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痈疾病名,痈疽之发肠部者,出《素问·厥论》。肠痈为外科常见急腹症,属急腹症范畴。多因饮食失节、暴怒忧思、跌仆奔走,使肠胃部运化功能失职,湿热邪毒内壅于肠而发。因饮食不节、湿热内阻,败血浊气壅遏于阑门而成。以持续伴有阵发性加剧的右下腹痛、肌紧张、反跳痛为特征。可发于任何年龄,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发病率居外科急腹症的首位。
赤小豆味甘酸,性平,功用利水除湿,和血排脓,消肿解毒。中医古籍早有记载,《纲目》:“消胀除肿,排脓散血。此药治一切痈疽疥疮赤肿,水调敷之,无不愈者”。《本经》:“主下水,排痈肿脓血”《日华子本草》:“赤豆粉,解热毒排脓”。
患者胃癌术后,食入即吐,无法进食,病延7月有余,经中西多方调治未见好转,仅能依靠鼻肠管行肠内营养维持生存,患者苦不堪言,求医我院。就诊时大便1~2日一行,质干,舌红、苔黄腻,脉弦。四诊合参,辨证为实热壅阻胃肠,腑气不通,以致在下则肠失传导而便秘,在上则胃气不降,故食入即吐。
《温病条辨》云:“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但热不恶寒而咳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小儿外感风热、邪郁肌腠、卫表失和,则致身热;风热邪毒熏蒸咽喉,壅遏肺气,则有咽痛、咳嗽;胃中素有燥热,则大便不通。以银翘散疏风清热利咽,生大黄通腑泻热,让邪气速有出路,故热速退去,治获良效。
呕吐是消化系统疾病中较为常见的症状,病因多样,临床表现也不一致,可出现胀满呕吐或嘈杂呕吐,呕而无力或呕吐如喷,呕吐新食、宿食、涎沫、黄绿酸苦水等,治疗需要先仔细观察呕吐特点,明辨病机,不可一味见呕止呕。
证由湿热蕴结,瘀热滞结肠道,气血凝聚而生;方由大黄牡丹皮汤、大承气汤、千金苇茎汤三方化裁组成。方用大黄泻热散结,牡丹皮清热凉血,桃仁活血祛瘀,冬瓜子清湿热,散结消痈。更佐枳实、厚朴,以增其行气散结之力;薏米,白豆蔻清湿热,散结滞之功;乳香,没药活血化瘀之效;双花、蒲公英清热解毒之能;更用甘草调和诸药。诸药相伍,使湿热得清,瘀结得散,升降相因,气机调畅,故药投有桴鼓之效。
大黄甘草汤具有健脾和胃,温中理气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呕吐,大便干燥,重症急性胰腺炎,慢性咽炎,急性喉炎,扁桃体炎,甲状腺炎,慢性支气管炎,牙龈炎,牙龈肿痛,急性中耳炎等症。还可增加肠胃的蠕动,能促
大黄是一味中药,具有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的作用。目前并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大黄可以预防乙肝,而且长期喝大黄还会损伤脾胃,导致腹泻。
大黄的活性物质白藜芦醇能抑制胆固醇吸收,含有儿茶素等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内皮致密性,限制有害脂质的进入,从而降低血液粘滞度,提高血浆渗透压,这种稀释血液的功能,可以减少脂质的沉积。但是大黄属于攻
采用大黄、苍术各等份用法将苍术炒至微焦,大黄略炒,各研为末,过100目筛,2药和勻即成。取菜油适量调成糊状,用竹片涂敷患处,外贴棉纸,每天1换,换时不必刮净药水,不可水洗。备注本方名“二妙散”,可清火
治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暗黑者,用此缓中补虚。大黄(十分蒸)黄芩(二两)杏仁桃仁(各一升)地黄(十两)干漆(一两)虻虫
大黄大寒苦善泄,不问痰瘕积热,阳明燥结胀难禁,上走胸顶假舟楫。色黄大块锦纹者佳。无毒。味极浓,性走不守,阴中之阴,降也,入手足阳明经。主除痰实,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瘕积聚宿食浓味。一切积热,伤寒热入里深
〔原文〕大苦大寒。入足太阴,脾。手足阳明、厥阴大肠、胃、心包、肝。血分。其性浮而不沉,其用走而不守。若酒浸,亦能引至至高之分。仲景太阴门调胃承气汤,大黄注曰酒浸;阳明门大承气汤,大黄注曰酒洗;少阳阳明
茵陈(一两)栀子(三枚)大黄(三钱五分)发黄,小便赤涩,大便秘结,此方主之。茵陈苦寒,能利黄胆。栀子泻火,屈曲而下,能疗小便之赤涩。大黄能攻大便之秘结,此众人之所共知。大小既利,则湿热两泄,而黄自除矣
治酒疸,心中懊或热痛者。栀子(十四枚)大黄(一两)枳实(五枚)豉(一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取
治酒瘅。心中懊或热痛者。此汤主之。栀子(十四枚。)大黄(二两。)枳实(五枚。)豉(一升。)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歌曰酒瘅懊郁热蒸。大黄二两豉一升。栀子十四枳枚五。上下分消要顺承。元犀按
大黄蟅虫各三钱桃仁干漆蝱虫水蛭蛴螬杏仁黄芩芍药地黄各二钱炙甘草三钱蜜为丸,如小豆大,每服五丸或七丸,日三服。治虚劳赢瘦,腹满。不欲食,两目黯黑,肌肤甲错,内有干血,脉沉细而涩者。此治干血形质病之法也。
大黄(去黑皮,取鲜黄锦纹者,剂片一斤,好酒熟,候干,再用烧酒拌,蒸晒杵融,丸如绿豆火,瓷罐收贮听用。)大黄苦寒泄利,得烧酒无窍不入,无实不泻。然必久蒸晒者,欲味醇而气微香,第去邪不损其正,庶不失为久练
于某,女,37岁,1982年11月17日初诊。鼻衄腹泻已三月余。胃脘经常憋胀,饭后胀满较剧,纳呆,大便稀,每日七八次,每天夜间大便二三次,且有五更泄。血常规化验:RBC285万/mm3,H
张某某,男性,49岁,机关干部。1968年秋出现肝区疼痛不适,食欲减退,疲乏消瘦。1970年1月突发高热,体温达40“C,昏迷24小时,伴有呕吐、抽搐等症状,经驻京某医院诊断为肝昏迷,抢救
王某,男,57岁,1986年10月14日初诊。双膝关节肿大疼痛不能行走已4年,经中西药多方与激光、针灸等法治疗,效果不显。症见:双膝关节肿大如鹤膝,膝上至髀、膝下至踝已枯细,大肉尽脱,但存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