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以腰部一侧或两侧疼痛为主,常可放射到腿部,常伴有外感或内伤症状。引起腰痛的原因很多,除运动系统疾病与外伤以外,其他器官的疾病也可引起腰痛。如泌尿系炎症或结石、肾小球肾炎、某些妇女疾病(盆腔炎、子宫后倾等)、妊娠、腰部神经根炎和某些腹部疾病皆可出现腰痛。腰痛治疗方法可采用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方法可以采用药物和局部封闭治疗;手术治疗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内经》曰:“腰为肾之府”“肝主筋,肾主骨。”肾与膀胱相表里,足太阳膀胱经,任、冲、督、带脉布于腰间,若年哀天癸竭,肝肾精气不足以濡养筋骨,劳苦酒色,七情内伤致肾精亏损于内,不荣则痛。
左归丸是补肾的名方,广东省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刘志龙教授常用于治疗肾阴虚导致的腰酸、腰痛、阳痿、早泄、腰腿疼痛等病症。本方具有滋阴补肾、强壮腰膝的作用。此案患者乃肾阴虚所致,所以舌脉呈现一派阴虚之象。
腰痛针灸疗法取足太阳和督脉腧穴为主;针用或补或泻,可针灸并用;穴取肾俞、腰阳关、委中。腰痛又称腰脊痛,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腰部疼痛,为临床常见证候之一。引起腰痛原因很多,本篇仅就寒湿腰痛、劳损腰痛、肾虚腰痛针灸治疗加以论述,其他腰痛可参照之。西医的腰部肌肉、韧带和关节发生损伤或病变,任何原因导致姿势失衡和某些内脏疾病所引起的腰部疼痛,均属本证范畴。
腰痛是指十二肋以下,髋关节以上的躯干后部的疼痛,可由于急性的扭伤或慢性的腰肌老损引起。
慢性腰痛一般无明显外伤史或曾经有过腰扭伤史,其发病病程长,常反复发作。中医辨证把其病因分为三类,分别为外感风寒湿邪;内伤肾之精气;外伤筋骨、血脉,日久不愈等。所以般分为寒湿阻络型、气滞瘀阻型、脾肾两虚型、肝肾不足型。
腰痛症特点腰部疼痛,或有冷重感、逢阴雨天或遇寒时加重、转侧不利,得热痛减,腰部疼痛、痛处有发热感
白蔹1两,白及1两,木鳖子仁1两,香白芷1两,官桂(肉桂)1两,杏仁1两,当归1两,乳香1两,没药1两,桂花半两,苏合香1丸,黄丹〔铅丹〕2斤半,真香油5斤,槐条半斤,柳条半斤。诸般恶毒疮肿、发背瘤疽
紫苏子、半夏(汤洗七次)各二两半,川当归(去芦)两半,甘草二两,前胡(去芦)、厚朴(去粗皮,姜汁拌炒)各一两,肉桂(去皮)一两半,(一本有陈皮去白.一两半)。降气平喘,祛痰止咳。治上实下虚之痰喘证。咳
独活 15克;杜仲 15克;川芎 15克;秦艽 15克;当归 15克;桑寄生 30克;穿山甲 30克;鸡血藤 30克;茜草 30克;炮附子 9克;北细辛 6克;制川乌 6克;白酒 1.5升补益肝肾,祛
分心木10克~20克,粮食白酒500毫升。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主治急慢性腰痛,腰肌劳损。
熟地黄 白芍药 当归 川芎 桃仁 红花活血祛瘀。治瘀血腰痛,妇人月经来时,血多有块,色紫稠粘,内有瘀血者。
杜仲250克 丹参250克 川芎150克补肾壮腰,活血化瘀。主突然腰痛。
甘草(炙)四两(12克)、干姜二两(6克)。辛甘化阳,温养肺胃。主治伤寒误汗后,四肢厥冷,咽中干,烦躁吐逆,以及肺痿吐涎沫而不咳,遗尿,小便数者,苔白,脉细弱。现常用于治疗咳嗽、遗尿、血症、腰痛等病症
人参六两,肉桂、两头尖、麝香、姜黄、川椒炭、虻虫、三棱、红花、苏子霜、五灵脂、降香、干漆、没药、香附、吴茱萸、延胡索、水蛭、阿魏、川芎、乳香、高良姜、艾叶炭各二两,公丁香、苏木、桃仁、杏仁、小茴香炭各
预知子、狗腰藤、八月瓜、八月扎、腊瓜疏肝,补肾,止痛。主治:胃痛,疝痛,睾丸肿痛,腰痛,遗精,月经不调,白带,子宫脱垂。用于脘胁胀痛,经闭痛经,小便不利,蛇虫咬伤。
堇(《庄子》),芨(《尔雅》),乌头、乌喙、奚毒(《本经》),鸡毒(《淮南子》),茛、千秋、毒公、果负、耿子、帝秋(《吴普本草》),独白草(《续汉书》),土附子(《日华子本草》),草乌(《圣济总录》)
补肾,强筋骨。治虚劳羸瘦,腰膝无力,筋骨挛痛,白浊,淋痛,久泻,久痢。①《别录》:"主虚劳,寒中,羸瘦。"②《千金·食治》:"头骨:主小儿惊痫。"③《
玉峰花、睫毛兰、土天麻、银兰、鸡肾草、鸡儿草、双肾草、地夫子、野阳合、玉峰兰壮腰补肾;清热利水;解毒。主肾虚腰痛;遗精;阳痿;白带;热淋;毒蛇咬伤;疮疖肿毒
潼蒺藜、蔓黄芪、夏黄草、沙苑蒺藜温补肝肾,固精,缩尿,明目。用于肾虚腰痛,遗精早泄,白浊带下,小便余沥,眩晕目昏。
丁父、丁公寄(《别录》),丁公藤(《本草拾遗》),石南藤(《本草图经》),搜山虎(《滇南本草》),风藤(《纲目》),蓝藤(《植物名实图考》),巴岩香(《分类草药性》)。祛风湿,通经络,强腰脚,止痛。治
肉碎补、石岩姜、猴姜、毛姜、申姜、爬岩姜、岩连姜补肾强骨,续伤止痛。用于肾虚腰痛,耳鸣耳聋,牙齿松动,跌扑闪挫,筋骨折伤;外治斑秃,白癜风。
行气,活血,解毒。治痨伤腰痛,跌打损伤,小儿疮癣。①《贵州民间药物》:"清热解毒,治小儿癣疮。"②《四川中药志》:"行气活血。治劳伤咳嗽、跌打损伤及腰痛。"
腰痛者,水寒而木郁也。木生于水,水暖木荣,发生而不郁塞,所以不痛。肾居脊骨七节之中,正在腰间,水寒不能生木,木陷于水,结塞盘郁,是以痛作。木者,水中之生意,水泉温暖,生意升腾,发于东方,是以木气根荄下
秦子曰∶《内经》论腰痛,诸条不一。其曰太阳所至为腰痛,少阳腰痛如针刺,阳明腰痛不可顾。此数者,乃论外感腰痛也。其曰用力举重,入房过度,转摇不能,肾将惫矣,此论内伤腰痛也。今立外感三条,以该六气;内伤五
(腰痠、腰软、腰胯痛)经云: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巨阳虚则头项腰背痛。此二条言证之虚。膀胱之脉,挟脊抵腰,故挟脊痛,腰似折。此一条言邪之实。按《内经》言太阳腰痛者,外感六气也;言肾经腰痛者,
产后恶露方行,忽断绝不来,腰中重痛下注两股,痛如锥刺入骨,此血滞经络,不即通之,必作痈疽,宜桃仁汤、五香连翘汤。产后腰痛者,肾为胞胎所系,产则劳伤肾气,损动胞络,虚未平复,风冷客之,冷气乘腰,故令腰痛
夫肾主于腰脚。若肾虚损。而为气冷乘之。故腰痛也。又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腰痛。痛引小腹。不可以仰息。诊其尺脉沉者。主腰背痛。寸口脉弱腰背痛。尺寸俱浮直上下。此为督脉腰痛。凡腰痛有五。一曰少阴肾也。十月
息城酒监赵进道病腰痛,岁余不愈。诊其两手,脉沉实有力。以通经散①下五七行。次以杜仲去粗皮,细切,炒断丝,为细末,每服三钱,猪腰子一枚,薄批五六片,先以椒盐淹去腥水,掺药在内,裹以荷叶,外以湿纸数重封,
腰痛是指以腰部的一侧、两侧,或正中部位疼痛为主证的病证。腰痛一证,《内经》论述较为详细。认为腰痛为足六经之病,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从腰痛性质来论,载有腰痛如折的“折腰”及腰痛牵掣筋肉强急的“腰嵴强”。
或有腹痛、腰痛而烦闷者,此其毒气诚重,然只当用败毒和中散主之。大便秘,则加酒炒大黄微利之,听其毒出于外,则内痛自止。然后看其痘,或稠密,或红紫带黑,再议解毒可也。切不可纯用寒凉,以阻遏其毒出之势,立致
丹参、大黄、太子参、黄连、牛膝、 半夏(制)、红花、茯苓、陈皮、甘草。益气健脾,活血化瘀,通腑泄浊。用于脾失运化,瘀浊阻滞 ,升降失调所引起的腰痛疲倦,面色萎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小便不利,大便粘滞
枸杞子、制何首乌、地黄、女贞子、当归、麦冬、党参、菟丝子、牛膝、五味子、牡丹皮、甘草。养阴益气,补血安神。用于失眠少寝,头发脱落,耳鸣头晕,腰痛腿软。
苍术、茯苓、白茅根、防己、生晒参(去芦)、黄精、菟丝子、枸杞子、金银花、蒲公英。益肾健脾,利水消肿。用于治疗脾肾阳虚型肾炎引起的浮肿、腰痛、头晕、乏力等症。
麻黄、马钱子膏、防风、牛膝、独活、桑寄生、防已、丹参、桂枝、断续、木瓜、甘草、制川乌、牡蛎(煅)、淀粉、蔗糖、硬脂酸镁。祛风散寒,除湿止痛。用于风湿寒痹,关节疼痛,腰痛,筋骨麻木。
人参、鹿茸、鹿鞭、广狗鞭、黄芪、巴戟天、肉苁蓉、熟地黄、枸杞子、当归(炒)、白芍等19味。补肾精,生气血。用于畏寒肢冷,腰痛耳鸣,四肢酸软,精神疲乏,失眠多梦,心悸怔忡,纳呆食少,肢体麻木。
松节油%樟脑油%冰片%香茅油%薄荷脑%茶子油%适用于外用的新旧跌打,痹痛,肌肉疼痛,外科疼痛,撞伤积瘀,肩背腰痛。
人参、天冬、山药、牛膝、木香、巴戟天(盐制)、丹参、覆盆子、菟丝子、狗鞭、麦冬、地黄、泽泻、山茱萸、远志、花椒、肉苁蓉、地骨皮、鱼鳔珠、五味子、熟地黄、茯苓、杜仲、柏子仁、石菖蒲、枸杞子、鹿角胶、珍珠
沙苑子 芡实 莲须 龙骨 牡蛎 莲子固肾涩精。用于肾虚不固,遗精滑泄,神疲乏力,四肢酸软,腰痛耳鸣。
(1)气血不足:经期或经后腰痛而疫,绵绵不已。伴有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心悸失眠,头晕目眩。经行量少,色淡质稀。舌淡嫩,苔薄白,脉沉细无力。(2)肾阴不足:经行时腰痛如折,卧床休息后减轻,伴有心烦失眠,
平日腰痛可自行热敷或灸疗,灸疗对本病疗效显著,尤其是对虚性,寒性腰痛最为适宜,每次治疗后患者要自主活动腰部,使腰部气血畅通,缓和病情,但切记在适度的原则下进行,以免过犹不及,加重病情;施灸后症状若没有
采取正确的哺乳姿势只要是让腰部感觉轻松、舒适的姿势都可以。以坐在低凳上为好,如果坐的位置较高,可把一只脚放在一个脚踏上,或身体靠在椅子上。最好在膝上放一个枕头抬高宝宝,这样还可承受重量。注意日常生活中
1.可分别实施艾条温和灸,温针灸,艾炷直接灸或隔物灸。2.风寒湿型和气滞血瘀型腰痛可在局部加拔火罐或刺血拔罐。3.肾虚腰痛宜在命门,肾俞穴用隔附子灸法以温补肾阳。
刮痧对腰疼有用。中医将腰疼归属于痹症范围,病因病机因感受风寒湿邪,而导致气血凝滞,筋脉不利,并与肾气不足有关,刮痧有舒筋通络,活血化瘀,通经止痛之功效,通过对相关穴位的刮拭,可使经络疏通,血液循环通畅
手部按摩有效穴位后溪,合谷,威灵,精灵等。按摩手法点按后溪,合谷各50-100次;掐按威灵,精灵各50-100次,也可以用拇指指甲切按20-30次。有效反射区腰椎,骶骨,尾骨,肾,肾上腺,腹腔神经丛,
肾脉贯脊,取肾俞可调益肾气,委中位居血络丰富之处,是放血疗法常用穴位,从经络所通,主治所及的作用来说,委中对腰背一些疾病有佳效;腰阳关属督脉井穴,可祛风散寒,通利阳气;配伍穴中膈俞为血会可疏利膀胱经气
针灸对治疗腰痛有效果。腰痛多与寒湿侵袭导致气血凝滞,劳累外伤造成瘀血阴滞,或因房劳过度造成肾气虚衰有关,治疗以活血通经为主,通过针灸可起活血通络,祛风散寒之功,从而缓解腰痛。
周某,男,58岁。初诊日期:2018年9月26日。主诉:反复腰腿痛3月余。患者3个多月来腰腿疼痛,时轻时重,在外院行腰椎牵引、针灸治疗后无好转来诊。刻下:腰部疼痛重着感,时掣痛至左下肢,形
施某,男,50岁。患者腰疼痛已半年余,其痛悠悠,尚可忍耐。近则痛势加剧,腿足痿软无力,不能久立,更不耐远行;痛时喜手按摩,神倦气短,小溲清长,舌质淡,少苔,脉微弱无力。
顾某,男,50岁。患腰痛已历三月,酸痛不能转侧,口干,少寐,五心烦热,大便干燥,小便黄赤,舌红无苔,六脉细数。病属肾阳虚腰痛。法宜滋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