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病,中医病名。是指以神情恍惚,行、卧、饮食等皆觉不适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多继发于急性热病,或中毒、脑部疾患等之后,余邪未尽,阴液亏损,气血失调,经脉失养,心神惑乱。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某些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病后神经功能紊乱等。
百合七枚(擘),滑石三两(碎,绵裹),代赭石(如弹丸大,碎,绵裹)一枚。养阴利水,和胃降逆。治百合病误下后伤阴,小便减少,气逆呕吐者。
百合(擘)七枚,鸡子黄一枚。清滋心肺,益阴养血。治百合病心肺虚热证以血虚为主,症见心悸,干咳,失眠,盗汗,两颧红而失泽,或神魂颠倒,神志失聪,啼笑无常,舌红,少苔,脉虚数或细数。现常用于治疗心脏神经官
栝楼根(天花粉)、牡蛎(熬)各等分。生津止渴,引热下行。治百合病,热盛津伤证。口干渴,欲饮水,口苦,小便赤,大便干,咳嗽,面赤鼻燥,或胃脘疼痛,舌红,苔黄,脉数。现常用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慢性
百合(擘)七枚,知母(切)三两(9g)。补虚清热,养阴润燥。治百合病误汗后,津液受伤,虚热加重,心烦口渴者。现常用于治疗百合病,失眠,乳腺病以及长期低热等情况。
百合(擘)七枚(24g),生地黄汁一升(24g)。养阴清热,补益心肺。主百合病之心肺阴虚内热证。症见神志恍惚,意欲饮食复不能食,时而欲食,时而恶食;沉默寡言,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如有神灵;如寒无寒
生百合3枚(劈,洗),前胡(去芦头)1两半,麻黄(去节)1两半,葛根(锉)2两,生麦冬(去心)半两,石膏3两(碎)。伤寒愈后,已经14日,潮热不解,将变成百合病,身体沉重无力,昏如醉状。
百合1升(100g)。清热滋阴润燥。治百合病,一月不解,变成渴者。
百合、紫菀(去苗土)、柴胡(去苗)、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令黄)、白茯苓(去黑皮)、甘草(炙令微赤)各等分。伤寒百合病,似劳,形状如疟。
百合者,百脉一宗,举身皆受病,无复所谓经络传次也。大病虚劳之后,脏腑不平,变而成此。其状似寒无寒,似热无热,欲食不食,欲卧不卧,欲行不行,口苦便赤,药入即吐利也。其脉微数,每尿则头痛,六十日愈;头痛者
千金论曰.百合病者.谓无经络.百脉一宗.悉致病也.皆因伤寒病虚劳大病以后不平复.变成斯疾.其状恶寒而呕者.病在上焦也.二十三日当愈.其状腹满微喘.大便坚.三四日一大便.时复小溏者.病在中焦也.六十三日
(原注:脉必微散。)病后余邪百合成,先察溺时头痛情。起居饮食不自主,药投吐利似神灵。汗后百合知母润,下后百合滑(石代)赭清,吐后百合卵黄补,发热百合滑石平,阴虚百合生地汁,渴用花粉牡蛎并。
百合病论曰百合病者谓无经络百脉一宗悉致病也人常默默然意欲食不能食意欲卧不能卧意欲行不能行或有时闻食臭或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即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身形虽似和其人脉微数每溺时辄头痛者六十
百合病者,谓无经络百脉,一宗悉致病也。皆因伤寒虚劳,大病之后,不平复,变成斯病也。其状如欲食复不能食,欲卧不得卧,欲出行而不能出行,如有寒复如无寒,如有热复如无热,诸药不能疗,得药则剧而吐利,行持坐卧
病源伤寒百合病者,谓无经络百脉一宗悉致病也,皆因伤寒虚劳,大病之后不平复,变成斯病也。其状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欲得卧,复不得卧,欲出行,而复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时,闻饮食臭,或如强健人,
仲景以百合治百合病专方也,诸家注从未有能道其故者。案《本草经》百合除邪气,利大小便。百合病症状虽变幻不一,要之,小便赤黄一症则有定。仲景于至无定中求其有定者,以立延医之准,此百合病所以必用百合也。百合
鳌按。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仲景原书。六经伤寒为伤寒论。杂病为金匮要略。乃王叔和编次之书。非仲景书也。伤寒症中。有百合病狐惑病阳毒阴毒二病。皆伤寒之属。患之者正多。六经伤寒论中。俱未之及。若以叔和编次之书
吴某某,女,44岁,家务。1984年5月5日就诊。自述五月前因吵架而情志受挫折,胸闷乳胀,周身瘫软乏力,欲行无力,终日烦扰,口于而渴,思食难进,欲言懒语,如寒无寒,似热而无热。
王某,女,13岁,学生。1960年4月15日在看解剖尸体时受惊吓,随后因要大便跌倒在厕所内,经扶起抬到医院治疗。据代诉查无病,到家后颈项不能竖起,头向左右转动,不能说话,问其痛苦,亦不知答
患者,男,50岁。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一月来时寒战,时发烧,时昏睡,时惊叫,时而能食,进而汤水不能下咽,大便硬,尿如血水,涓滴作痛。经县医院检查,诊断为结核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