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中药材名。本品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的根。春、秋季采挖,除去泥土、须根及根头,晒至六七成干,理直扎捆后晒干。功能主治为: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用于气虚乏力、久泻脱肛、自汗、水肿、子宫脱垂、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疮口久不愈合。
范某,男,44岁。1年前出现黄疸,在某医院诊为急性黄疸型肝炎,曾用中西药保肝治疗,黄疸退而未清,自觉胁痛腹胀、纳呆神疲。多方医治,效果不显。去年3月4日经某医院诊为“慢性肝炎”。同年8月3日来诊,诊见面色晦暗,食欲不振,右胁下疼痛,按之尤甚,胸闷腹胀,心烦易怒,神疲体瘦,畏寒肢冷,大便不实,小便色黄,舌边有瘀点,苔白滑,脉弦细。肝右肋下2cm,脾可触及。肝功能检查:黄疸指数8u,谷丙转氨酶164u
气血亏损,不能营养肌肉筋脉,而致正虚无力逐邪,病邪留恋不去。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补益气血,使肌体筋脉得养,驱邪外出,正气来复,邪气自散,多年顽症,乃获痊愈。
黄芪赤风汤出自王清任之《医林改错》,方由生黄芪二两,赤芍一钱,防风一钱组成,原治瘫腿及诸疮、诸病,或因病虚弱,服之皆效。王氏认为本方“能使周身之气通而不滞,血活而不瘀,气通而血活,何患疾病不除”。
本例患者为气阴两虚,痰瘀内结,心脉不畅之胸痹症。《金匮要略》对胸痹心痛病机进行了高度的概括总结,着重指出“阳微”是胸中阳气不振,上焦阳虚;“阴弦”是阴寒太盛,浊阴内结,瘀血停着之证。唐教授认为随时代变迁,疾病亦在发生变化。
《王旭高医案》记载:“消渴日久,但见手足麻木,肢冷如冰。”该患者患糖尿病17年有余,壮火食气,耗散脏腑元气,已进入到糖尿病发展郁热虚损四阶段中的“虚”、“损”阶段[4]。气虚血瘀,寒凝经脉,则见四肢疼、麻木、凉的“经络寒”症状,以黄芪桂枝五物汤益气活血,温阳通脉。
(1)脾气虚证。本品甘温,为补中益气的要药。脾胃气虚,倦怠乏力,食少便溏,可配白术、党参等;中气下陷,久泻脱肛,内脏下垂,常配人参、升麻、柴胡等,如补中益气汤。 (2)肺气虚证。入肺又能补益肺气。肺虚喘咳,常与紫菀、五味子同用。 (3)气虚自汗。表虚自汗常与白术、防风同用,如玉屏风散。
水安息1两,蕲蛇1两,人参5钱,琥珀5钱,肉桂5钱,黄芪5钱,熟地黄5钱,何首乌5钱,茯苓5钱,当归5钱,麻黄5钱,大黄5钱,黄连5钱,姜黄5钱,元参(玄参)5钱,天麻5钱,川贝母5钱,川芎5钱,羌活
猬皮1两(炙),槐花(炒)5钱,艾叶(炒黄)5钱,枳壳5钱,地榆5钱,白芍5钱,川芎5钱,当归5钱,白矾(枯)5钱,黄芪(盐水炒)5钱,贯众5钱,头发3钱(烧存性),猪后悬蹄甲10枚(炙焦),盈尺皂角
黄芪30克,鹿角胶12克,三七12克,土鳖虫15克,丹参20克,当归12克,川芎12克,延胡索15克,牛膝12克,骨碎补15克,生甘草9克。活血、生血、生骨。主治各种骨缺血性坏死、骨折、骨不连及骨延迟
桂枝、芍药、甘草(炙)、当归、黄芪。产后伤血病痉。男子患金疮,伤血过多而成痉证者。
木香、神曲、陈皮、白芍、阿胶、黄芪、煨姜。妊娠欲产未产,由气逆也。
桂枝、芍药、黄芪、甘草各二两(各6g),生姜三两(9g),大枣十二枚。益气解表,调和营卫。主治黄汗,两胫自冷,腰以上有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剧则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黄疸初起,发热恶寒
黄芪1两(锉),乌梅1两(去核),知母1两(焙),甘草1两(炙,锉),款冬花1两,秦艽1两(去苗土),贝母1两(去心,炒),半夏(汤洗7遍,焙)1两,糯米1分,桑根白皮(锉)1分,桃仁半两(去皮尖,麸
熟地黄18克,菟丝子18克,枸杞子18克,巴戟天15克,仙茅9克,柴胡15克,生白芍15克,生黄芪15克,生白术15克,党参12克,当归12克,怀牛膝20克,车前子(包煎)12克。温肾壮阳,滋肾益精,
绵芪、黄耆、木耆、绵黄芪、王孙、箭芪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
白心皮(《植物名实图考》),阳雀花根、板参(《草木便方》)。土黄芪、野黄芪(《浙江中药手册》)。清肺益脾,活血通脉。治虚损劳热、咳嗽,高血压,妇女白带、血崩,关节痛风,跌打损伤。①《纲目拾遗》:&qu
益气补中。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
五指榕、五指牛奶、五指香、五叉牛奶、土黄芪[广东]、三爪龙、五爪龙、五爪桃、山狗差健脾化湿,行气化痰,舒筋活络。用于肺结核咳嗽,慢性支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疼,脾虚浮肿,病后盗汗,白带。
潼蒺藜、蔓黄芪、夏黄草、沙苑蒺藜温补肝肾,固精,缩尿,明目。用于肾虚腰痛,遗精早泄,白浊带下,小便余沥,眩晕目昏。
岩黄芪、黑芪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戴糁(《本经》),戴椹、独椹、蜀脂、百本(《别录》),王孙(《药性论》),百药绵(侯宁极《药谱》),绵黄耆(《本草图经》),黄芪(《纲目》),箭芪(刘仕廉《医学集成》),土山爆张根(《新疆药材》),独
胶粘根(《广西中药志》),土黄芪(《福建中草药》)。清热利湿,益气排脓。治感冒,哮喘,泻痢,黄疸,疮痈气虚难溃,或溃后脓毒不清,新肌不生。①《广西中药志》:"去湿热。治湿热痢疾。"
身左不仁者,荣气衰也。身右下不仁者,卫气衰也。然今日之偏衰,实由前日之偏盛而来。因荣卫相实,全要平均。荣盛则身右之卫气,维系不住荣气而身向左倾。卫盛则身左之荣气,维系不住卫气而身向右倾。倾者,偏盛之气
主要原料:生黄芪30克,粳米100克,陈皮未1克,红糖少量。制作方法:将生黄芪浓煎取汁,粳米、红糖少量与之同煮,粥成加陈皮末,稍煮即成。效用说明:适宜于慢性腹泻、体虚自汗、老年性浮肿、慢性肝炎、肾炎、
防己黄芪汤(风水诸湿《金匮》)治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解见前)及诸风诸湿,麻木身痛。(按东垣曰:麻木为风,三尺童子皆知之。细核则有区别,如久坐亦麻木,绳缚之人亦麻木,非有风邪,乃气不行也。当补肺气
疗阴不足则阳偏,阳偏则发热。若热从背起,或从手足渐渐遍身,口舌干燥,思欲引水,时时躁闷,此由阴气亏少,少水不能灭盛火,盖诸阳起四末,循行于背,阴不能敛阳,所以发热。或昼发而夜宁,或夜发而至旦即清,其脉
治虚劳客热,肌肉消瘦,四肢烦热,心悸盗汗,减食多渴,咳嗽有血。黄芪(蜜炙)鳖甲(去裙,醋炙)桑白皮半夏(汤泡七次)秦艽(去芦)地骨皮白茯苓(去皮)天门冬(去心)人参(去芦)赤芍药生地黄(洗焙)桔梗(去
治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诸不足。黄芪 胶饴 白芍 甘草 桂枝 生姜 大枣上七味,水煎服。喻氏曰:虚劳而至于亡血失精,津液枯槁,难为力矣。《内经》于针药所莫制者
【方剂组成】黄芪15克,芍药9克,桂枝9克,【用法】以水三杯,苦酒半杯煮取一杯,温服。当心烦,以苦酒阻故也。服六七日乃解。【方解】此于上方去草枣的甘壅和生姜的辛散,增加黄芪补虚实表。另加苦酒敛汗救液,
治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防己(一两) 甘草(半两,炙) 白术(三分) 黄芪(一两一分,去芦)上剉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钱匕,生姜四片,大枣一枚,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良久再服。喘者,加麻黄半两
杜仲(炭) 地黄 黄芩 沙苑子 当归 艾叶(炭) 莲子 山药 肉苁蓉 砂仁 远志(甘草水炙) 山楂 益母草 甘草 白芍 羌活 麦冬 浙贝母 丹参 血余炭 菟丝子 续断 枳壳 豆蔻仁 香附 川芎 半夏曲
天麻、蕲蛇(酒炙)、僵蚕、全蝎、地龙、铁丝威灵仙、白附子(矾炙)、决明子、牛膝、没药(醋炙)、血竭、丹参、川芎、赤芍、玄参、桑寄生、葛根、香附(醋炙)、骨碎补、槐米、郁金、沉香、枳壳(炒)、安息香、人
人参、黄芪、地黄、麦冬、五味子、乳香(制)、没药(制)、当归、川芎、路路通、川牛膝、丹参、石菖蒲、益母草活血通脉,用于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之气阴两虚,心脉瘀阻证,症见胸闷气短,问作刺痛,心悸乏力
阿胶液(40%)、炙黄芪、熟地黄、白术(麸炒)、党参、枸杞子。益气补血。用于久病体弱,气虚血亏。
蛇床子、川芎、菟丝子、补骨脂、茯苓、红参、小茴香、五味子、金樱子、白术、当归、覆盆子、制何首乌、车前子、熟地黄、枸杞子、山药、淫羊藿、葫芦巴、黄芪、肉苁蓉、炙甘草。辅料为蔗糖;防腐剂为苯甲酸钠、尼泊金
香加皮、甘松、荆芥、木通、天麻、白芷、青风藤、羌活、麻黄、防风、独活、苍术、僵蚕(麸炒)、海桐皮、全蝎、木瓜、川乌(甘草银花炙)、木贼、细辛、草乌(甘草银花炙)、白附子(矾炙)、干姜、吴茱萸(甘草炙)
冬虫夏草、人参、丹参、地黄、黄芪、淫羊藿、黄精、何首乌、枸杞子、山茱萸、鸡血藤等21味。补肾健脾,益气活血。用于脾肾亏虚,气虚血瘀所致的腰膝酸软,倦怠乏力,头晕目眩,气短懒言,食欲不振,肢体疼痛,麻木
黄芪、土鳖虫、冬葵果、桃仁、桂枝、淫羊藿、柴胡、茯苓、虎杖、枳壳、川牛膝。益气温阳,活血利水,用于肾虚血瘀所致癃闭,症见尿频,排尿延缓,费力,尿后余沥,腰膝酸软;前列腺增生见上述证候者
黄芪在肾病科的正确运用就是根据辨证运用。凡是辨证属于肺脾气虚的肾病患者都可考虑用黄芪,其临床表现有自汗恶风、疲乏无力、纳呆腹胀、大便溏泻、或有下坠感、或有脱肛、子宫脱垂、内脏下垂、症状晨轻暮重、舌质淡
材料党参15克、黄芪20克、白术15克过程把三味药加水煎煮后倒入足浴盆内泡脚30分钟,每日一次。功效补气虚。
1.性情急躁着。黑枸杞和黄芪都能滋补身体,性情急躁者食用容易引起上火和流鼻血。2.感冒患者和炎症患者。黑枸杞和黄芪都能温热身体,感冒患者和炎症患者食用容易导致病情加重耶不利于身体恢复。3.脾虚泄泻者。
1、保护视力黄芪中的黄芪皂苷和黄芪多糖等营养物质都能对视觉神经产生保健作用,而黑枸杞中花青素更是能缓解眼睛的疲劳,两者一起冲泡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视力的作用。2、消肿利尿黄芪营养丰富,泡出来的水可以补气
西洋参+黄芪+枸杞益气补肾原料枸杞10克,西洋参10片,黄芪5片。做法1、将西洋参放在水壶中,冲入500毫升作用的清水,煮开。2、在杯中放入10粒枸杞,冲入刚刚烧开的西洋参水,即可饮用。功效枸杞子味甘
黄芪猪蹄汤食材猪前蹄500克、黄芪15克、枸杞适量、姜片适量、料酒少许。做法1.猪蹄洗净剁开,黄芪过水冲洗下,一起放入砂锅中加姜片和少许料酒;2.倒入适量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3.煲两小时后加入洗净
1、黄芪陈皮都是温性中药材,用来泡水时,对于肾阴虚、湿热、热毒炽盛人群来说,是不宜服用的,不但不能起到滋补的作用,还会加重病情,影响身体恢复。2、黄芪陈皮虽然有较好的药用价值,对肺气等肺部情况有所缓解
颜色好的黄芪表皮微微发黄,颜色均匀;而劣质黄芪颜色黄白不均,考虑是因为黄芪没有成熟就采摘,同时有熏制的风险。湿度好的黄芪不干不湿最好,用手抓一把攥紧后成团不会碎,松手之后又能松散是比较理想的状态。味道
陈某,男,63岁。退休工人,1984年6月27日诊。患脑栓塞,左侧肢体偏瘫已二年。由家属扶持勉强行走。血压160/90毫米汞柱。神清、语言欠流利,左侧鼻唇沟变浅,左侧上下肢肌张力减弱,呈弛
吴某,男,37岁。初诊日期:2011年3月24日。患者诉左足第1跖趾关节间断肿痛3年。3年前大量饮酒后出现第1跖趾关节红肿热痛,疼痛难忍,步行困难,自行服用止痛药物后症状逐渐缓解。后关节肿
杨某,女,37岁,2021年8月13日初诊。主诉:产后周身关节疼痛不已两月余。刻诊:全身关节疼痛,恶风畏寒,遇寒加重,得热则缓,手指麻木,有针刺样疼痛感,苔薄白,脉浮缓无力。辅检血常规、血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