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方材料 | 人参2两,生姜(切)2两,桂心2两,阿胶(炙)1两,紫菀1两,干地黄4两,桑根白皮1斤,饴糖1斤。 |
---|---|
用法用量 | 上(口父)咀。以水1斗5升,煮桑根白皮20沸,去滓,纳药;煮取2升5合,次纳饴糖令烊。分3服。 |
功能主治 | 肺气不足而短气,咳唾脓血不得卧。胁下有痛处。 |
出处 | 《千金翼》卷十五 |
《普济方》卷一五七引《卫生家宝》:肺伤汤 | |
配方材料 | 五味子1两,紫菀1两,熟地黄2两,阿胶2两(炒),人参半两,杏仁1两(炒,去皮尖),黄芪1两(蜜炙),川当归2两[方剂汇www.fane8.com],桑白皮1两(炒),甘草1两(炙),款冬花1两,桂1分,枳壳半两(去皮瓤,炒),干姜1两半(炮),青蒿半两(小便浸),黄芩半两。 |
---|---|
做法步骤 | 上为粗末。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水1盏,入生姜3片,枣子、乌梅各1枚,煎至7分,去滓,空心温服,1日3次。 |
功能主治 | 远近一切嗽疾,浑身劳倦,胁下疼,时作潮热,饮食减少。 |
出处 | 《普济方》卷一五七引《卫生家宝》 |
温肾补虚。用于肾虚腰痛,夜尿频多,病后虚弱,头晕眼花,疲倦乏力。
养脾健胃,开郁消食。用于脾胃虚弱、水土不服引起的消化不良,饮食积滞,脘腹胀满,嗳气吞酸,腹泻,食欲不振,面黄肌瘦。
解肌透表,清热解毒,利湿止泻。用于湿热蕴结所致的泄泻腹痛、便黄而黏、肛门灼热;及风热感冒所致的发热恶风、头痛身痛。
疏风活血,养血平肝,通络止痛。用于外感风邪、瘀血阻络、血虚失养、肝阳上亢引起的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神经性头痛、颈椎病型头痛、经前头痛。
利水渗湿,温阳化气。治外有表证,内停水湿,头痛发热,烦渴欲饮,或水入即吐,小便不利,水湿内停的水肿,泄泻,小便不利,以及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痰饮,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眩或短气而咳者。现用于肾炎、心性水肿、肝硬化腹水、尿潴留,急性肠炎等属水湿内停者。
益气,补血,养心。用于心脾不足,气血两亏,形瘦神疲,食少便溏,病后虚弱。
益气补血,滋补肝肾。用于气血亏虚,肝肾不足,贫血,神经衰弱。
理气化痰,和胃利胆。主治胆郁痰扰证,胆怯易惊,头眩心悸,心烦不眠,夜多异梦;或呕恶呃逆,眩晕,癫痫,苔白腻,脉弦滑。
补气和血,健脾理胃,进美饮食,壮健身体,充实四肢,清火化痰,解郁顺气。主病后元气虚弱,脾胃亏损。
治中寒中湿,呕逆虚弱。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