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 | 远志、熟地黄、菟丝子、五味子各18克,石菖蒲、川芎各12克,地骨皮24克,白酒600毫升。 |
---|---|
制备 | 将前七味捣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日后[方剂汇www.fane8.com],过滤去渣,贮瓶备用。勿泄气。 |
用法 | 口服:每次服10mL,每日早、晚各服1次。 |
功用 | 滋肾养心,健脑益智。主治青年健忘,症见心悸、失眠、头痛耳鸣、腰膝酸软等。 |
提示 | |
出处 | 《浙江中医杂志》 |
治左瘫右痪,半身不遂,口眼歪斜,一切诸疯疼痛,不可忍者,治之如神。何首乌(一两)石菖蒲(一两)生地黄(七钱)明天麻(七钱)白附子(五钱)白茯苓(五钱)苍耳子(一两,炒,研细)五灵脂(五钱,炒)牛膝(七
治风冷,腰脚疼痛,屈伸不得。杜仲(去粗皮,炙黄)蛇床子当归川芎秦艽附子(炮裂,去皮脐)石斛(去根)桂心细辛茵芋天雄(炮裂,去皮脐)川椒(去目,炒出汗)防风(去叉)独活(以上各二两)上细锉,以生绢袋盛,
治偏坠疝气并效,大小俱可服。当归(一两)玄胡索(一两,炒)木香(五钱)大茴香(一两半)乌药泽泻(八钱)菟丝子(一两,研)川楝肉(一两)牡蛎(八钱,煅)乳香(二钱)川芎(八钱)苍术(一两)破故纸(一两半
治半体偏枯,手足拘挛,不堪行步,其效如神。防风(去芦)秦艽(去芦)羌活牛膝(去芦)虎胫骨(酥炙)鳖甲白术(去芦)晚蚕沙(炒白)油松节(搥碎二两)当归杜仲(姜汤拌,去丝,各三两)枸杞子(炒五两)苍耳子(
治风及白癜紫癜。乌蛇(酒浸,去炙微黄)防风(去芦)桂心白蒺藜(炒,去刺)五加皮(各二两)熟干地黄(四两)天麻牛膝(去苗)枳壳(去穰,麸炒微黄)羌活(各三两)上锉细,以生绢袋盛药,以无灰酒二斗于瓷瓦中浸
白石英、磁石,及诸草药,浸酒服饵,能除风虚湿痹。脚弱筋挛,阴萎体寒,视听不明,宜服此方。白石英五两,上好者,捣碎 磁石五两,捣碎 石斛三两,去根 萆薢一两 丹参一两 牛膝三两,去苗 杜仲一两,去粗皮,
三石浸酒,下治肾气,补虚损方。磁石八两 白石英十两,细研 阳起石六两上件药,并捣碎。以水淘清后,用生绢袋盛,以酒一斗,浸经五日后,任意暖服。其酒旋取旋添,极妙。
治风毒,脚膝软弱,行立不得。海桐皮五加皮独活天雄(炮裂,去皮脐)石斛(去根)桂心防风(去芦)当归杜仲(去皮,炙黄)仙灵脾萆薢牛膝薏苡仁生地黄(各二两)虎胫骨(酥炙令黄,三两)上细锉,以生绢袋盛,用清酒
祛瘀生新。用于产后血瘀腹痛,恶露不尽。
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用于肺胃热盛,咽炎,急性扁桃体炎,咽喉肿痛。
清热解毒,镇静安神。用于外感风热所致发热,烦躁不安,咽喉肿痛;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冒,急性咽炎等病症属上述证候者。
通窍除毒。治时气头面赤肿,或咽喉闭塞不通,用之取嚏,喷七八遍,泄出其毒则愈。若看病之人用此药,必不传染。
预防出痘。
麻疹出而胃热渴甚者,温热及痘疹后余热,欲成牙疳。
调和阴阳,温阳补肾,扶正固本。用于腰腿酸痛,精神不振,夜尿频多,畏寒怕冷;妇女月经过多,白带清稀。
肺气干燥,小便不出,中满作胀,口中甚渴。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