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燥湿。用于白浊带下,大便溏泻。
补气养血,调经安胎。用于气血两亏,月经不调,腰膝疼痛,红崩白带,子宫寒冷。
益气养血,滋补肝肾。适用于气血亏虚,肝肾不足引起的乏力,头晕,耳鸣,眼花,腰膝酸软。
养血调经,舒郁化滞。用于气虚血寒、肝郁不舒引起的经期不准,行经腹痛,赤白带下,两胁胀痛,倦怠食少。
养血调经,补益肝肾,暖宫止痛。用于月经先后不定期,带经日久,痛经,带下。
健脾益气,除湿化滞。用于湿热久痢,休息痢。
健脾补肾,调经止带。用于脾肾两虚所致的月经不调、带下病,症见月经先后不定期、量多、色淡无块,或带下量多、色白清稀、神疲乏力、腰膝痠软。
健脾补肾,调经止带。用于脾肾两虚所致的月经不调、带下病,症见月经先后不定期、量多、色淡无块,或带下量多、色白清稀、神疲乏力、腰膝痠软。
补气养血,调经。用于气血两亏,肾虚宫冷,月经量少、后错,带下量多,腰膝冷痛。
补虚止带,和血调经。用于赤白带下、月经不调、腰酸腹痛。
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其功效为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多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笔者跟师顾植山教授学习,发现生白术除以上功效外另有二妙用,简述如下。
该患者就诊时神志恍惚,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癫痫频繁发作。是在无望中就诊中医的,在治疗中值得称道的是该案例患者的家属及其耐心,护理周到,能积极配合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内经》曰:“腰为肾之府”“肝主筋,肾主骨。”肾与膀胱相表里,足太阳膀胱经,任、冲、督、带脉布于腰间,若年哀天癸竭,肝肾精气不足以濡养筋骨,劳苦酒色,七情内伤致肾精亏损于内,不荣则痛。
本案患者受肾病困扰已余十载,虽生活能够自理,但年近七旬,面色少华,气短懒言,脾肾不足、气血亏虚之证可见,这是正虚的一面。腹泻发病在七八月间,此时正值暑气偏盛,前贤有“暑必夹湿”“暑多夹湿”之说,道出了暑邪的特点,这是外邪致病的一面。
重症肌无力眼肌型属中医学“上胞下垂”或“痿证”范畴[2]。“眼睑肉轮,归属脾脏”,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十二经脉中当属足阳明胃经气血最为旺盛,脾胃化生气血精液濡养筋骨肌肉,故各肌肉、关节得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清阳出上窍”,《素问·通评虚实论》曰:“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胃肠之所生也”,李东垣在《脾胃论卷上·脾胃虚实传变论》提出“九窍者,五脏主之。五脏皆得胃气,乃能通利。”故治疗眩晕、耳鸣、视物昏花等症时,往往从“升清阳”着手。
白术和苍术是两种不同的中药材,具有一些重叠的功效,但侧重点有所不同。1、在中医里面,苍术和白术都有健脾、燥湿功效,服用苍术和白术均可用来治疗湿阻中焦、脾失健运证候,但白术以健脾益气为主,更偏重补脾,多
白术放进玻璃瓶里,最好就是广口瓶,容易把白术放进瓶。然后把白醋倒入放了白术的玻璃瓶,将白术完全浸泡后,再多出一两厘米即可。最后盖好盖子,盖盖子时可以套个胶带或布在瓶口,以免醋挥发了。
生白术和炒白术除了炮制方法不一样之外,还有功效的不同。炒白术侧重于燥湿,生白术侧重于健脾。炒白术可以应用于消化不良、肚子发胀、表虚自汗、脾胃不和等周身症状,生白术更多的功效是可以延缓衰老,还可以控制血
有危害。白术是一种药材,虽然没有什么明显的毒副作用,但其中的药物成分在体内囤积过多后,很容易加重机体的代谢负担,增加肝肾功能受损的可能性。而且部分人群服用白术,还有可能出现吐血、鼻衄、便血,恶寒发热、
参苓白术散是中医上的经典方剂,一般服用一周左右就会有明显的疗效,一周为一个疗程。参苓白术散具有健脾益气,祛湿的功效,可以改善气短乏力、面色萎黄、形体消瘦、湿阻气机、舌淡苔白腻、脉虚缓等症状。中药
黄芪白术防水配伍用量一般是防风30克、黄芪60克、白术60克,可以根据自身身体素质和身体状况进行调整,建议在中医诊断下选择用药,不要擅自用药,以免对身体造成伤害。
不建议长期泡水喝。白术作为一味中药,如果适量的泡水喝对身体调理有一定的好处,但是如果要长期泡水喝,最好还是不建议,因为白术毕竟是一味中药,可能会对人体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果长期喝可能会对人体有一定的影响
建议搭配一些健脾益气、利湿的药材煲汤为好。因为白术味苦、甘,性温,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可用于脾虚食少,消化不良,泄泻,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的症状,配伍其他药物时为了避免药效之间相互
治妊娠宿有风冷,胎痿不长,或失于将理,动伤胎气,多致损堕。常服保护胎脏。白术川芎(各四两)川椒(去合口者并子,炒出汗,三两)牡蛎(粉,二两)上为末。每服二钱,温酒、米汤任调下。腹痛,加白芍药;心下毒痛
味苦甘,温,无毒。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主大风在身面、风头痛,目泪出,消痰水,逐皮间风水结肿,除心下急满及霍乱吐下不止,利腰脐间血,益液,暖胃,消谷嗜食。《药性论》云∶君。忌∶桃、李
治虚热而渴。人参(去芦) 白术 木香 白茯苓(去皮) 藿香叶(去土) 甘草(炒,以上各一两) 干葛(二两)上件为粗末,每服三钱至五钱,水一盏,煎至五分,温服。如饮水者多煎与之,无时服;如不能食而渴,洁
臭椿白皮(去粗皮焙干四两)苍术(泔浸一夕去皮日干不见火)枳壳(去穣细切麸炒黄各二两)上细末。醋糊丸如梧子大。空心食前米饮下三四十丸。治肠痔在腹内有鼠奶下血方。
治一切泻痢,无问脓血相杂,里急窘痛,日夜无度。又治男子小肠气痛,及妇人脐下虚冷,并产后儿枕块痛,亦治产后虚弱,寒热不止者。五味子 乌梅(取肉炒干,以上各五钱) 车前子 茯苓 白术(以上各二两) 米壳(
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切)茯苓白术(各三两)大枣(十二枚,擘)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小便利则愈。此方专于利小便也。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
黄柏(二分) 干姜(三分) 天麻 苍术 白茯苓 黄芪 泽泻 人参(以上各五分) 白术 炒曲(以上各一钱) 半夏(汤洗七次) 大麦蘖面 橘皮(以上各一钱五分)上件㕮咀,每服半两,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
白术黄芩当归(各等分)上为末。每服二、三钱,水煎,食前服。
解表化湿,醒脾和胃。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暑湿,寒热头痛,脘腹痞满胀痛,恶心欲吐,肠鸣腹泻。
活血化瘀,强筋壮骨。用于骨质疏松症,症见腰脊疼痛,足膝酸软,乏力。
补肾助阳。用于肾阳虚引起的精神不振,气短乏力,畏寒肢冷,腰膝酸软。
疏风散寒,解表清热。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散瘀活血,舒筋止痛,祛风散寒。用于跌打损伤,腰肢酸麻,腹内积聚,风湿痛。
补肾填精,健脾益气,养血活血。用于脾肾两虚,气血不足所致的神疲,腰膝酸软,失眠健忘,病后体弱。
此药配类二气,均调阴阳,夺天地冲和之气,乃水火既济之方,可冷可热,可缓可急。善治荣卫不交养,心肾不升降,上实下虚,气闭痰厥,心腹泠痛,脏腑虚滑,不问男女老幼,危急之证,但有胃气,无不获安,补损扶虚,救
清热化痰,健脾益气,止咳平喘。用于咳嗽气喘,痰黄而多,胸闷、口干、舌燥、乏力等症。
患者,女,58岁,2019年6月20日初诊,主诉“发现血糖升高半月”。患者半月前测得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升高,未服降糖药,体重减轻10斤,遂寻求中医治疗。刻诊:无口干苦,无纳多、饮多,
李某,男,56岁,2020年10月12日初诊。患者头晕2个月,加重2天。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测量血压正常,未予重视。近2天感头晕加重,遂来诊。自发病以来,头晕,无视物旋转,头重
陈某某,女,56岁,2012年8月12日初诊。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陈旧性出血、反复胃胀7年,纳差,倦怠乏力、口淡无味、大便干结,2~3日1次,舌质淡苔白腻,脉细。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