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胀系指肝病日久,肝脾肾功能失调,气滞、血瘀、水停于腹中所导致的以腹胀大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暴露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本病在古医籍中又称单腹蛊、臌、蜘蛛蛊等。鼓胀为临床上的常见病。历代医家对本病的防治十分重视,把它列为“风、痨、鼓、膈”四大顽证之一,说明本病为临床重证,治疗较为困难。
鳖甲(炙)芍药 枳实(炙)人参 槟榔各60克 诃黎勒 大黄各45克 桂心30克 陈皮30克主鼓胀气急,冲心硬痛。
鸡内金1具(焙),真沉香2钱,砂仁3钱,陈香橼(去白)5钱。鼓胀肿满,小儿疳积。
苍术(米泔浸,炒)白术(去芦)陈皮 厚朴(姜汁炒)枳实(麸炒)各3克 砂仁2.1克 木香0.9克 香附 猪苓 泽泻 大腹皮各2.4克 茯苓3克主治中满成鼓胀;兼治脾虚发肿满饱闷。
当归(酒洗)1钱,川芎6分,白芍(酒浸)1钱,白术(土炒)1钱,茯苓1钱,乌药1钱,苍术(米泔浸)1钱,陈皮(去白)1钱,枳实(炒)1钱,神曲(炒)1钱,香附(醋炒)1钱,木瓜1钱,牛膝(酒洗)1钱,
山慈菇(去皮,洗,焙)、文蛤(即五倍子,洗,焙)各二两,千金子仁(研去油,取霜)一两,红芽大戟(去芦,洗,焙)一两半,麝香三钱(《外科正宗》方加朱砂、雄黄各三钱,其他方书多遵该二方,但有的组成药物与剂
金牙3分,曾青(研,飞)3分,雄黄(研)3分,大黄(锉,炒)3分,丹砂(研,飞)3分,牛黄(研)3分,凝水石(煅,研)3分,野葛皮3分,龙骨3分,朴消(研)3分,犀角(镑)3分,獭肝(切片,炙干)3分
山慈菇(去皮,洗,焙)、文蛤(即五倍子,洗,焙)各二两,千金子仁(研去油,取霜)一两,红芽大戟(去芦,洗,焙)一两半,麝香三钱(《外科正宗》方加朱砂、雄黄各三钱,其他方书多遵该二方,但有的组成药物与剂
山慈菇(去皮,洗,焙)、文蛤(即五倍子,洗,焙)各二两,千金子仁(研去油,取霜)一两,红芽大戟(去芦,洗,焙)一两半,麝香三钱(《外科正宗》方加朱砂、雄黄各三钱,其他方书多遵该二方,但有的组成药物与剂
京三棱、草三棱、鸡爪棱、黑三棱、石三棱1、症瘕鼓胀,用三棱根切一石,加水五石煮成三石,去渣,再煮,得汁三培。隔水明显成膏,浓如稠糖。每天早晨服一小匙,酒送下。又方:荆三棱、青皮、陈皮、木香各半两,肉豆
补中益气,温肾助阳。治脾肾气虚,胸腹胀满,鼓胀,浮肿,腰膝软弱,寒疟,败疮久不收敛。①《别录》:"主安五藏,补绝伤。"②孟诜:"补血脉,厚肠胃,实下焦,填精髓。"
鸡矢(《素问》),鸡子粪(《本草经集注》),鸡粪(《千金方》)。利水,泄热,祛风,解毒。治臌胀积聚,黄疸,淋病,风痹,破伤中风,筋脉挛急。①《本经》:"主消渴,伤寒,寒热。"②《别
水老鸦(《本草衍义》),摸鱼公(《纲目拾遗》),鱼鹰(《中国动物图谱·鸟类》))。①《雷公炮炙论》原叙注:"治体寒腹大。鸬鹚烧存性,为末,米饮调服。"②《纲目》:&quo
鼓胀系指肝病日久,肝脾肾功能失调,气滞、血瘀、水停于腹中所导致的以腹胀大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暴露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本病在古医籍中又称单腹胀、臌、蜘蛛蛊等。鼓胀为临床上的常见病。历代医家对本病的
鼓胀又名单鼓,宜大补中气行湿,此乃脾虚之甚,必须远音乐,断浓味,大剂人参、白术,佐以陈皮、茯苓、苍术之类。有血虚者,用四物汤行血药。有脉实坚人壮盛者,或可攻之,便可收拾,用参、术为主。凡补气,必带浓朴
鼓胀又名单腹胀.以其中虚外坚.有似于鼓也.鼓胀之作.有得于食者.有得于气者.有得于气食兼并者.有先伤于色.而后伤于食者.有先伤于食.而后伤于色者伤于食.则食不能消.而胃气以窒.伤于气.则肝经受病.而痞
水分、治腹坚如鼓.水肿腹(明作肠.)鸣.胃虚胀不嗜食.绕脐痛.冲胸不息.(铜)神阙(见水肿.)公孙、治腹虚胀如鼓.水分、治腹坚如鼓.明下云、疗鼓胀.(见水肿.)复溜、治腹中雷鸣.腹胀如鼓.四肢肿十水病
脉∶胀满脉弦,脾制于肝;洪数热胀,迟弱阴寒;浮为虚胀,紧则中实;浮大者生,虚小危急。夫胀者,由脾胃之气虚弱,不能运化精微而致水谷聚而不散,故成胀也。然饮食失节,不能调养则清气下降,浊气填满胸腹,湿热相
论曰内经谓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名为鼓胀,夫水谷入口,则胃实肠虚。食下则肠实胃虚,若乃饮食不节,寒温失宜,胃满气逆,聚而不散,大肠无以传道而变化,故心腹逆满,气鼓而胀也,旦食不能暮食。则以至阴居
经云。其脉大坚以涩者。胀也。关上脉浮则内胀。迟而滑者胀。脉盛而紧者胀。胀脉浮大者易治。虚小者难治。水病腹大如鼓。脉实者生。虚者死。脉洪者生。微细者死。中恶腹大。四肢满。脉大而缓者生。浮而紧者死。丹溪云
问曰∶水肿、鼓胀,何以别之?答曰∶目窠与足先肿,后腹大者,水也;先腹大,后四肢肿者,胀也。然水肿亦有兼胀者,胀亦有兼水者,须按其先后多寡而治之,今分为两门,
张某,女,85岁。2020年8月27日初诊。主诉:腹胀乏力、目黄肤黄尿黄1月余。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乏力,伴目黄、肤黄、尿黄,腹围增大,间断恶心欲吐,当地医院查肝脏MRI提示:
患者王某,男,50岁,因腹胀、双下肢水肿反复发作1年余而多次就诊于多家医院,确诊为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肾病综合征。住院期间,予中西对症支持治疗后,因经济问题,自动出院。其后间断在科室门
朱某某,男,56岁。初诊日期:2018年5月18日。主诉:纳差乏力、腹胀尿少2年。患者2009年体检发现“慢性乙型肝炎”,3年前CT提示肝硬化、脾大,未规范抗病毒治疗,症情时轻时重。刻下: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