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一种常见且复杂的关节炎类型,各个年龄段均可能罹患本病,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痛风患者经常会在夜晚出现突然性的关节疼,发病急,关节部位出现严重的疼痛、水肿、红肿和炎症,疼痛感慢慢减轻直至消失,持续几天或几周不等。痛风发作与体内尿酸浓度有关,痛风会在关节腔等处形成尿酸盐沉积,激活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进而引发急性关节疼痛。而夜间人体处于相对缺水状态下,从而使尿酸更容易沉积并在关节等部位聚集,引起痛风。饮随低食物是比较普遍和健康的治疗方法。限制饮酒。酒精在发酵过程中会消耗人体大量水分并产生大量嘌呤,人体内嘌呤含量越多,代谢产生的尿酸就越多,同时酒精刺激肝脏也会产生尿酸,而这会增加痛风的发病率和痛风对人体的危害。
患者左尺脉沉细,太阳寒水脉象,痛风发作于2018戊戌年,太阳寒水司天,又出生于甲辰年终之气,太阳寒水司天,终之气太阴湿土加临太阳寒水。辨人:出生甲辰终之气,太阳寒水司天,终之气主气太阳寒水;辨天:就诊于戊戌年,太阳寒水司天;辨病:左尺脉沉细,太阳寒水脉象。顾植山用静顺汤切中病机,顺天应时,借天之力,得天之助,故服药7剂疲劳改善,腹泻渐止,后续服静顺汤1月余,痛风未再发作。
患者平素嗜食肥甘厚味,好烟酒。“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烟为辛热之魁”,酒毒又能酿湿生热,以上诸邪共同作用导致患者脾胃损伤,运化失司,湿邪内生。湿邪趋下易袭阴位,且“同气相求”阻于足太阴脾经荥穴,导致气血在该处瘀而化热,出现红、肿、热、痛的炎症表现。以四妙散祛除足太阴之湿热,白虎汤之石膏、知母泄足阳明之郁热,再辅以清热解毒通络等药,以缓解红肿热痛症状,故能收到较好的疗效。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疾病,临床以高尿酸伴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为特点。车前草有利水通淋的作用,能增加对尿素、氯化钠及尿酸的排泄,用车前草治痛风的原理,在于通过利水而增加尿酸的排泄,从而纠正嘌呤代谢紊乱,故长期服用行之有效。
由于痛风之发生,是浊瘀为患,故应坚守“泄化浊瘀”这一法则,审证加减,浊瘀即可逐渐泄化,而血尿酸亦将随之下降,从而使分清泌浊之功能恢复,而趋健复。这也说明:痛风虽然也属于痹证范围,具有关节疼痛、肿胀等痹证的共同表现,但浊瘀滞留经脉,乃其特点,若不注意及此,以通套治痹方药笼统施治,则难以取效。
痛风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疾病,我国痛风的患病率约为0.34%~2.84%,较改革开放前明显升高,尤其在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其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近年来有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正常人群中有约10%的人患有高尿酸血症,这部分人群经过10年,有约10%的人罹患痛风。
痛风性肾病整个病程中,清浊相淆、浊瘀伤肾之基本病机贯穿全程,浊邪、瘀血、热毒既是病理产物又为疾病加重因素,易耗伤正气,正气愈耗,邪气愈盛,侵袭留恋,难于速效,病情缠绵,具有因实致虚的特点。本案患者为慢性痛风性肾病,与案1之急性期的诊治思路侧重点有所不同,当加以区分。
牡丹皮6~12克,赤芍6~12克,生地黄9~15克,地骨皮6~12克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养血益阴。主治病机属热郁血分、瘀血化热、阴虚血燥类疾病。对于过敏性紫癜、白血病、荨麻疹、肌纤维炎症、痛风、痤疮、
川乌(炮.去皮.脐)、草乌(炮.去皮.脐)、地龙(去土)、天南星(炮),各六两半。乳香(研)、没药(研),各二两二钱。治丈夫元脏气虚,妇人脾血久冷,诸般风邪湿毒之气,留滞经络,流注脚手、筋脉挛拳,或发
南星(姜制)苍术(泔浸)黄柏(酒炒)各60克 川芎30克 白芷15克 神曲(炒)30克 桃仁15克 威灵仙(酒拌)9克 羌活9克 防己15克 桂枝9克 红花(酒洗)4.5克 草龙胆1.5克治痛风,上、
青桑炭1斤,栗间1两6钱,骨碎补1两6钱,南星(制)1两6钱,白芍药1两6钱,牛膝1两6钱,川乌(炮)1两6钱,黑豆(酒煮)1两6钱,自然铜8钱,木鳖子8钱,细辛1两,降真香节3钱,枫香3钱,乳香6钱
苍术10克,黄柏10克,薏米(薏苡仁)30克,牛膝15克,土茯苓30~120克,萆薢30克,车前草30克,威灵仙30克,丹参15克,鸡血藤30克,忍冬藤30克,海风藤30克,络石藤30克清热利湿,泄浊
黄柏(酒炒)5钱,威灵仙(酒炒)5钱,苍术3钱,羌活3钱,甘草3钱,陈皮1钱,白芍药1钱。酒湿痰痛风。
松节 50克;土茯苓 45克;威灵仙 30克;川萆薢 15克;桃仁 10克;泽兰 10克;全当归 10克;车前子 10克;泽泻 10克;生薏苡仁 30克;白酒 1升降浊泄毒,活血化瘀。适用急、慢性痛风
青藤、钩藤、大血藤(即理省藤)、丁公藤(即风藤)、桑络藤、菟丝藤(即无根藤)、天仙藤(即青木香)、阴地蕨(名地菜、取根)各120克,五味子藤(俗名红内消)、忍冬藤各60克,白酒3000毫升。疏风通络。
白心皮(《植物名实图考》),阳雀花根、板参(《草木便方》)。土黄芪、野黄芪(《浙江中药手册》)。清肺益脾,活血通脉。治虚损劳热、咳嗽,高血压,妇女白带、血崩,关节痛风,跌打损伤。①《纲目拾遗》:&qu
野席草(《纲目拾遗》),野灯芯草、马棕根,野马棕、野灯草(《浙江民间常用草药》),鬼尖头草(《上海常用中草药》),灯心草(《安徽药材》),水通草、秧草根(《云南中草药》)。利尿通淋,泄热安神。治小便赤
《泉州本草》:"治胃冷作痛,血痢,关节痛风,劳力过度胸闷不舒。"
公道老、扦扦活、马尿骚、大接骨丹[陕西]接骨续筋,活血止痛,祛风利湿。用于骨折,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痛风,大骨节病,急、慢性肾炎;外用治创伤出血。
祛风湿;健脾胃。主风湿痹痛;痛风;食滞不化;牙痛;口噤;坏血病
樟材(《本草拾遗》),香樟木(《药材资料汇编》),吹风散(《广西中药志》)。祛风湿,行气血,利关节。治心腹胀痛,脚气,痛风,疥癣,跌打损伤。①《本草拾遗》:"主心腹痛,霍乱,腹胀,宿食不消,
菜豆藤、产后补、能藤、蚂蝗藤、长打破碗、腰骨藤、火烧角、黄心泥藤、亚八藤、笔须藤、厚皮藤、钩婆藤、坭藤母、红杜仲藤、乳汁藤、多须根、麻子藤①活络行血,除湿去风。治跌打损伤,关节痛风,痈疽及妇女闭经。(
木通花、大叶铁线莲(《经济植物手册》),草本女萎、草牡丹(《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治手足关节痛风。牡丹藤三斤,切细,加红、白牛膝各一两,钻地风(五加科杞李参)二两,五
此症初起于身肌骨节间,游变抽掣疼痛,昼夜无所休息。手足不能屈伸,坐卧不能转侧,或筋缓无力,或伏床瘫痪。阳气虚则夜静昼极,阴气弱则日轻夜重。病久则衣被不能着体,湿气盛则汤沃稍爽,但浴一次则病增一分,风气
《经》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风气胜者为行痹,行痹者,行而不定也,今称为走注疼痛,俗名流火及历节风。寒气胜者为痛痹,痛痹者,疼痛苦楚,关节浮肿,世称为痛风及白虎飞尸。湿气胜者为着痹,着痹者留着
夫痛风者。皆因气体虚弱。调理失宜。受风寒暑湿之毒。而四肢之内。肉色不变。其病昼静夜剧。其痛如割者。为寒多。肿满如剜者。为湿多。或汗出入水。遂成斯疾。久而不愈。令人骨节蹉跌。股胫消瘦者。为难疗矣。予考痛
即《内经》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虽言寒为痛痹,然三者皆能作痛,但寒胜者痛甚如掣,湿者痛着如肿,风者其痛行动无常处,悉因凝滞之痹与流行荣卫真气相击搏,则作痛痹,若不干其流行出入之道,则不痛但痿痹耳
上体风痛,保元、四物加凉血疏风药;下体痛,保元、四物加牛膝、木瓜、黄柏,或山药、仁属虚,小续命汤加减。晚蚕沙去上焦风热,左在皆宜用。痛风俱属于火,风淫作痛,风痰作肿,风寒作滞,风湿痛证。古人用独活寄生
属风、寒、湿、热、挟痰及血虚、污血。【风寒风湿】〔草木〕麻黄:风寒、风湿、风热痹痛,发汗。羌活:风湿相抟,一身尽痛,非此不除。同松节煮酒,日饮。防风:主周身骨节尽痛,乃治风去湿仙药。苍术:散风,除湿,
痛风是一组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的沉积;痛风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变形;痛风性肾结石;痛风性慢性间质性肾炎;尿酸刺激引起的溃疡。国外有称为尿酸病
(上中下痛风)黄柏苍术天南星,桂枝(横行)防己(下行)及威灵(仙,上下行)。桃仁红花龙胆草(下行),羌芷(上行)川芎(上下行)神曲停。痛风湿热与痰血,上中下通用之听。(黄柏(酒炒)、苍术(泔浸)、南星
制川乌 地龙 制草乌 乳香 威灵仙 栀子 没药 黄柏 黄芩 制马钱子 甘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用于四肢麻木,腰腿沉重,风湿疼痛。
大黄、车前子、泽泻、川牛膝、防己。清热,利湿,解毒。用于湿热瘀阻所致的痛风病。
七叶莲、滇草乌、三七、雪上一枝蒿、金铁锁、火把花根、八角莲、金叶子、玉葡萄根、披麻草、重楼、灯盏细辛、栀子、白芷、白及、薄荷脑、甘草、冰片、人工麝香。彝医:瓜他使他齐,诺齐喽,补知扎诺。中医:消肿镇痛
驴血、生等膏、降香、檀香、毛诃子、诃子、石灰华、余甘子、肉豆蔻、丁香、草果、豆蔻、决明子、乳香、木棉花、黄葵子、翼首草、龙胆草、莲座虎耳草、巴夏嘎、宽筋藤、秦皮、人工麝香、西红花、人工牛黄。祛风,除湿
珍珠母、沉香、石灰华、金礞石、红花、螃蟹、丁香、毛诃子(去核)、肉豆蔻、豆蔻、余甘子、草果、香旱芹、檀香、黑种草子、降香、荜茇、诃子、高良姜、甘草膏、肉桂、乳香、木香、决明子、水牛角、黄葵子、短穗兔耳
儿茶、诃子、毛诃子、余甘子、西藏棱子芹、黄精、天冬、喜马拉雅紫茉莉、蒺藜、乳香、决明子、黄葵子、宽筋藤、荜茇、铁粉(制)、渣驯膏、铁棒锤、人工麝香、藏菖蒲、木香、水牛角、珍珠母、甘肃棘豆、扁刺蔷薇、秦
七叶莲、灯盏细辛、玉葡萄根、三七等八味。彝医:瓜他使他加,诺且诺,差婆衣努。
中医:活血化瘀,舒筋活络,化痞散结,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痛,肩周炎,痛风性关节痛,乳腺小叶增生。
乳香、诃子、决明子、毛诃子、黄葵子、余甘子、木香、宽筋藤、巴夏嘎、渣驯膏。阹风除湿,干黄水。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痛风引起的关节红肿疼痛,黄水过盛所致皮肤湿疹。
痛风患者可以吃陈皮,陈皮有燥湿健脾理气作用,能够清热去火,还有解毒功效。平时可以用陈皮泡水喝,注意胃酸过多的人不能够服用陈皮水。陈皮也有副作用。一般情况下,身体健康的人一周服用一次就可以了,不要过量服
可以适当地吃一些。对于痛风的患者来说,因为其本身体内的尿酸代谢是紊乱的,而食物中的嘌呤进入到人体之后又会被转化成尿酸,所以对于此类患者来说,平时需要限制食物嘌呤的摄入。而羊肚菌是属于一种低嘌呤的食物,
痛风是可以吃芡实的。芡实被称为水中人参,别名叫鸡头米。健胃养胃,补中益气,提神强志。还能开胃补肾,治疗小便频数遗精,脾虚泄泻。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或者是尿酸排出减少导致的尿酸盐的结晶,引起的肾和关
有一定的辅助效用,但是相对比较有限。单纯食用蒲公英对于缓解由痛风产生的症状是具有一定辅助作用的,但是这种作用相对而言比较有限。痛风的产生原因比较复杂,一般与嘌呤代谢紊乱、尿酸排泄过少有关,而蒲公英摄入
大椎穴取穴取定穴位时正坐低头,该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功效强身防病作用,主治发热,疟疾,中暑,感冒,癫狂,癫痫
可以的。藏红花对于痛风虽然无明显的治疗作用,但是它也不会导致痛风症状加重,并且藏红花还有一定的镇静安神,提高免疫,保护心脑血管等多种功效,所以痛风患者是可以适量喝藏红花的。
按揉肺俞,胃俞,揉擦肾俞,按摩中脘,揉气海,按揉手三里,拿合谷,拿按内关,外关,按揉足三里,三阴交,以上穴位按顺序按摩,每穴按摩20-30次,早,晚各按摩一遍为宜,每遍30分钟左右。
痛风可以吃春笋。竹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糖类、钙、磷、铁、胡萝卜素、而且竹笋的蛋白质比较优越,人体必需的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以及在蛋白质代谢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谷氨酸和有维持
患者,男,39岁,2012年9月10日初诊。主诉:下肢小关节红肿热痛1周。刻下症见:下肢小关节红肿疼痛拒按,痛处有热感,午后偶有轻微发热,口干,舌红,苔略黄腻,脉沉滑。西医诊断:痛风。
陈某,男,78岁。初诊日期:2015年10月15日。主诉:四肢多关节红肿热痛反复发作7年余,加重4d。患者2008年10月出现双足背、双踝、双膝关节红肿热痛,查血尿酸高,后渐发现血肌酐、尿
曹某,男,47岁。2016年9月27日初诊。患者2月前食火锅后出现右足第一跖趾关节疼痛,未予系统治疗,服用西药止痛药后疼痛缓解,但此后病情反复发作,关节红肿热痛,活动障碍,遂至当地医院就诊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