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方材料 | 防风30克,黄芪(蜜炙),白术各60克 |
---|---|
用法用量 | 上药哎咀。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加大枣1枚,煎至200毫升,去滓,食后热服。 |
功能主治 | 益气固表止汗。治表虚自汗,以及虚人腠理不密,易于感冒,汗出恶风,面色刮白,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缓。 |
临床运用 | 本方为治疗表虚自汗的常用方,以自汗恶风,面色咣白,舌淡,脉浮缓为辨证要点。本方常用于治疗或预防小儿及成人反复发作的上呼吸道感染,肾小球肾炎易于伤风感冒而致病情反复发作者,过敏性鼻炎、慢性荨麻疹、支气管哮喘等因外感风邪而反复发作者。 |
方解 | 本方之自汗证是因脾肺气虚,卫表不固所致。肺气虚,则卫表不固,腠理疏松,营阴不能内守,故自汗出,恶风易感风邪;脾气虚[方剂汇www.fane8.com],气血化源不足,故面色咣白、舌淡苔白、脉浮缓。治宜益气固表,以达止汗之功。方中黄芪内外同治为君,对内大补脾肺之气,对外固表止汗。白术为臣,健脾益气,使脾气旺则土能生金,肺金足则可固表实卫。二药相须为用,使气旺表实,汗不外泄,外邪难侵。防风走表既祛风邪又防御风邪之侵为佐使药。且黄芪得防风,固表而不恋邪,防风得黄芪,祛邪而不伤正。三药合用,补中有疏,散中有补。 |
现代研究 | 早期文献报道本方可治疗体虚感冒、盗汗、过敏性鼻炎;又有用以治疗多形性红斑、慢性肾炎、面瘫、咳嗽、小儿夏季热、紫癜、带下等病症。研究发现本方能够提高吞噬细胞功能,促进免疫球蛋白的分泌,增加免疫器官重量,对细胞及体液免疫具有促进和保护作用,并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呈现双向调整性效应;同时还发现本方能够增强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促进组织器官病理损害的修复,并有抗病毒和抗感染作用。 |
方歌 | 玉屏风散少而精,芪术防风鼎足功,表虚汗出易外感,益气固表又祛风。 |
出处 | 《简易方》引《究原方》(录自《医方类聚》卷一五○) |
治风邪久留而不散者,自汗不止者亦宜。防风 黄 白术(等分)上为细末,酒调服。【集注】柯琴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治风者
防风(一两) 黄 (一两) 白术(二两)上每服三两,水煎服。
玉屏风之止汗,非如圬者之于墙然也。其谓汗之因风得之者,恒至虚其卫气而久恋,卫则不收,风恋则不纯,以不纯乘不收,则汗出自易
黄 (炙) 防风一两 白术(炒)二两为末,每服三钱。此固表去风药,用以实表则可,若云加减即可代桂枝、麻黄等汤,则表实而邪
玉屏风散主诸风.止汗先求 通.(风伤卫则汗自出.黄 得防风.其功愈大.以二药同行走表.令 微似汗.其风邪从微汗而解.则卫
黄一两(炙)防风一两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钟,煎八分,随时服亦可。黄畏防风。畏者,受彼之制也。然其气皆柔,皆主乎表,故虽
治破伤后预防中风,或已中风而螈 ,或因伤后房事不戒以致中风。生箭 (一两) 白术(八钱) 当归(六钱) 桂枝尖(钱半)
黄 防风(各一两) 白术(二两)六曰∶风雨寒湿伤形。形伤则皮肤枯槁,宜此方主之。外冒风雨,则寒湿不免矣,以外得之,故令伤
治风邪久留而不散者,自汗不止者亦宜。防风黄白术(等分)上为细末,酒调服。柯韵伯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治风者,不患无以
黄 (炙) 防风(各一两) 白术(二两)共为末。每服三钱。气虚自汗者,此方主之。自汗者,无因而自汗也。常人不自汗者,由卫
益精气,强身。主治体质虚弱,精神疲倦,健忘,思维迟钝。
活血祛瘀,祛风除湿,通痹止痛。主治气血痹阻肩痛,臂痛,腰痛,或周身疼痛,日久不愈,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涩弦。
小儿伤寒,胃气不和。
治疯狗咬伤。
补肾填精,健脾益气,肃肺利尿。治慢性肾炎,脾肾俱虚型蛋白尿。
梅毒,毒结于心,小肠经者;毒注瞳仁,似乎内障,或见或不见;或毒聚舌本作肿;或十指惨痛无时;或疮生遍体,内有不易结痂,而腐烂不已者;或传他经,致生别病。
五积六聚,血瘕气块,聚散不定,及一切气疾。
消胀利水,活血化瘀。用于胸腹积水,胀满疼痛,积聚痞块,四肢浮肿,小便不利。
滋阴补气,清肺降火。用于气阴两虚,症见潮热,咳嗽,形体瘦弱,自汗盗汗,乏力或病后津伤。
活血化瘀,止血调经。用于瘀血阻滞所致的月经量多,经期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