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 | 柴胡半斤(24g),黄芩、人参、甘草(炙)、生姜(切)各三两(各9g),大枣(擘)十二枚(4枚),半夏半升(9g)。 |
---|---|
用法 |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
功用 | 和解少阳。治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于,目眩,舌苔薄白,脉弦。妇人伤寒,热人血室,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黄疸、疟疾等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疟疾、慢性肝炎、肝硬化、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急性胰腺炎、胸膜炎、中耳炎、产褥热、急性乳腺炎、睾丸炎、胆汁返流性胃炎、胃溃疡等属邪踞少阳,胆胃不和者。 |
运用 | 若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栝楼以清热理气宽胸;若渴,去半夏,加天花粉止渴生津;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柔肝缓急止痛;若胁下痞梗,去大枣,加牡蛎软坚散结;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利水宁心;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解表;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温肺止咳。 |
方解 | 1、本方为和解少阳的代表方剂。少阳经脉循胸布胁,位于太阳、阳明表里之间。伤寒邪犯少阳,邪正相争,正胜欲拒邪出于表,邪胜欲入里并于阴,故往来寒热;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其支者,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邪在少阳,经气不利,郁而化热,胆火上炎,而致胸胁苦满、心烦、口苦、咽干、目眩;胆热犯胃,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故默默不欲饮食而喜呕;若妇人经期,感受风邪,邪热内传,热与血结,血热瘀滞,疏泄失常,故经水不当断而断、寒热发作有时。邪在表者,当从汗解;邪入里者,则当吐下。今邪既不在表,又不在里,而在表里之间,则非汗、吐、下所宜,故惟宜和解之法。方中柴胡苦平,入肝胆经,透泄少阳之邪,并能疏泄气机之郁滞,使少阳半表之邪得以疏散,为君药。黄芩苦寒,清泄少阳半里之热,为臣药。柴胡之升散,得黄芩之降泄,两者配伍,是和解少阳的基本结构。胆气犯胃,胃失和降[方剂汇www.fane8.com],佐以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邪从太阳传入少阳,缘于正气本虚,故又佐以人参、大枣益气健脾,一者取其扶正以祛邪,一者取其益气以御邪内传,俾正气旺盛,则邪无内向之机。炙甘草助参、枣扶正,且能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以和解少阳为主,兼补胃气,使邪气得解,枢机得利,胃气调和,则诸症自除。 2、小柴胡汤为和剂,一般服药后不经汗出而病解,但也有药后得汗而愈者,这是正复邪却,胃气调和所致。正如《伤寒论》所说:“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若少阳病证经误治损伤正气,或患者素体正气不足,服用本方,亦可见到先寒战后发热而汗出的“战汗”现象,属正胜邪却之征。 |
方歌 | (1)小柴胡汤和解方,半夏人参甘草藏,更用黄芩加姜枣,少阳寒热用之良。 (2)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为病此方宗。 |
提示 | 因方中柴胡升散,芩、夏性燥,故对阴虚血少者禁用。 |
出处 | 《伤寒论》 |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小柴胡汤 | |
组成 | 半夏(汤洗七次.焙干)二两半,柴胡(去芦)半斤,人参、甘草(炙)、黄芩,各三两。 |
---|---|
制备 | 上为粗末。 |
用法 | 每服三大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枣一个,擘破,同煎至七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小儿分作二服,量大小加减。 |
功用 | 治伤寒、温热病,身热恶风,颈项强急,胸满胁痛,呕哕烦渴,寒热往来,身面皆黄,小便不利,大便秘硬,或过经未解,或潮热不除;及瘥后劳复,发热疼痛;妇人伤风,头痛烦热;经血适断,寒热如疟,发作有时;及产后伤风,头痛烦热,并宜服之。 |
出处 |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小柴胡汤 | |
组成 | 柴胡(三钱) 人参(二钱) 黄芩(二钱) 半夏(一钱半) 甘草(一钱) |
---|---|
用法 | 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红枣二枚,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
功用 | 治伤寒,寒热如疟,胸膈满痛,小便不利,大便涩。 |
出处 |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
《女科切要》卷七:小柴胡汤 | |
组成 | 人参4.5克,花粉6克,黄芩3克,柴胡3克,甘草3克,生姜3片。 |
---|---|
用法 |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
功用 | 清热育阴。主邪在少阳,产后阴虚发热。 |
出处 | 《女科切要》卷七 |
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顽固性或频繁发作的头痛往让人深受其苦,甚至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伤寒杂病论》中以六经辨证为主,其中论及太阳、阳明、少阳、少阴、太阴、厥阴病均有头痛的见证。
笔者常用小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中老年人慢性肺部感染,疗效满意,现介绍验案3则如下。
急性胆囊炎,常因饮酒及饮食不当而诱发,发作时右上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重,可向右侧背部放射,常伴有恶心呕吐。胆囊息肉是慢性胆囊炎长期炎症刺激形成的赘生物。中医辨证属于胆胃郁热,气机郁滞。以辛开苦泄,疏肝利胆之法治之。
本例初诊误在病家索中药止汗,而余未详询辨证,套成方与之,用益气固表止汗,调和营卫之剂于湿热内蕴之体,腋汗反剧,实属火上加油,后重温《伤寒论》经文:“······但头汗出,身无汗,齐颈而还,小便不利,渴饮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患者形体肥胖,久坐少动,好烟酒肥甘,痰湿内蕴,痹阻经脉,血行不畅,故发胸痹心痛,复因情志抑郁,肝气郁滞,故见胸胁胀满,太息,肝旺克脾,故食纳欠佳,气滞则湿阻瘀停,因而病情渐渐加重,本病多发于凌晨少阳之时,且休作有时,加之患者口苦、头晕、胸胁胀满,故以小柴胡汤和解少阳;瓜蒌薤白半夏汤,宽胸理气涤痰湿;加石首蒲、郁金、水蛭、川芎、丹参以增化痰祛瘀之力。
1、子时发热案柯某,女,50岁,1989年3月18日初诊。患者近10天以来,每至夜半23时左右即恶寒发热,继之汗出,热势渐退,至1时左右热始退尽,方能入睡。虽两度求医,然发热依旧。诉除上述外,尚伴头昏、纳差、倦怠等症。视其形体肥胖,面色不华,舌淡红苔薄白,边有齿印,脉来沉细。窃思病属阴阳不调,拟小柴胡汤加味:柴胡、黄芩、法半夏、附片、炙甘草各10g,党参12g,枣仁30g,生姜3片,红枣12枚。嘱
伤寒留蓄恶血,内外俱热,昏愦谵语,亦有耳聋虚鸣之证,与少阳经受病相似,如服小柴胡汤不效,当以黄连一分,赤茯苓半分锉细入灯心,煎与之。男女通用。凡大小产、热入血室、小柴胡汤力所不及者,于内加五灵脂,仍以
(此方自原论中第三卷移附于此)柴胡(半斤)黄芩人参甘草(各三两)半夏(半升洗)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成氏明理论云。伤寒邪气在
治血热,又治伤寒,退大热。发汗加麻黄;头痛加川芎;退热加黄连、栀子;大便闭加大黄、芒硝。有如神效。黄芩(三钱)柴胡(二钱)人参(一钱)半夏(二钱)甘草上咀,姜三片,枣一枚,水煎。
治往来寒热,口苦耳聋,胸胁痛,心烦喜呕。柴胡(二钱)黄芩(一钱)人参(七分)甘草(六分)半夏(一钱)姜枣水煎服。
一治两胁胀痛。夫两胁乃少阳所主,今见胀痛,是少阳之气抑郁不舒也。柴胡汤力能舒少阳之气,故治之而愈。一治头响两侧胀。夫头之两侧,乃少阳所主。今见胀而响,是少阳之火浮于上也。柴胡汤力能治少阳之经,倍黄芩力
治少阳经发热,口苦耳聋,其脉弦者。又治太阳阳明二经发热不退,寒热往来。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甘草(三两) 生姜(三两)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
(见呕吐)产妇郁冒,其脉微弱,呕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所以然者,血虚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虚下厥,孤阳上出,故头汗出。所以产妇喜汗出者,亡阴血虚,阳气独盛,故当汗出,阴阳乃复。
小柴胡汤乃仲景《伤寒论》中之一首名方,千百年间为炎黄子孙之健康贡献殊多。此方构成简洁,用药平淡无奇,颇有貌不惊人之嫌。然在《伤寒论》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之中,唯有小柴胡汤最为出奇制胜之方。无论组
刮痧瘦腿没有副作用。刮痧,是中国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功效,经常刮拭大腿肥胖部位,促其被动运动,可加强新陈代谢,消除局部的水分和脂肪。
1、月经期的女性。在月经期间服用藏红花,它的活血化瘀的作用会导致经血量增多或是经期延长。2、孕妇。藏红花有兴奋子宫平滑肌的作用,能刺激子宫,促进子宫收缩,孕期服用,可能会导致滑胎流产。3、有胃肠道溃疡
党参中含有肺腑的微量生物碱和淀粉等营养物质,对于人体脏器有不同程度的强健作用,提高了人体对大环境的适应度。山药含有黏蛋白,多种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经常食用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功效,另外对于肌肤还有延缓衰老
癌症病人可以吃冬虫夏草,一般可以将冬虫夏草放入粥或汤中,制成液体食物供患者食用,这样可以帮助补充患者身体所需的营养,促进身体功能的改善和恢复,增加高纤维食物的摄入量,补充更多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
可以。打完新冠疫苗之后是可以要孩子的,但由于新冠疫苗是最新研发的疫苗,临床还有一些不确定性,所以建议打完疫苗3个月或者是半年以后再怀孕会更好。但如果在接种后怀孕或在未知怀孕的情况下接种了新冠疫苗,不推
花椒粉和花椒的作用和功效区别不是很大,只有少量的成分和外观有一些区别。外观花椒粉:花椒粉是花椒和花椒枝干磨碎之后的物质,成粉状或小块状。花椒花椒是完成果壳状,果壳外表有凹凸不平的颗粒。成分花椒粉:花椒
新鲜的鹿茸割下来之后一般先需要倒置以防止鹿茸中的血液流出,大约半小时左右等割伤处的血液差不多凝固之后再用保鲜膜包起来,之后置于阴凉通风处保存即可。一般情况下大约可以放置1-3天左右,具体时间跟环境的温
取养老、颧髎、合谷、太冲、阳白、风池、光明、攒竹、肝俞、按照先灸腰背部穴位再灸胸腹部穴位、先灸头部后灸四肢、先灸上部后灸下部的顺序施灸。让患者取合适体位,使用艾条直接对准穴施灸或者选用适合的灸器进行施
左某某,男,86岁。2017年1月23日初诊。主诉:发热咳嗽半月。患者1年前腰椎骨折后长期卧床出现咳嗽咳痰,间断发作,痰黏难咯,因吞咽困难,长期鼻饲流质饮食,曾多次入住我院治疗,既往有帕金
张某,男,54岁。患者因失眠2年于1999年5月26日就诊。患者素体虚弱,2年前外感,服辛温解表药发汗后出现失眠,每晚服佳乐定尚可睡3~4小时。近日来失眠加重,甚至彻夜难眠,服佳乐定2~3
孙某,男,26岁。2020年10月27日初诊。主诉:左手肿胀2个月。2年前体检发现血尿酸升高,未服药。2020年3月出现痛风,口服秋水仙碱后好转。近2个月左手发胀,左中指近端指间关节压痛。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