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萍为浮萍科植物紫萍spirodelapolvrrhiza(l.)schleid.的干燥全草
浮萍为少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宣散风热、透疹利尿的功能。用于麻疹不透、风疹瘙痒、水肿尿少等病症。
浮萍又名浮萍草、水苏,为浮萍科植物紫背浮萍或青萍的全草。每年6-9月间从池沼、湖泊中捞取,晒干即可入药。《本草纲目》载:“紫背浮萍,七月采之,拣净,以竹筛摊晒,下置水一盆映之,即易干。”
浮萍又名浮萍草、水苏,为浮萍科植物紫背浮萍或青萍的全草。每年6-9月间从池沼、湖泊中捞取,晒干即可入药。其性寒,味辛,入肺经,具有发汗、祛风、行水、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治疗时行热病、斑疹不透、风热隐疹、皮肤瘙痒、水肿癃闭、疮癣、丹毒、烫伤等症。其性轻浮,发汗作用尤甚麻黄,为发汗、祛湿之药。市场上有以天南星科植物大薸的全草冒充浮萍,使用时注意鉴别。
旋覆花又名夏菊、金沸草。载《神农本草经》。系菊科植物旋覆花inula japonica thunb.或欧亚旋覆花i.britannica l.的干燥头状花序。夏、秋二季花开放时采收,除去杂质,阴干或晒干。
旋覆花汤出自《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篇:“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肝着是感受外部阴邪,肝脏受邪,邪气使凝固之血内着于肝,疏泄失职,经脉气血郁滞,着而不行所致。
浮萍(图缺)发汗以开鬼门,味辛有效,行水而洁净府,性冷多功,轻浮入肺可祛风,行方无定,解散行经能胜湿,到处为家。(浮萍生水中,浮水面,其叶小而背紫,叶下有根如须,飘流水中,不着泥土,轻浮辛寒,入肺经,
味辛,微寒,入手太阴肺经。发表出汗,泻湿清风。浮萍辛凉发表,治瘟疫斑疹,疗肌肉麻痹,中风?斜瘫痪,医痈疽热肿、瘾疹瘙痒、杨梅粉刺、汗斑皆良,利小便闭癃,消肌肤肿胀,止吐衄,长须发。
(水草)入肝散风入脾利湿浮萍(专入肝脾)。浮于水上。体轻气浮。辛寒。古人谓其发汗胜于麻黄。下水捷于通草一语。括尽浮萍治功。故凡风湿内淫。瘫痪不举。在外而见肌肤搔痒。一身暴热。在内而见水肿不消。小便不利
轻,发汗,利湿辛散轻浮。入肺经,达皮肤,能发扬邪汗(丹溪曰∶浮萍发汗,甚于麻黄),止瘙痒、消渴(捣汁服)生于水,又能下水气,利小便。治一切风湿瘫痪(浮萍一味,蜜丸酒服,治三十六种风;浓煮汁浴,治恶疾疮
【药用】菊科草本植物旋覆花InulaJaponicaThunb.或欧亚旋覆花I.britannica的头状花序。【性味与归经】苦、辛、咸,微温。归肺、脾、大肠经。【功效】降气止呕,化痰止咳。【临床应用
旋覆花(图缺),味苦、咸,性微温,有小毒。祛头目诸风寒邪,止太阳、阳明头疼,行阳明之经络。乳汁不通、乳岩、乳痈红肿疼痛。暴赤火眼、目疾疼痛、祛风明目、隐涩羞明怕日。伤风、寒热咳嗽,老痰如胶。走经络,止
即金沸草。又名金钱花、滴滴金。二月生苗,长一二尺。茎柔细,似红兰而无刺,叶如大菊及水苏蒿艾辈。六月开金黄色花,亦如菊,香亦胜菊。味咸甘,气温,寇氏言苦辛。入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经。治结气,除水,消胸中
浮萍草(图缺),味苦,性寒。发汗解毒,治疥癞疮癣,祛皮肤瘙痒之风。──务本卷下伏平草,或即浮萍。味苦,性寒。利膀胱积热,洗皮肤之风,疗妇人诸经客热,清胎热,妇人湿热带下,用之效。水萍,气味辛,性寒。无
主卒中风不语,精神闷绝,及中恶不省人事。
清除碱性异常粘液质,燥湿,止痒。用于肌肤瘙痒,体癣,牛皮癣。
清热解毒,燥湿止泻。主治:适用于中、轻度湿热泄泻,症见腹泻急迫、泻而不爽、便稀色黄、腹痛、烦热、肛门灼热疼痛、口渴、舌红、苔黄腻等。
疏肝软坚。适用慢性肠炎;闭汗症;肝炎;胃炎;神经衰弱。
添精益髓,补肾固精。治肾虚遗精,阳痿早泄,小便后淋漓不尽,精寒无子,闭经,带下稀薄,腰酸膝软,须发早白,夜尿增多,舌淡嫩苔薄,脉沉细软。
补阳摄阴。治脾肾之阳虚衰,阳痿不举,遗精早泄,女子梦交,腰膝冷弱,尺脉弱细者。现常用于治疗男性性功能障碍、男子不育症、精子减少症等疾病。
清热解毒,疏风解表。用于风热感冒所致的发热,有汗,鼻塞,咽喉痛,咳嗽。
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用于高热惊风,中风昏迷,狂症。
刘某,女,66岁,于2019年12月4日初诊。病人患冠心病5年,心前区憋闷,疼痛,心悸,近20天加重口服速效救心丸可缓解。刻下:胸骨柄处疼痛连及背部,伴有心悸、头痛,倦怠乏力,口干不苦,胃
姚某某,女,55岁,2021年11月25日初诊。患者1个月前右侧胁肋疼痛,继而出现疱疹,西医诊断为带状疱疹。经西医治疗后,疱疹消失,后遗右侧肋间持续性疼痛,夜间尤甚,难以入睡,B超检查无肝
江某,女,50岁。因患外感服发表药后,头痛寒热已去,咳嗽气急,时吐漩痰,咳时牵引胁下疼痛,苔薄白,脉弦细。病属痰饮流注。法宜蠲饮通络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