃体炎、乳腺炎、脓疱疮、疖肿等属阳证、实证者。 |
方解 | 本方所治为热毒壅聚、营卫不畅,气滞血瘀所致,属于阳证痈疡。热毒壅聚,则局部红肿热痛;邪正交争于肌表,则身热微恶寒;舌苔薄白或微黄,脉数有力,为阳证痈疡之征。本证的特征是发病迅速,易肿易成脓、易溃易敛。阳证疮疡初起者,必治以清热解毒,并配以理气活血[方剂汇www.fane8.com],散结疏风之法。方中金银花功善清热解毒,既能解气分热毒,又能清血分之热毒,且芳香透达,为治阳证疮疡之要药;当归尾、赤芍、乳香、没药、活血散瘀,消肿止痛;陈皮理气行滞,消肿止痛;防风、白芷辛散疏透,疏散壅滞而散其结,使热毒从外透解,白芷又长于消肿排脓;浙贝母、天花粉清热化痰排脓,可使脓未成即消;穿山甲、皂角刺活血通络,透脓溃坚,可使脓成即溃;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酒煎则能活血通络以助药效。诸药合用,使热毒消解,气血畅通,肿消痛止。 |
方歌 | 仙方活命金银花,防芷归陈草芍加,贝母花粉兼乳没,山甲皂刺酒煎佳。 |
提示 | 疮疡已溃及阴疽患者忌用,脾胃素虚,气血不足者慎用。 |
出处 | 《校注妇人良方》 |
古人朴实,其七情干涉者少,而从风、寒、暑、湿外感凝滞者多。故设仙方活命饮攻散所滞之肿,服此得效者十常八、九,乃患者五脏不
治痘痈毒。去薄荷、连翘,即十三味败毒散。白芷 防风 乳香 没药 甘草 连翘 赤芍 穿山甲(炙焦) 归梢 天花粉 薄荷 角
(附∶薛己治疡通方) 治一切疮疡,未成脓者内消,已成脓者即溃,又止痛、消毒之圣药也。穿山甲 白芷 防风 皂角制 乳香 没
古人朴实,七情干涉者少,而从风寒暑湿,外感凝滞者多,故设仙方活命饮,攻散所滞之肿。服此得效者,十常八九,乃患者五脏不虚耳
忍冬藤即金银花 贝母 甘草节 天花粉 橘皮 当归 防风 白芷 乳香 没药 皂角刺 穿山甲一切痈疽及不知名恶疮初得,此方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