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colon cancer)是源于结肠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是胃肠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可发生于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等部位。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肿瘤进展到一定程度,会出现相应的症状。常有腹痛、贫血便血、腹部肿块等表现。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及靶向治疗等。
患者形体偏胖,既往有胆囊切除术后腹泻病史,痰湿体质,脾喜燥恶湿,痰湿困阻脾脏,脾运失常,故辨证治疗当健运脾胃,辨体质治疗当燥湿化痰。脾主运化,主升清,运化升清功能失常,而见大便量多不尽感;痰湿体质,痰湿困阻中焦,中焦运化失常,而见纳食欠佳,苔厚腻,体倦身重;痰湿郁而化热,见舌红,汗出较多,舌苔黄,尿色深。
本例晚期结肠癌,已广泛转移,先经手术切除,又复行化疗,再以中药辨证施治。由于采用中西医结合,中医辨证与单方草药相结合的综合疗法,故取得较好疗效。张老重视术后气血不足、肝脾不调,故用太子参、白术、当归、白芍,益气和血,健脾和胃;参三七、桃仁、红花兼清肠腑浊瘀;延胡及郁金,既可利气又能化瘀;鸡血藤、赤芍等活血行瘀之品均可随症加减使用,使症情早日改善。
患者因长期便血导致中度贫血,曾服多种补血药未能奏效,给予大补肝汤而贫血得以快速恢复,印证了中医学“肝主藏血”理论的临床价值。另患者出生于丙戌岁,在运气思想指导下,辅以丙年针对寒甚火郁病机的川连茯苓汤帮助止血和改善睡眠,起到了很好的协同作用。
此乃正气不足,脾胃虚弱,肝气乘脾之证。采用疏肝健脾和胃固本之法,用自拟理气固本汤出入:人参(另煎)、柴胡、枳实、甘草、川芎、菝葜、黄芪、黑山栀、枸桔李、佛手、枸杞子、米仁、红枣等,其中人参用量为5g 黄芪用量为30~60g 以加强益气固摄作用。
该患者为老年男性,同时罹患胃癌、升结肠癌,经手术及化疗,正气已伤。既有湿热、痰浊、瘀血之胶着,复有脾胃、肝肾之亏虚;病机错综复杂,病情颇重。孙师抓住扶正祛邪主线,使病情稳步好转,终获临床痊愈。
党参12克,白术12克,八月札15克,木香9克,红藤(大血藤)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菝契30克,野葡萄藤30克,苦参15克,生薏苡仁30克,丹参15克,土鳖虫9克,乌梅9克,瓜蒌仁30克,白毛藤3
白花蛇舌草、仙茅各120g。乳腺癌、大肠癌(结肠癌、直肠癌)。
白花蛇舌草60g,垂盆草30g,土茯苓30g,菝葜60g。结肠癌、直肠癌。
白头翁30g,马齿苋15g,山慈菇15g,白花蛇舌草15g,黄柏10g,浙贝母10g,当归10g,赤芍10g,木香10g,炒枳壳10g。用于结肠癌晚期。
人参 3克;升麻 3克;黄芪 3克;花茶 3克补气升阳,托透邪毒。适用白血球减少;气虚低热所致顽固性口腔溃疡久不愈合;直肠癌;乙状结肠癌;低血压;眩晕;崩漏;尿毒症。
丹(由明矾62g,牙硝62g,水银62g,煅皂矾62g,硼砂15g组成)31g,牛黄15g,黄芩15g,三七62g,琥珀31g,黄连15g,黄柏15g,贝母15g,陈皮15g。治疗鼻咽癌、舌癌、胃癌、
红藤(大血藤)30g,藤梨根30g,马齿苋30g,土茯苓30g,半枝莲30g,白英〔白毛藤〕30 g,孩儿茶10g,败酱草30g,马尾莲20g,木香10g,厚朴10g,三棱10g,蓬莪术10g,川楝子
黄柏10g,白英〔白毛藤〕30g,龙葵30g,白头翁20g,白术10g,苍术10g,生薏苡仁30g,厚朴10g,云苓(云茯苓)10g,元胡(延胡索)10g,败酱草30g,川楝子10g,川黄连3g(冲)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