癃闭又称闭癃,是指排尿困难,严重时小便闭塞不通。多因外感邪气、饮食、情绪、某些尿道疾病、久病体虚等所致。其病情变化迅速,常并发水肿、心悸、喘促等危重症状。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尿潴留和无尿症。其中,癃为小便不利,点滴而短少,病情较轻;闭以小便不通,点滴不出为特点,病势较急。
患者症起产后气血耗伤,肾气也衰,加之湿热之邪侵袭,膀胱气化失度,故发小便淋漓难下。治以益气补肾,清热利湿,标本兼顾,使肾气通,湿热去,而起通利水道作用。通过益气补肾养阴治疗,又可调整机体的气化功能,则使阴血生,津液布,水道得以通调,小便自利也。
产后癃闭乃气虚不能升举之故。由难产而致癃闭者,多为产时用力,中气大虚,气化无力,故立方重用黄芪补气,麦冬清上,通草达下,红参益气扶元,帮助膀胱恢复气升之职,加云苓、车前子,以利水窍,一升一利,一补一泻,则小便自当利也。
患者服药3服后,腹痛、小便淋漓不畅等症状消失,夜尿每晚2~4次,乏力、睡眠改善,但仍有大便秘结,食欲不振,脉沉。因虑苦参寒凉伤胃,改苦参为10克,加淡附片12克,火麻仁30克。继服5服,食少、便秘、神倦、脉沉等症状消失。又予金匮肾气丸每日3次,每次12粒,补肾助气化,以善后。至今已有半年余未发作。
《内经》云:“人年过五十则阳气自半”“风为百病之长”“风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外感风邪是导致上呼吸道感染,进而引起肺心病以及心力衰竭之罪魁祸首。治疗本病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之法。小青龙汤为张仲景《伤寒论》治疗外感风寒,内有痰饮之名方,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此方可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疾病。
癃闭是指小便点滴不出或排出艰涩淋漓不畅的一类疾病。其证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书中即有癃、闭、不得小便、小便闭等表述。《黄帝内经》中对于此病名的记载有癃、闭、气癃、胞痹、不得小便、小便闭等,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民病咳嗌塞,寒热,发暴振慄癃闭,清先而劲......”《灵枢·本输》云:“三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
癃闭之名首见于《黄帝内经》,是以小便量少、排尿困难,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为主症的一种病症。《医宗必读·小便闭癃》载:“闭与癃,二证也。新病为溺闭,盖点滴难通也;久病为溺癃,盖屡出而短少也。”[3]23现代医学无“癃闭”病名,各种原因引起的尿潴留及无尿症,如前列腺增生、尿路结石、神经性尿闭等,均属本病范畴。
杜仲10克,山茱萸肉10克,丹参10克,赤芍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瞿麦15克,王不留行10克,泽兰10克,黄柏10克,延胡索10克,茯苓10克强肾活血,通络消瘀,清热通关利尿。主治前列腺体增
厚朴八两(24克)、大黄四两(12克)、枳实五枚(9克)。行气除满,去积通便。治实热内积,气滞不行,腹部胀满疼痛,大便不通。舌红苔黄,脉弦实。现常用于治疗术后腹胀、癃闭。
大黄四两(12g),甘遂二两(6g),阿胶二两(6g)。破血逐水。主治妇人产后水与血结于血室,少腹满如敦状;癃闭、淋毒小腹满痛,臌胀腹大坚满攻痛,大便难,小便涩,口不渴,舌暗苔白者。现常用于治疗闭经,
滑石180克 甘草30克 青黛适量祛暑清热。主夏伤暑热,身热吐泻,下痢赤白,癃闭淋痛;或兼见目赤咽痛,口舌生疮者。
大黄(小便不通减半)荆芥穗(大便不通减半)各等分主新久癃闭,小腹急痛,肛门肿疼。
车前子、瞿麦、萹蓄(亦名地竹)、滑石、山栀子仁、甘草(炙)、木通、大黄(面裹.煨.去面.切.焙)各一斤清热泻火,利水通淋。主治湿热淋证。尿频尿急,溺时涩痛,淋漓不畅,甚则癃闭不通,小腹胀急,口燥咽干,
滑石180克 甘草30克清暑利湿。治感受暑湿,身热烦渴,小便不利,或呕吐泄泻,或下痢赤白,亦可用于膀胱湿热所致的癃闭淋痛,砂淋、石淋。
黄柏(去皮,锉,酒洗,焙)、知母(锉,酒洗,焙干)各一两(30克)、肉桂半钱(1.5克)清热化气,通利小便。主治湿热蕴结膀胱,癃闭不通,小腹胀满,或尿道涩痛,舌红,脉细涩。
粗糠藤清热解毒;利尿;祛瘀通络。主疮痈疖肿;乳腺炎;水肿;小便不利;癃闭;跌打损伤
绣球藤;铁线牡丹、小九股牛、回龙草、白木通、细木通清热解毒;利尿;祛瘀通络。主疮痈疖肿;乳腺炎;水肿;小便不利;癃闭;跌打损伤
长生利小便;清热解毒。主癃闭;咽喉肿痛;痈肿疔毒
豆腐泔(《慈航活人书》)①《纲目拾遗》:"通便,下痰,通癃闭。"②《随息居饮食谱》:"一味熬膏,治疮甚效。"
苦匏(《国语》),蒲卢(《礼记》),苦瓠(《本经》),约壶、约腹壶(《广志》),苦瓠娄(《唐本草》),亚腰壶卢(《简便单方》),长柄茶壶卢(《濒湖集简方》),药壶卢(《纲目》),细颈葫芦、长柄葫芦(《
上树咳、瓜核草、骨牌草清热利水,除烦,清肺气。主治淋沥癃闭,热咳,心烦。
豚颠(《本经》),猪石子(《济生方》),猪睾丸(《本草蒙筌》)。补肾纳气,治哮喘,疝气,少腹急痛,癃闭。①《本经》:"主惊痫,癫疾,除寒热,奔豚,五癃邪气挛缩。"②《千金·
长生(《太清经》)①《本草正》:"善利水,捣汁和酒服之,大治癃闭。"②《纲目拾遗》:"治疔肿,喉疔,喉癣。"
癃闭是由于肾和膀胱气化失司导致的以排尿困难,全日总尿量明显减少,小便点滴而出,甚则闭塞不通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其中以小便不利,点滴而短少,病势较缓者称为“癃”;以小便闭塞,点滴全无,病热较急者称为“
本病以排尿困难,甚或小便闭塞不通为主证。病势缓,点滴而下者谓之“癃”;病势急小便不通,欲溲不下者称为“闭”。1.肾气不足主证:小便淋沥不爽、排尿无力、面色晄白、神气怯弱、腰膝酸软、舌淡、脉沉细而尺弱。
五淋病 皆热结淋者,小便痛涩淋沥,欲去不去,欲止不止是也,皆热气结于膀胱。膏石劳 气与血石淋下如沙石,膏淋下如膏脂,劳淋从劳力而得,气淋气滞不通、脐下闷痛,血淋瘀血停蓄、茎中割痛。五淋汤 是秘诀石淋以
经义《灵兰秘典论》曰∶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宣明五气篇》曰∶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生气通天论》曰∶阳不胜其阴,则五脏
五淋病,皆热结,膏石劳,气与血。淋病,是一“类病”,泛指小便涩痛淋沥之症,方书分为奇淋、石淋、劳淋、气淋、血淋五种,其发病原因,都是由于热邪聚结所造成的。五淋汤,是秘诀;败精淋,加味啜;外冷淋,肾气咽
癃指小便排出不畅、点滴而出;闭指小便闭塞难通,欲解不能。二者虽有区别,但都是排尿困难,只有程度上的不同,在临床上合称“癃闭”。所以癃闭是指小便量少,点滴而出,甚则闭塞不通为主证的疾病。关于本病的病位、
癃闭是以小便量少,点滴而出,甚则闭塞不通为主要特征(即“尿少,尿难,尿闭”)。小便不利,点滴而短少,病势较缓者,称为“癃”;小便闭塞,点滴不通,病势较急者,称为“闭”。其病位在膀胱,但与三焦气化有关而
经曰:热结成淋,气滞不通。或曰:诸淋所发,皆肾虚而膀胱有热也。水火不交,心肾不济,逐使阴阳乖舛清浊相干,蓄于下焦,故膀胱里急,膏血砂石从小便出焉于是有欲出不出,淋沥不断之状,甚则空塞其间,则令人闷绝矣
瞿麦、车前子(炒)、萹蓄、大黄、滑石、川木通、栀子、甘草、灯心草。清热,利尿,通淋。用于湿热下注,小便短赤。淋沥涩痛,癃闭不通,口燥咽干等泌尿系统感染症。
补骨脂、益母草、金钱草、海金沙、琥珀、山慈菇。温肾化气,清热通淋,活血化瘀,散结止痛。用于肾气不足,湿热瘀阻之癃闭所致尿频、尿急、尿赤、尿痛、尿细如线,小腹拘急疼痛,腰膝酸软等症;前列腺增生有以上症候
补骨脂、益母草、金钱草、海金沙、琥珀、山慈菇。温肾化气,清热通淋,活血化瘀,散结止痛。用于肾气不足,湿热瘀阻之癃闭所致尿频、尿急、尿赤、尿痛、尿细如线,小腹拘急疼痛,腰膝酸软等症;前列腺增生有以上证候
翟麦、萹蓄、木通、车前子(盐炒)、滑石、栀子、大黄、炙甘草。清热泻火、利水通淋。用于膀胱湿热所致的淋症、癃闭,症见尿频涩痛、淋沥不畅、小腹胀满、口干咽燥。
红花、丁香、体外培育牛黄、水牛角、银朱、降香、人工麝香、大托叶云实、榜嘎、木香、诃子、毛诃子、余甘子。补肝益肾,解毒通淋。用于肝萎症,外伤引起的肾脏肿大,肝热症,小便癃闭,热性水肿,化合毒中毒症,“亚
广金钱草 鸡内金 泽泻沙牛 琥珀黄芪石韦 海金沙 车前子甘草 延胡索通淋利湿,化石止痛。用于淋证,癃闭,尿路感染,尿路结石,前列腺炎,膀胱炎,肾盂肾炎,乳糜尿。
大黄(酒制)、猪牙皂(煨)、肉桂、蒲黄、滑石粉、川牛膝、祛瘀散结,通窍利尿.用于尿路瘀阻所致癃闭,症见小便频数,尿急迫,小便不畅,尿后余沥;1,2期前列腺增生见上述证候者.
川木通、钩藤、野菊花、金钱草。彝医:西弗色哩哩诺奴诺,夫撒凯奴,吐土希,罗母格基。
中医:清热解毒,利尿通淋,软坚散结。用于湿热蕴结所致癃闭,小便量少,热赤不爽,前列腺肥大见上述证候者。
1.生活起居相宜,顺应季节变化。尤其要注意下身保暖,勿受凉。2.养成清洁卫生的习惯,戒除不良因素,如忍尿不解等。3.久病体虚,首当保证休息,不可劳倦太过,宜起居有节,清心寡欲,淡泊宁静。积极治疗淋病、
1.饮食清淡、宜食富有营养、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及纤维素的食物。2.少量多餐,定时定量,以减轻脾胃的负荷。3.忌辛辣刺激、肥腻、烟酒等生湿助火之物。4.饮食多样化,温度适宜,注意增加食物的色、香、味、美
1.热证—膀胱湿热小便点滴不通,或量极少而短赤灼热,淋沥不畅,甚至闭而不痛,少腹急满,口苦而黏,或口渴不欲饮,大便不通,舌质红,苔黄腻,脉实数。2.虚证—中气不足小腹坠胀,时欲小便而不得出,或大便溏泻
李某,男,67岁。1987年12月14日初诊。主诉:尿频、尿急、余沥不尽年余。平素多伴有小腹坠胀,乏力感,劳累受寒更显,年事渐高。B超示:前列腺肥大,伴有少量残余尿。舌苔薄白,脉象细弦。
周某,男,40岁。病者患肾炎已月余,住某职工医院治疗。近三日来,忽然小便不通,点滴而出。病者家属惶恐万分,提出邀请中医院中医会诊。症见小腹胀,大腹肿,小便涩痛,点滴而出,色赤;至今四日,未
患者杨某,男,74岁。2017年1月8日初诊。排尿困难,点滴而出,小腹胀痛,痛苦异常3日。头昏、气短,需要随时吸氧,由家属告病求治。急则治标,宜先治癃闭新病。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