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耳痛伴颌下淋巴结肿大疼痛,此乃瘀毒内蕴,痹阻络窍,复感风热,壅滞耳窍,不通则痛。方中荆芥、防风、白芷疏风散邪;柴胡、枳壳理气通窍;桔梗引药上行;连翘、黄芩、山栀清热解毒;当归、川芎、延胡索活血止痛;瓜蒌皮、虎杖、桑叶一则疏风泄热,二则能通大便,使热下泄有道。全方集疏风、清热、解毒、活血、理气、通窍为一体,证治相合,诸症悉平。
荆芥连翘汤出自明代龚廷贤《万病回春·卷五》,系由荆芥、连翘、防风、当归、川芎、白芍、柴胡、枳壳、黄芩、山栀、白芷、桔梗各等分,甘草减半组成,主治肾经风热之两耳出脓以及胆热移脑之鼻渊。古人评价此方:“治两耳肿痛神效。”数年来,笔者临床遭遇耳痛实证投之辄效,始知此方名不虚传。因念及知此方者甚少,有必要介绍如下,不可独自窃喜。
耳为七窍之一,七窍内在相通,耳咽通过咽鼓管相通,故耳痛与咽痛常可相兼而病。本案患者耳痛为刺痛,提示瘀血内阻;又咽喉红肿疼痛、满舌痛、口干,提示热毒内侵。瘀血热毒互结,羁留耳咽。荆芥连翘汤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方证对应,药到病除。
脂溢性皮炎是发生在皮脂溢出部位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面油风”。清•邹岳《外科真诠》曰:“面游风生于面上,初起面目浮肿,痒若虫行,肌肤干燥,时起白屑,次后极痒抓破,热湿盛者流黄水,风燥盛者流血,痛楚难堪,由于平素血燥过食辛辣厚味,以致阳明胃经湿热,受风而成。”
本案患者素有耳痛,两次于外感后加重。荆芥连翘汤本有疏散风热之功且其力较强,投之即效,再投再效,足可见荆芥连翘汤之神。原方以外药物均为随证所加。
本案患者有长期慢性咽痒咳嗽病史,耳咽相连,或为咽病波及耳窍发为耳痛。从其咯痰色黄,时伴口苦可知,本病病机当属痰热内蕴。荆芥连翘汤疏风通窍、清热解毒,唯恐其清热化痰止咳之力有所不逮,故加蒲公英、鱼腥草、百部、白前、紫菀、款冬。全方紧扣痰热内蕴之病机,再加清热解毒止咳之品,药仅数剂,耳痛即愈。
一般情况下不建议。虽然说荆芥有透疹的功效,金银花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对于皮肤所出现的麻疹、风疹、痱子等病症都具有减轻作用,但小宝宝的皮肤娇嫩,直接使用中药材容易对皮肤产生刺激引起不适发生,严重的话还可引
荆芥不是薄荷。1、薄荷是唇形科薄荷属植物薄荷的干燥地上部分,集观赏、食用、药用价值于一体,薄荷味辛、性凉,归肺经、肝经,应用薄荷具有宣散风热、清头目、透疹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头痛目赤、风疹麻
材料板蓝根、荆芥。做法1、将板蓝根、荆芥洗净,沥干水分;2、将两者放入煮锅中,倒适量水;2、用大火煮开,转小火煮5~10分钟;4、倒入杯中,即可饮用。
荆芥荆芥是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干燥地上部分,主要含有右旋薄荷酮、消旋簿荷酮、少量右旋柠檬烯等化学成分,性味辛、微温,归肺、肝经,有解表散风及透疹的功效,常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等病症。金银花
荆芥性味辛、温,归肺、肝经,主要有解表散风、透疹的功效,而艾叶性味辛、苦、温、有小毒,归肝、脾、肾经,主要有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的功效。所以将荆芥和艾叶一起煮水用,是具有解表散风、透疹、散寒止痛、温经止
不能。荆芥和艾叶可以达到一定祛风止痒的作用,而湿疹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瘙痒性皮肤病,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荆芥和艾叶对湿疹是有一定帮助的。但荆芥和艾叶都属于辛温类的药材,而湿疹大多都是属于湿热性的,或者风热
用防风、荆芥治疗荨麻瘆方法防风、荆芥各6克。用法:水煎服。备注又方:炒黑荆芥、防风各9克,焦麦芽15克,水煎服。
可以。荆芥在中药里面属于发汗药、解热药,是中医常用的草药之一,荆芥可以单独泡脚,也可以搭配生姜、花椒一起泡脚,这样功效更佳,可以起到温经散寒的效果,荆芥、生姜、花椒一起使用,可以促进体内血液循环加快,
主治。发表。祛风。清热。下气。破积。醒酒。风气壅满头痛。目眩。口面斜。身强项直背脊疼痛手足筋急。妇人产后中风。荆术散。荆芥穗一两。制苍术二两。赤芍一两。炙草五钱。研末。每服一二钱。能疏风顺气。治小儿伤
治妇人血风发热。或疮毒瘙痒。肢体疼痛。头目昏涩。烦渴盗汗。或月水不调。脐腹疼痛。癖积块。人参桂心柴胡鳖甲(醋炙)荆芥穗枳壳(麸炒)生地黄(酒拌)酸枣仁(炒)羚羊角白术(炒各一钱)川芎当归(酒拌)防风甘
气味辛、温,无毒。主寒热,鼠瘰,生疮,破结聚气,下淤血,除湿疸。【参】荆芥气温,禀木气而入肝胆。味辛无毒,得金味而入肺。气胜于味,以气为主,故所主皆少阳相火、厥阴风木之症。寒热往来,鼠瘰、生疮等症,乃
治一切赤肿眼。牛蒡子(一两,炒)苍术(五钱,米泔水浸)防风(一两)槐花荆芥(各一两)菊花(五钱)甘草(一两)大黄(三钱)木贼石膏(各五钱)龙胆草(五钱)草决明(一两)上咀,水煎服。为末,临卧时米汤下亦
治风热肺壅,咽喉肿痛,语声不出,或如有物哽。荆芥穗(半两)桔梗(二两)甘草(炙,一两)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三片,煎六分,去渣,食后温服。
荆芥穗(图缺),味辛、苦,性微温。上清头目诸风,止头痛,明目。解肺肝咽喉热痛,消肿,除诸毒,发散疮痈。治便血,止女子暴崩,消风热,通肺气鼻窍塞闭。荆芥穗(一钱)白菊花(一钱五分)川芎(一钱)栀仁(二钱
味辛,温,无毒。主寒热,鼠,瘰生疮,破结聚气,下瘀血,除湿痹。陈士良云主血劳,风气壅满,背脊疼痛,虚汗,理丈夫香港脚,筋骨烦疼及阴阳毒,伤寒头痛,头旋眩,手足筋急。穗∶治产后血晕。一名∶假苏。日华子云
一名假苏轻,宣,发表,祛风,理血辛苦而温,芳香而散。入肝经气分,兼行血分。其性升浮能发汗(又云∶止冷汗、虚汗),散风湿,清头目,利咽喉。治伤寒头痛,中风口噤,身强项直,口面斜,目中黑花。其气温散,能助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