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智龙(1961年~),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农工党员,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师从于津门名医李毓麟教授,师从中国工程院石学敏院士、张伯礼院士。临床善于运用针药并用治疗脑血管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面瘫、高血压病、冠心病、癫痫及内科病证,并形成了自己的学术特色,创立了 “动静针法”、“调神益智针法”、“调理脾胃针法”、“项腹针法”等针法和“通脑灵”、“中风通络八方”、“六藤水陆蛇仙汤”、“调中降糖方”等中药专方。
面肌痉挛属中医学“胞轮振跳”、“筋惕肉”、“风痉”等范畴。目前对于此病,西医多采用口服镇静药、注射肉毒素或手术治疗。导师张智龙教授对于本病多从肝论治,中药以逍遥散为主方,随证加减,针刺采用养血柔肝针法及动静针法,疗效甚佳。笔者随师侍诊,观其效甚佳,今将张师治疗面肌痉挛的经验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唐容川指出:“水为血之倡,气行则水行,水行则血行;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利则为水。”心衰瘀血伴水肿正是《血证论》所言之“瘀血化水,亦发水肿,是血病而兼水也”。左心衰患者常伴有憋闷、喘促、咳嗽、咳痰、肺部满布湿啰音等肺瘀血和水肿的表现。
本病与肝、脾、肾有关。清代名家叶天士调经本“好以肝为先天”,对月经病多从肝论治。秦天一对叶氏调经理论有如下评语:“今观叶先生案,奇经八脉,固属扼要,其次最重调肝,因女子以肝为先天。阴性凝结,易于怫郁,郁则气滞血亦滞。
更年期综合征是更年期妇女的常见病,多发于45至60岁之间,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阵发性烘热汗出、烦躁易怒、心悸失眠等,属中医学脏躁、郁证、绝经前后诸证等范畴。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主要由妇女绝经前后性激素出现波动或减少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而引起。中医学认为本病与心、肝、肾三脏密切相关,古今医家对于本病的理解和治疗各不相同。
张师推崇“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此患者年老体弱,正气素虚,外感时毒,热毒灼伤经络气血,致经络瘀滞,又津血同源,血留为水毒,形成水瘀互结胶着之态。故拟方桃红四物汤合茯苓杏仁甘草汤加减。
《素问·脉要精微论》记载:“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腰者,肾之所居,先天阴阳之所藏。肾虚则精血无以布达,久而冲任气虚血瘀,月事不调;肾失气化,水气留而为湿,精从浊化,泛溢于腰间及下肢,故身体困重、下肢水肿。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