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继柏(1942-),男,湖南石门县人, 国医大师。国家级名中医,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香港浸会大学荣誉教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特聘中医学术顾问。历任湖南中医药大学内经教研室主任,中医经典古籍教研室主任,学术委员会委员,并任中国中医学会内经专业委员会委员,内经教学委员会委员。
十三岁习医,十六岁行医,从事中医临床五十余年,从事中医高等教育三十多年。通晓中医经典,谙熟方药,临证善于辨证施治,因证选方,因方用药,是国内外着名的中医专家。善治各种内科杂病、妇科、儿科病证,以及各种疑难杂证。2006年,应国家卫生部派遣至阿尔及利亚为总统布特弗利卡治病,取得良好疗效,医疗威望享誉海内外。已发表学术论文108篇,出版中医专着17部,其中独着《内经理论精要》一书,先后被英国牛津大学图书馆、英国大英博物馆、美国国会图书馆列为藏书。编着的《黄帝内经研究大成》,曾获国家新闻出版署科技图书一等奖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年出版个人临床专着《一名真正的名中医——熊继柏临证医案实录》。
《景岳全书•遗精论治》:“凡心火甚者,当清心降火;相火盛者,当壮水滋阴。”本案选秘精汤、封髓丹、小陷胸汤,三方合用,令心火降而肾精固,故病获痊愈。
熊继柏教授认为胸痹心痛病,多见于中老年男性,本身具备积损正衰的特点,正气亏虚是本病的发病基础。提出本病的病机要点是气虚痰瘀。其病理因素往往是心气不足,痰浊闭阻,血瘀阻滞夹而为病,相互影响。病位主要在心,涉及肝、脾、肾等脏腑,病性以心气虚、痰浊、血瘀为主。治疗宜益气养心,化痰祛瘀为主。
家长诉患儿发热3天不退,伴有咳嗽,痰多,纳差,便秘。测体温39.7℃,查扁桃体肿大,舌红,苔薄黄,纹紫。辨证为风热袭表,治以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患者尿频尿痛,苔薄黄腻等症,为阴虚内热夹湿热之象,会阴胀痛,舌质淡紫,乃血瘀之征,知柏济生汤有滋阴清热、化瘀通淋之功,配合金铃子散理气止痛,而收良效。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四诊。《难经》曰:“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内经》云:“见其色,知其病,命曰明;按其脉,知其病,命曰神;问其病,知其处,命曰工。”由《难经》到《内经》,老祖宗已经为我们定下四诊,但是我们在临床中能不能用、会不会用,这是个大问题。
《医宗必读》云:“妇从产后亡血……皆能秘结。”妇人月经期后,多有血亏,调理不当,或体质不足,则易发便秘,以玉烛散加味,养血润肠通便,可获良效。
患儿某,男,3岁。2015年6月11日初诊。家长代诉:发热1日。患儿精神萎靡、肌肤灼热,体温40℃,服用感冒清热颗粒、银翘散等,热未退,遂来门诊求治。症见:高热,咽部扁桃体肿大,大便干结。
刘某,女,26岁,2018年10月20日初诊:眼睑掣动不止,右眼部病程已7月余,左侧2月余,兼失眠。舌苔薄白,脉细而弦。天麻止痉散合补肝汤加味:当归6g,芍药1
蒙某,男,39岁,长沙市人。初诊(2004-12-03):诉近1年来性功能下降,曾服用大量温肾壮阳药,亦曾外用促进性功能的药物,疗效均不显。经朋友介绍,前来就诊。诊见心烦,易怒,舌苔薄黄,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