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湿疹(chronic eczema)是一种累及真皮浅层及表皮的炎症反应,属于湿疹中的一种。其病因目前并不十分明确,但可能与各种内外部因素相互作用有关,如感染、内分泌及代谢障碍、血液循环障碍、精神因素、食物刺激等。患者主要表现为患处皮肤肥厚、粗糙、苔藓样变,可伴有瘙痒等不适,病程较长,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素问·至真要大论》谓“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慢性湿疹病虽在表,但脾虚乃病之本。该患者嗜酒,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湿浊停聚,相互搏结,浸淫肌肤,发为皮疹。治疗上以健脾燥湿为主。方用二陈平胃散加味。
患者全身红斑丘疹、瘙痒为主要症状,兼见流口涎、纳差等脾虚症状,结合舌脉,符合脾虚夹寒湿证。太阴脾虚,不能摄津,则口流稀涎不断。《伤寒论》第396条:“大病瘥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求其病机,病程日久损伤太阴脾,轻则脾气亏虚,重则脾阳受损,脾阳不足则寒湿生,不能摄津,故见喜唾流涎诸症。
慢性湿疹属于中医湿毒疮范畴,本例诸症辨属湿邪久蕴肌肤腠理,感受风侵化燥所致。唯取较大剂量除湿止痒,兼有润燥疏风作用中药直接外用,使药效直达病变部位,为较好疗法。
湿疹又称湿疮,属于癣疮范畴,是一种呈多形性皮疹倾向、湿润、剧烈瘙痒、易于复发和慢性化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根据病情的长短分为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慢性湿疹。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陈枫教授在长期临床中以针药并用治疗湿疹,临床疗效显著。
皮炎之用养血活血,凉血解毒尚且可以理解,今湿疹之用清热除湿散风不效,而用养血活血凉血反效者,不得解也。笔者认为今本病已由气分人于血分,且见有血中燥热,故治气分之湿热不效,治血分反愈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燥盛则干”,《素问玄机原病式》中有“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的论述,燥之所生,责之于血虚、血瘀,老年人精血日渐耗减,故易形成血虚生风化燥,致皮肤干燥、粗糙,气血不能荣养肌肤,则肌肤皲裂,久之气血瘀滞,皮损肥厚。
止痒药粉1两,祛湿药膏(或凡士林)9两。除湿收敛,杀虫止痒。慢性湿疹(顽湿疡),神经性皮炎(干癣),皮肤瘙痒症(瘾疹),痒疹(粟疮)等瘙痒性皮肤病。
生薏苡仁15~30克 生扁豆15~30克 山药15~30克 芡实9~15克 枳壳9~15克 萆藓9~15克 黄柏9~15克 白术9~15克 茯苓9~15克 大豆黄卷9~15克健脾利湿。治慢性湿疹渗出液
白芍、川当归、熟地黄、川芎、桃仁各三钱(各9克),红花二钱(6克)活血化瘀,调经止痛。血虚兼血瘀证,症见妇女经期超前,血多有块,色紫稠黏,腹痛,舌淡紫,苔白,脉沉迟或弦细涩。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痛经、腰腿
艾叶62g,雄黄6g,防风62g,花椒6g。慢性湿疹、过敏性皮炎、泛发性神经皮炎。
密陀僧末620克 白及末180克 轻粉125克 枯矾30克 凡土林1.87千克薄肤,止痒。主慢性湿疹,皮损较厚者。
地榆粉93g,煅石膏93g,枯矾3g,凡士林31g。慢性湿疹。
全虫(全蝎)(打)2钱,皂刺(皂角刺)4钱,猪牙皂角2钱,刺蒺藜5钱-1两,炒槐花5钱-1两,威灵仙4钱-1两,苦参2钱,白鲜皮5钱,黄柏5钱。祛风止痒,除湿解毒。慢性湿疹,慢性阴囊湿疹,神经性皮炎,
白簕15g,水杨梅15g,三角泡15g。慢性湿疹。
苦参、黄柏、丹参、大青叶、硼砂、大黄、黄芩、黄连、甘草、蛇床子、土茯苓。辅料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十二烷基硫酸铵、高级脂肪醇、沙棘籽油、尼泊金甲酯、尼泊金乙酯、柠檬酸。清热燥湿,杀虫止痒。用于慢性
炉甘石(煅)、白及、石膏(煅)、冰片、甘石膏粉。拔毒生肌。用于轻度水火烫伤,慢性湿疹及常见疮疖。
山乌龟 黄柏 三叉苦 白芷 重楼 细辛 毛麝香 荆芥 两面针 苦参 虎杖 蛇床子 九里香 冰片 薄荷脑 山苍子 钻骨风 地榆 水杨酸甲酯收敛止痒,消炎解毒。用于急慢性湿疹、荨麻疹,虫咬性皮炎、接触性皮
苦参、蛇床子、百部、地肤子、威灵仙、当归、冰片。活血祛风,除湿止痒。适用于缓解湿热血瘀所致的慢性湿疹,慢性皮炎,瘙痒病。
蛇床子 马齿苋 侧柏叶 芙蓉叶 炉甘石 陈小麦粉(炒黄) 珍珠母 大黄 甘草 黄柏 枯矾 冰片 苦参清热解毒,祛风止痒,收湿敛疮。用于急、慢性湿疹,脓疱疮等,对下肢溃疡等皮肤病亦具有一定效。
升药底 蛇床子 升华硫 樟脑 冰片 苯酚杀菌,收湿,止痒。用于头癣,体癣,足癣,慢性湿疹,滋水搔痒,疥疮。
月见草油、羌活、维生素E、硬脂酸、凡士林、羊毛脂、甘油、三乙醇胺。祛风,除湿,止痒,消肿。适用于亚急性湿疹,慢性湿疹。
紫草、大黄、当归、防风、白芷、徐长卿、麝香草酚、松馏油、薄荷脑、醋酸地塞米松。辅料:橡胶、松香、氧化锌、羊毛脂、凡士林。凉血活血,祛风润燥。用于血热血瘀,肌肤失养引起的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
郤某某,女,2岁。2021年6月22日初诊。皮肤红疹2年余。患儿从出生1月开始出现皮肤红疹,反复发作,外院诊断为慢性湿疹。现大腿内侧多发,身体两侧散在发作,手背亦有,搔抓出血,无水,睡前痒
耿某,女,成年人。全身皮疹瘙痒十几年,某院诊为慢性湿疹。先用西药治疗数年不效,后又请某中医,以中药祛风除湿清热治疗3年,仍不效。不得已,又用中、西药联合治疗半年,其症更剧。笔者细审其症:全
傅××,女,7岁,1996年11月26日就诊。全身皮肤疮痂丘疹瘙痒5年余。初诊:出生后年余即出现全身皮肤疮痂丘疹瘙痒,为反复出现红色小丘疹、结痂无脓液,初起于腰背皮肤,渐至全身无一完肤,瘙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