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中药名。为百合科百合属植物百合Lilium brownii F.E.Brown var.viridulium baker或细叶百合L.Pumilum DC.的肉质鳞叶。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功效。主治阴虚燥咳,劳嗽咳血,阴虚有热之失眠心悸及百合病心肺阴虚内热证。
本案患者对惊吓等刺激高度敏感,出现了精神上的不良情绪和肉体上的肌肉紧张,胸闷气短。受惊吓后心神失养,情志不舒,肝气郁结,虚火上扰。悲哀焦虑过度,耗伤阴血,心肝失养则魂不守舍,睡眠不安,心中烦乱;肝失所养则气郁不舒,疏泄失常,悲伤欲哭,不能自主。
方中甘蔗味甘、性微寒,具有滋阴润燥、和胃止呕、清热解毒之功效,非常适合乍暖还寒、气候干燥的冬春季节食用。甘蔗润燥清肺,利于咽喉和声带。《随息居饮食谱》记载其“利咽喉,强筋骨”。
顾中欣认为百合病可由多种病因导致,发病形式也多样,治法不可拘泥成方,辨证论治可获良效。该病人由于孕产特殊时期,耗伤气伤血,本为气阴两虚,加之自身情绪管理不佳,气机郁滞,气郁日久,化火伤阴,导致阴虚愈重,滋生该病。顾中欣在治疗该病人时选用柴胡疏肝散和百合地黄汤加减,既疏肝解郁治标,又补虚清热治本。
中医郁证最早见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文仲指出郁证有木郁、火郁、土郁、金郁、水郁。后代医家对郁证进一步研究、论述。如《丹溪心法》说郁证有气郁、血郁、湿郁、火郁、痰郁、食郁。《景岳全书》说情志之郁有怒郁、思郁、忧郁、悲郁、惊郁、恐郁。《赤水玄珠· 郁证门》说五脏本气自郁有心郁、肺郁、脾郁、肝郁、肾郁等。
补虚止血法适用于反复咯血,或咯血量大,甚至气随血脱之象,症见咯血缠绵不愈,面色不华,乏力气弱,自汗盗汗,舌淡,苔薄,脉细弱。主方为参苏饮合百合固金汤。
初诊肝升太过,右降不及,烦躁不宁,头痛偏右,眩晕不清,筋脉拘挛,夜寐不安,大便艰,脉虚弦,苔薄腻。甘麦大枣合百合地黄汤加味。
知母 贝母 天冬 麦冬 款花各9克 天花粉 薏仁 五味子各6克 粉草 兜铃 紫菀 百合 桔梗各3克 阿胶 当归 地黄各12克 紫苏 薄荷各4克主劳证久嗽,肺燥成瘘者。血盛,加蒲黄、茜根、藕节、大蓟、小
党参12g,麦冬12g,五味子6g,生炙黄芪(各)15g,玉竹12g,百合15g,莪术6g,牡丹皮6g,丹参15g益气养阴,活血舒脉。主治胸痹、心悸(气阴两虚、瘀热内结证)。
龟肉500克,莲子60克,欠实60克,枸杞子20克,百合30克,米酒1匙,精盐、味精、芫荽少许。补脾益肾、滋阴祛湿。用于脾虚腹泻、久痢脱肛、遗精滑精等症者。
柴胡、人参、黄芩、甘草、知母、百合、生地黄、陈皮。伤寒愈后,昏沉发热,渴而错语失神,及百合劳复。
生地黄、白芍、当归、连翘、陈皮、甘草、白茯苓、川贝母、薏苡仁、百合。伤寒。表里失序,汗未通达,遗留积热,或生毒,或手足不利,强痛不伸。
秋梨3200两,麦冬32两,贝母32两,百合32两,款冬花24两,冰糖640两。润肺利咽,生津止嗽。主肺热咳嗽,口燥烟干,失音声哑,气促作喘。
升麻鳖甲汤方去雄黄、蜀椒。《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第15条: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主之。
生蒌仁2两,生紫菀3两,麻黄1两8钱,鳖甲(醋制)2两,黄芩2两,甘草2两,麦冬2两,黄连1两2钱,百合3两,炒苏子1两,生石膏1两,杏仁(去皮,炒)2两,煅石膏1两,蛤蚧(用尾)1对。滋阴清肺,止嗽
野百合、喇叭筒、山百合、药百合、家百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用于阴虚久咳,痰中带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
逐折、百合、厚实(《别录》),厚朴实(《纲目》),厚朴果(《四川中药志》)。理气,温中,消食。①《别录》:"疗鼠瘘,明目益气。"②姚可成《食物本草》:"主消食,宽中利气。
结粉、山百合清肺,利尿。主治肺热咳嗽,小便赤痛。
响铃草、荷猪草、黄花野百合、马铃草、假花生、狗响铃[云南]养肝滋肾,止咳平喘,调经。用于肝肾不足所致头晕目眩,耳鸣耳聋,遗精,肾炎,支气管炎,哮喘,月经不调,白带。
自消容、凸尖野百合清热解毒,凉血降压,利水。主治热咳,吐血。干用0.5~1两,水煎服或炖猪瘦肉服。降压:鲜根1~2两炖猪瘦肉服。马口疮:叶捣烂,调蜂蜜外敷。
逐折、百合、厚实、厚朴实消食;理气;散结。主消化不良;胸脘胀闷;鼠瘘
宽胸利气,健胃,止呕,镇痛,止咳。治胃痛腹胀,胸闷,呕吐反胃,风寒咳嗽,小儿惊风。
孙思邈:"治肠风下血,百合子酒炒微赤,研末,汤服。"
庞曰∶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欲卧复不能卧,欲出行复不能行,或有美食时,或恶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增剧吐利者,如有神祟者,身形如和,
〔原文〕甘平。润肺宁心,清热止嗽,益气调中,止涕泪,涕泪,肺肝热也。经曰:肺为涕,肝为泪,心为汗,脾为涎,肾为唾。利二便。治浮肿胪胀,痞满寒热,疮肿乳痈,伤寒百合病。行住坐卧不安,如有鬼神状。苏颂曰:
(论一首证三条方十二首)论曰: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加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
治颐颏疮,一名独骨疮。百合黄柏(各一两)白芨(一分)蓖麻子(五十粒,研)上为末,用朴硝水和作饼贴之,日三五次。
【本经】味甘平。主邪气腹张心痛,利大小便,补中益气。生川谷。味甘、微苦,微寒,入手太阴肺经。凉金泻热,清肺除烦。《金匮》百合知母汤,百合七枚,知母二两。治百合病,发汗后者。伤寒之后,邪气传变,百脉皆病
百合病吐之后者,此方主之。百合(七枚) 鸡子黄(一枚)上先煎百合如前法,取一升,去滓,内鸡子黄,搅匀,煎五分,温服。歌曰:不应议吐吐伤中(中者阴之守也),必仗阴精上奉功(《内经》云:阴精上奉其人寿),
(肺伤咳血)百合固金(汤,赵蕺庵)二地黄,玄参贝母桔甘藏。麦冬芍药当归配,喘咳痰血肺家伤。(生地二钱,熟地三钱,麦冬钱半,贝母、百合、当归、白芍、甘草各一钱,玄参、桔梗各八分。火旺则金伤,故以玄参、二
即百合合四君子汤治老弱虚人不得眠又治解尺脉缓涩尺主腹背缓为热中涩而不可名之然热不热寒不寒弱不弱壮不壮宁不可名为之解也惟百合一证与此
柴胡、郁金、栀子(炒)、胆南星、茯苓、石菖蒲、远志(制)、百合、酸枣仁(炒)、龙齿、浮小麦、甘草(炙)、大枣、半夏(制)、白术(炒)、当归。辅料为蔗糖。舒肝解郁,安神定志。用于情志不舒,肝郁气滞等精神
蛤蚧、紫菀、瓜蒌子、麻黄、鳖甲(醋制)、黄芩、甘草、黄连、麦冬、百合、紫苏子(炒)、石膏、苦杏仁(炒)、石膏(煅)。辅料为蜂蜜。滋阴清肺,止咳平喘。用于肺肾两虚,阴虚肺热所致的虚劳咳喘、气短烦热、胸满
百合、地黄、熟地黄、麦冬、玄参、川贝母、当归、白芍、桔梗、甘草。辅料为蜂蜜。养阴润肺,化痰止咳。用于肺肾阴虚,干咳少痰,咽干喉痛。
莱阳梨、麻黄、杏仁水、桔梗、远志、北沙参、百合、薄荷脑。镇咳祛痰。用于伤风、感冒引起的咳嗽多痰。
紫菀 知母 麦冬 黄芩 百合 玄参 当归 紫苏子 五味子 地黄 百部 橘红 款冬花 半夏曲 天冬 天花粉 桑白皮 川贝母 前胡 旋覆花 桔梗 甘草 栀子 苦杏仁止嗽化痰,清热定喘。用于多年咳嗽,老病痰
熟地黄、党参、炙黄芪、女贞子、制何首乌、狗脊(制)、覆盆子、当归、牛膝、百合、南沙参、茯苓等20味。滋补肝肾,补益气血,健脾开胃,养肺生津。用于体质虚弱,病后亏损,头晕目眩,神疲乏力,腰膝酸软。
蛤蚧、前胡、莲子、天冬、瓜萎子、麦冬、天花粉、川贝母、白前、化橘红、桔梗、桑白皮、苦杏仁、白芥子、紫苏子(炒)、茯苓、莱菔子(炒)、薏苡仁、山药、百合、白扁豆(炒)、党参、黄芪、北沙参、甘草、白及、半
百合、茯苓、玄参、乌药、泽泻、麦冬、当归、茵陈、延胡索、白芍、石斛、九节菖蒲、川芎、鸡内金、三七、白术、地榆、蒲黄。和胃降逆,健脾消胀,通络定痛。用于胃疼,胀满,痞闷,纳呆,嗳气,烧心。
可以泡一下。百合是一种药食兼用的保健食品和常用中药,一般食用是吃其鳞叶部分,在百合晾干的过程中可能表面会有一些杂质灰沙等脏物,直接下锅烹饪可能对肠胃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吃之前最好是将干百合浸泡一会,将
不会上火。酸枣仁性平、味甘,入心、胆、肝经,有养肝、宁心、安神、敛汗的功效;茯苓性平、味甘淡,入心经、肺经、脾经,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百合性寒,味甘,入心经、肺经,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
建议饭后喝。酸枣仁百合茶是没有特定时间喝的,一天中任何时候都可以适当喝一些,但酸枣仁百合茶建议晚饭后喝比较好,这样可以帮助人体促进体内食物的消化代谢。小贴士由于酸枣仁百合茶具有一定药性,因此一定不能连
能一起适量吃。白果中所含的成分与百合中所含的成分并不存在配伍禁忌,一起食用也不会产生毒性物质,所以白果是可以和百合一起适量吃的,并不需要太过于担心。而且白果和百合中都含有十分丰富的淀粉、蛋白质、脂肪、
材料荸荠100克,梨150克,百合20克,冰糖10克做法1、将鲜百合洗净,按百合瓣掰成一瓣一瓣的,再次清洗一遍。2、荸荠洗净,和雪梨一起去皮,切成大小相似的丁状备用;3、在炖锅里加入适量的清水,把荸荠
养阴润肺由于百合是性味甘、寒,归肺经,有很好的养阴润肺功效,常用于阴虚燥咳、劳嗽咳血等病症,因此百合泡酒喝,主要起到的也是养阴润肺作用。清心安神百合性质偏寒,还可以入心经,因此百合泡酒还有清心安神的功
1、莲子莲子和莲子一起吃具有安神、滋阴、补虚的效果,还能有一定的降血压作用,另外对于失眠、健忘、口渴也有一定的效果。2、银耳百合和银耳一起煮粥喝,可以起到清咽润肺的作用,还提高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肠胃
1.西洋参西洋参性温,具有养阴补气、生津清热的功效,可以用来治疗消渴、虚热烦倦等症状,搭配性寒的百合具有清心润肺,养心安神的功效。2.银耳银耳具有滋阴润燥,养阴安神的功效,搭配同样具有养心安神的百合,
张某,女,53岁。诉因泄泻2月余,于2019年11月27日就诊。患者2个月前因饮食不慎而出现泄泻,食生冷或郁思后加重,某医院诊断为非感染性腹泻,予中西医治疗后,未见明显缓解,故来就诊。刻下
尹某某,男,83岁。2017年3月25日就诊。患者确诊肺癌3年余。有“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病史20余年,2013年5月体检时发现双肺结节,后确诊为肺鳞癌,因患者高龄,基础疾病多,已无手
张某某,女,50岁,2009年12月20日初诊。诉夜难入眠,需服用两片安眠药方能入睡,梦扰易醒,有时头晕,神疲,腰背及肩颈疼痛,口干微苦,畏热汗出。舌淡红,苔薄黄,脉细弦。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