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连花清瘟颗粒 |
---|---|
拼音 | Lianhua Qingwen Keli |
成份 | 连翘﹑金银花﹑麻黄(炙)﹑苦杏仁(炒)﹑石膏﹑板蓝根﹑绵马贯众﹑鱼腥草﹑广藿香﹑大黄﹑红景天﹑薄荷脑﹑甘草。 |
性状 | 本品为棕黄色至棕褐色颗粒;味微苦,气微香 |
功用 | 清瘟解毒,宣肺泄热。本品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属热毒袭肺证,症见:发热或高热,恶寒,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头痛,咽干咽痛,舌偏红[方剂汇www.fane8.com],苔黄或黄腻等。 |
规格 | 每袋装6g。 |
用法 | 口服,一次1袋,一日3次。 |
禁忌 | 尚不明确。 |
注意 | 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风寒感冒者不适用。 4、高血压、心脏、糖尿病病患者慎用。有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及脾虚便溏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发热体温超过38.5℃的患者,应去医院就诊。 7、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本品不宜长期服用。 8、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9、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10、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1、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2、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3、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贮藏 | 密封,置阴凉干燥处。 |
小儿感受寒邪后往往寒邪未解,体内痰热跟着发病。笔者以两药配伍治疗此类患儿,只要辨证准确,均收到极佳疗效,而且两药均为纯中药制剂,相比西药毒副作用很小,颇受患儿家长欢迎。临床使用的时候,可以根据患儿寒热的多少,灵活调配两药的分量。寒多的话,小青龙占的比例多些;热多的话天黄猴枣散占的比例重些。
无论新感温病还是伏气温病,对卫气同病之候,打破“入一境,用一药”的清规,先发制病,及时采用表里双解之剂,内外并调,多能收事半功倍之效。对于邪入气营之重症,在辨证论治前提下,及时加用清热泄毒、通脑开窍的药物能迅速逆转病势,缩短疗程,达到速愈。
【组成】生石膏30g,小生地15g,乌犀角3g(现用水牛角60g代),川连10g,栀子10g,桔梗10g,玄参10g,连翘10g,甘草5g,丹皮10g,鲜竹叶15g。【用法】先煮石膏浸透十沸,后下诸药
『标本采集』用前列腺按摩术采集前列腺液于清洁的载玻片上,立即送检查,以免干涸,在高倍镜下检查。『正常值范围』
问:不知是否是最近作息比较不正常,还是原本就这样,我最近又发现两只手下臂(手肘到手腕前)好像都堆积很多废物。平常摸不出来,但是洗澡时用手去推或拿硬物刮(类似刮砂)时,可以感觉里面一小颗一小颗的,有时刮
石膏八钱 知母三钱 生地五钱 犀角一钱 黄连三钱 栀子三钱 桔梗三钱 黄芩三钱 赤芍三钱 元参三钱 连翘二钱 丹皮三钱 甘草一钱 竹叶三钱
生石膏(大剂,六两至八两,中剂,二两至四两,小剂,八钱至一两二钱)栀子小生地(大剂,六钱至一两,中剂,三钱至五钱,小剂,二钱至四钱五分)桔梗乌犀角(大剂,六钱至八钱,中剂,三钱至四钱,小剂,二钱至四钱
燥湿健脾,宽胸消胀。用于脾胃湿盛,不思饮食,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吞酸嗳气。
和解散寒,生津敛阴。主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寒重热轻,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心烦;牡疟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现常用于疟疾,流行性感冒,肝炎、胃炎、肺炎,肺结核,胸膜炎,神经官能症,
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用于痰热壅肺所致的咳嗽、喘鸣、痰黄,或兼发热、流涕、咽痛、口渴、尿黄、便干。
健脾祛湿,化痰止咳。主治痰湿蕴肺。咳嗽痰多,喉中痰鸣,纳食呆滞,神乏困倦,呕逆,舌质淡红,苔白腻,脉象濡滑等。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痰湿为主者。
补益中气。用于气虚所致体弱,四肢无力。
治疗高脂蛋白血症,用于降低血清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对降低甘油三脂,β-脂蛋白也有一定作用。
滋阴润肺,清热止血。阴虚肺燥之劳嗽吐血,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补益肝肾,祛风止痒,润肠通便主治因外感风邪或血虚生风所致的荨麻疹。
阮××,男,6岁,1975年9月27日就诊。低热、失语3个月。初诊:患儿于3月前高热、昏迷入我院,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给予抗病毒,营养脑细胞,镇惊和对症等治疗,高热退、清醒,但不能言
李某,男,8岁。2020年07月27日初诊。诉发现语言少,不主动与人交流、情绪不宁4年余。3岁多入园后发现多动,注意力不集中,言语简单以单字为主,不合群。就诊于西安某院,予以颅脑MR、脑电
付某某,男,61岁。2015年8月20日初诊。患者胃脘胀满疼痛2年余,未系统治疗,自服胃药后好转,但饮食稍有不慎即复发。2014年1月电子胃镜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中度肠化;病理:(胃窦)黏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