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麦大枣汤,中医方剂名。为安神剂,具有养心安神,和中缓急之功效。主治脏躁。症见精神恍惚,常悲伤欲哭,不能自主,心中烦乱,睡眠不安,甚则言行失常,呵欠频作,舌淡红苔少,脉细微数。临床常用于治疗癔病、更年期综合征、神经衰弱、小儿夜啼等属心阴不足,肝气失和者。
患者平素从事IT工作,缺乏运动,加之形体偏胖,属气虚痰湿之体,湿性重浊,脾主肌肉,脾虚湿阻,清阳不升,故见神疲乏力、肢体困重;气不布津,痰湿蕴结肝胆,郁久酿毒,故可见转氨酶升高。治疗拟二陈汤健脾燥湿固本,合甘麦大枣汤健脾和中,加入垂盆草、鸡骨草清热解毒,苦参、虎杖清利肝胆湿热,使得邪有出路。
本案患者对惊吓等刺激高度敏感,出现了精神上的不良情绪和肉体上的肌肉紧张,胸闷气短。受惊吓后心神失养,情志不舒,肝气郁结,虚火上扰。悲哀焦虑过度,耗伤阴血,心肝失养则魂不守舍,睡眠不安,心中烦乱;肝失所养则气郁不舒,疏泄失常,悲伤欲哭,不能自主。
甘麦大枣汤出自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原文曰:“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原文组方:“甘草三两,小麦一升,大枣十枚,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温分服。”其药味简洁,疗效显著。临床应用广泛,现举案2则如下:
患者为22岁青年,性格内向,产后月余,元气未复,营血虚弱,加其母亲病逝伤悲而心情抑郁,气机郁滞而疏泄不利,耗伤心气,营血亏虚,心失所养,神失所藏,故面色不华,精神恍惚;郁热扰心则夜寐不安,心神不宁。《丹溪心法·六郁》说:“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悒郁,诸病生焉。
心因性疾病属中医“郁证”,凡“七情内伤”“五志过极”均与脏腑功能相关,情志过激或抑郁,郁证较为多见,其症状表现不一,可及头面、躯体、内脏等,特点之一为其病或加重与情志因素关系明显,各种理化检查,明显阳性者较少,以影响脏腑功能为主。
周教授重视本案产妇孕前体质状态,认为其素体气虚,生产时因气随血耗,元气大亏,致心神失养,发为产后抑郁。元气亏虚,脾气失养,气血生化乏源,以致产后血不养心,心神不宁,出现悲伤欲哭、多梦、眠差、心悸;脾气失养,则见面色萎黄、胃纳差;元气大亏,故见精神萎靡、语声低弱;气虚失固,故动辄汗出;舌质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亦是气血亏虚之象。周教授治郁不忘气虚质之本,故以培补元气、健脾养心为主,解郁安神为辅。
主要原料:甘草9克,小麦18克,大枣5个。制作方法:将甘草、小麦、大枣放入砂锅内,用适量水煎煮20分钟。效用说明:甘润滋养,养心安神,和中缓急。可作为阴道痉挛患者的辅助食疗。
主要原料:小麦30克,大枣10个,甘草6克。制作方法:将三物水煮去渣取汁,代茶饮。效用说明:养心宁神,和中缓急。适宜于因心脾不足而引起精神恍惚、不能自主、悲伤欲哭、呵欠频作等症。
大枣五枚 甘草三钱 小麦五钱三药平和,养胃生津化血。津水血液,下达子脏,则脏不燥,而悲伤太息诸证自去。此与麦门冬汤,滋胃阴以达胞室之法相似,亦与妇人乳少,催乳之法相似。乳多即是化血之本,知催乳法,则知
治妇人脏燥。甘草(三两)小麦(一升)大枣(十枚)上?咀,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渣,温分三服。亦补脾气。乡里有一妇人,数次无故悲泣不止。或谓之有祟,祈禳请祷,无所不至,终不应。予忽忆《金匮》有一症云:妇
【原料】小麦30克,大枣10个,甘草6克。【制作】将3物洗净,加水适量煎煮,去滓取液。代茶饮用。【作用】养心安神,和中缓急。适宜于脏躁,精神恍惚,心烦意乱,睡眠不安,甚则言行失常等症。
人秉造化圆运动的大气而生大气中有什么,人身有什么。大气有降沉升浮,人身有降沉升浮,而并不觉得有所谓降所谓沉所谓升所谓浮者,中气旋转,作整个的圆运动也。病者,降沉升浮分析也。原理下篇,气降则悲,气降则哭
(金匮)治妇人脏燥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亦补脾气。(妇人血室,先受积而郁久为热,则脏为之燥。《灵枢》曰:一阴主关,关至阖折,则肝气绝而喜悲,则知燥气乘肝,为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病从血来,
治妇人脏燥,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此汤主之。甘草(三两) 小麦(一升) 大枣(十枚)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亦补脾气。歌曰:妇人脏燥欲悲伤,如有神灵太息长(数欠伸)。小麦一升三
患者,女,39岁。2016年2月29日初诊。诉精神紧张10年余,加重2年。患者于10年前因家庭因素打击后,心情抑郁,于某医院诊断为中度抑郁症,经治疗后轻微缓解,近2年来,精神紧张状态加重,
杨某某,男,60岁,职员。1974年5月9日初诊。失眠近20年,有时腰周围、前胸和后背有热感,躺下热尤甚,热处有灼痛感。头晕,走路有晃振感,眼涩羞明,大便多软,有时溏泄,小便清长。肺、肝、
郭某,女,53岁。2013年12月8日初诊。患者不明原因反复出现全身肌肉关节疼痛,僵硬,乏力半年余,伴有情绪失控,悲伤欲哭,或烦躁易怒,胁肋胀痛,胸闷,气短,两目干涩,不寐,健忘,且患者平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