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 | 白术15克,茯苓15克,山药30克,草豆蔻10克,生薏苡仁30克,生扁豆30克,萆解10克,枳壳15克,黄柏15克,芡实15克,桂枝10克,花粉10克。 |
---|---|
用法 |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
功用 | 滋阴养胃,健脾和胃[方剂汇www.fane8.com],除湿清热。主脾胃湿热内蕴。 |
出处 | 《中医杂志》 |
《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健脾除湿汤 | |
组成 | 茯苓皮、白术、黄芩、山栀子、泽泻、茵陈、枳壳、生地黄、竹叶、灯心、甘草。 |
---|---|
功用 | 健脾除湿。主脾虚湿盛而致掌跖发疱,皮肤皲裂。 |
出处 | 《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 |
《赵柄南临床经验集》:健脾除湿汤 | |
组成 | 生薏苡仁5钱至1两,生扁豆5钱至1两,山药5钱至1两,芡实3至5钱,枳壳3至5钱,萆薢3至5钱,黄柏3至5钱,白术3至5钱,茯苓3至5钱,大豆黄卷3至5钱。 |
---|---|
功用 | 健脾除湿利水。主慢性湿疹,渗出较多;慢性下肢溃疡(湿臁疮),慢性足癣(脚蚓)渗出液较多者;下肢浮肿,盘状湿疹(瘑疮)。 |
出处 | 《赵柄南临床经验集》 |
中恶,客忤垂死。
活血化瘀,祛风散寒。用于风寒麻木,筋骨疼痛,跌打损伤,闪腰岔气。
活血通络,散风止痛。用于风湿瘀阻所致的颈椎病,症见头晕、颈项僵硬、肩背酸痛、手臂麻木。
活血化瘀,通脉活络。本品主要通过理血、补血,改善血液循环,培养正气,达到治疗目的,并可延缓人体自然衰老过程。
泻火解毒。主治三焦火毒热盛证。大热烦躁,口燥咽干,错语不眠,或热病吐血、衄血,或热甚发斑,或身热下利,或湿热黄疸,或外科疮疡疔毒,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补肾健脾,益气培元,养血安胎,强壮身体。用于脾肾两虚,冲任不固所致的滑胎(防治习惯性流产和先兆性流产)。
清热通湿,化瘀散结止痛。主治湿热瘀血壅阻证所引起的少腹痛,会阴痛,睾丸疼痛,排尿不利、尿频、尿痛、尿道口滴白、尿道不适等症。可用于精浊、白浊、劳淋(慢性前列腺炎)等。
妇人带下。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