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方材料 | 猪苓(去皮)、茯苓、泽泻、滑石(碎)、阿胶各三钱(9克) |
---|---|
用法用量 | 以水800毫升,先煮四味,取400毫升,去津,入阿胶烊消,分二次温服。 |
功能主治 | 滋阴清热利水。主治水热互结,邪热伤阴,小便不利,发热,口渴欲饮,或见心烦不寐,或兼有咳嗽、呕恶、下利,舌苔白,脉濡。 |
临床运用 |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肾病综合征、乙肝肝硬化腹水、颅脑损伤等病症。 |
方解 | 方中以猪苓,茯苓渗湿利水为君;滑石,泽泻通利小便,泄热于下为臣,君臣相配,既能分捎水气,又可疏泄热邪,使水热不致互结;更以阿胶滋阴为佐,滋养内亏之阴液。诸药合用[方剂汇www.fane8.com],利水而不伤阴,滋阴而不恋邪,使水气去,邪热清,阴液复而诸症自除。若内热盛,阴津大亏者忌用。 |
现代研究 | 临床报道也见于治疗急。慢性肾炎、肾积水、肾结石、乳糜尿、膀胱过度活动症、膀胱炎、前列腺炎、尿道炎、糖尿病肾病、变态反应性口炎、小儿急性腹泻、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等证属水热互结伤阴者。实验研究表明,猪苓汤对泌尿系统具有利尿、抗菌、改善肾脏局部炎症、改善肾功能、抑制肾结石形成等药理作用。 |
方歌 | 猪苓汤用猪茯苓,泽泻滑石阿胶并,小便不利兼烦渴,利水养阴热亦平。 |
出处 | 《伤寒论》 |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猪苓汤 | |
配方材料 | 猪苓、茯苓、阿胶、泽泻、滑石,各二钱半。 |
---|---|
用法用量 | 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食远服。 |
功能主治 | 治阳明病,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或下利,咳而呕,心烦不眠者。 |
出处 |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
猪苓 茯苓 泽泻 滑石(各三钱) 阿胶(蚌粉炒,一钱)伤寒少阴下利而主此方者,分其小便而下利自止也。伤寒渴欲饮水,小便不
治阳明病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并治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去皮) 茯苓 泽泻 滑石(研
猪苓(去皮) 茯苓 泽泻 滑石(碎) 阿胶(各一两)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纳阿胶烊消.温服十合.日三
猪苓 泽泻 茯苓 滑石 阿胶各一两五苓散治湿浊不化,故用术桂,以通阳而化浊;猪苓汤治阳邪入里,故用滑石、阿胶,以降热而存
治阳明病,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去皮) 茯苓 阿胶 滑石 泽泻(各一两)上
发黄之证,多成于湿热,诸治发黄之方,皆治湿热之方也。乃有本阳明病,其人蕴有湿热而不发黄者,自当另议治法,而阳明篇中亦曾载
治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猪苓 赤茯苓 泽泻 阿胶(炒) 滑石(各半两)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盏,煎。候胶消尽服。孙兆竹
猪苓 茯苓 泽泻 滑石 阿胶(各三钱)水二杯.先煮四味.至一杯去滓.入胶煎服.
猪苓 茯苓 泽泻 滑石 阿胶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此汤主之. 按浮字上应有不字.详见后释. 活人云.脉浮者.五
王某,女,29岁,某医院职工。小便淋痛反复发作已二年余,服龙胆泻肝丸、呋喃妥因时效时不效。昨又犯病,尿频急,色黄赤,艰涩
开窍醒神。治远年日近风痫心恙,中风,涎沫潮闭,牙关不开,破伤风搐,并皆治之。
种子。主
口疮。
消瘀散毒。主杖伤、夹伤。
小儿百病,身热头痛,饮食不消,心腹胀满;或心腹(疒丂)痛,大小便不利;或重下数起;或别无异疾,惟饮食过度,不知自止,哺乳失覆;或惊寒热;或蒸候,哺食减少,气息不快,夜啼不眠,是腹内不调。
眼目诸疾。
治胃实热,常渴引饮水。
疏风散寒,解表清热。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清热,解毒,止血。用于子宫肌瘤出血,恶露不净,经间出血,放环出血,痔疮出血,鼻衄等症。
益气养阴,清心止遗。主心火上炎,心包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