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是郁仁存常用扶正补气药,一般剂量为30克,且始终用生黄芪,取走而不守,无助热碍胃之弊。郁仁存认为,炙黄芪有时碍中,生用性味功用均佳。
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行医70余年,临证经验丰富,擅长治疗内科疑难杂病,虽然年过九旬,但仍在临床耕耘不息。近几年来,对肿瘤的中医药诊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现撷取几则病案,对朱良春教授对肿瘤的辨证论治特色,作一分析介绍。
王逊总结说,孙桂芝肿瘤研究所近年来从整体细胞和分子基因水平不同层面,探讨了扶正培本系列方药在治疗胃癌不同阶段的疗效特点和作用环节,为中医肿瘤临床提供了科学依据,提高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研究水平。
经临床验证,益气固本汤运用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扶正固本等中医理论,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医整体治疗的优势,使术后患者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功能,明显减轻或消除放化疗患者毒副反应,改善患者身体和精神上的疾苦,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疾病的康复。使晚期患者能减轻痛苦,延长寿命。
患者为高龄晚期肺癌,在靶向药及短期化疗未效后,改为纯中药治疗。以祛邪与扶正相结合,辨病与辨证治疗相结合的原则予以治疗,处方用药清热解毒抗癌、化痰散结祛邪,伍以益气养阴扶正药,佐以醒脾开胃助消化之品,以保后天之本。
但近代大多恶性肿瘤的病名在古代医籍中大多无法查及,只能从其描述的病情加以类似的对照。如乳腺癌,又称为乳岩、妒乳、乳黄、乳硬、乳喦、乳癌。《丹溪心法》有云:“疮陷,名曰奶岩。以其疮形嵌凹似岩穴也。”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世界各国医学科学领域中的重大科研课题,目前尚无满意的防治措施。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仍为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后者仍为临床治疗的重要方法。抗恶性肿瘤药
纵隔是一个解剖部位,凡是发生在纵隔部位的肿瘤都叫纵隔肿瘤。临床上常以胸骨与第四、五胸椎间隙的水平连线为界,把纵隔分成上下两部,每部又分前后两部。前上纵隔靠下部多见胸腺肿瘤,前下纵隔靠上部是畸胎类肿瘤的
肿瘤是身体各部位出现的肿块。虽然感染形成的脓肿和炎症都可以称为肿块,但肿瘤这个术语特指异常的新生物,不论是良性或恶性。在身体大部分部位出现的良性肿瘤不会或很少引起严重问题,而任何颅内肿瘤,不论是良性或
各种颅内肿瘤,由于占据了颅腔有限的空间,都有可能引起颅压增高的征象(头痛、恶心、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同时由于肿瘤对所在部位的脑组织产生刺激性或破坏性作用可引起各种各样的局灶性症状(抽搐、瘫痪、失语
预防致癌物质侵入人体,使人们免患癌症,当然是上上之策。但是癌症的病因至今仍未完全阐明,而已知的致癌因素又无所不在,况且即使已经完全控制了致癌物质侵入人体,癌症发病率的下降也要假以时日。换句话说,按现在
肾脏肿瘤,多数是恶性肿瘤,不管何种肾脏恶性肿瘤,都可表现为患侧腰部肿块、血尿、消瘦和乏力等症状。由于病情发展很快,必须趁早手术治疗。所以在谈到肾肿瘤病人的自我保健,主要是指经过手术以后的家庭自我保健,
肿瘤标志物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尽管至今为止,具有明确诊断作用的标志物不是很多,但有不少标志物经过临床实践已被大家熟悉和应用。一、肿瘤胚胎性抗原标志物在人类发育过程中,许多原本只在胎盘期才具有蛋白类
鼻及鼻窦良性肿瘤多发生于鼻腔,其次是鼻窦。鼻腔鼻窦因解剖结构邻近,常易互相侵入,肿瘤晚期很难判断其原发部位。此种良性肿瘤常伴有炎症,糜烂,坏死,息肉生成掩盖了独自的特点,不易早期诊断。临床具有相似的症
杨某,男,78岁。2016年8月4日初诊。2016年7月21日因“发现肝脏占位1月”就诊,8月1日在全麻下行肝脏肿瘤切除术,术程顺利。术后第1天出现发热,体温38.9°C,给予抗感染治疗及
易某,女,62岁。2021年10月20日初诊。主诉:头晕间作12年,伴胸闷心慌加重7d。患者平素血压为130/80mmHg(1mmHg≈0.133kPa),规律服用非洛地平缓释片控制血压,
汪某,女,75岁。2018年11月6日初诊。患者2018年3月行“胃癌根治术”,术后病理示:低分化腺癌,淋巴结(+)。患者术后已口服化疗药替吉奥5个月,未诉恶心欲吐等特殊不适。就诊时见:患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