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恶阻(hyperemesis gravidarum)是女性妊娠期间常见的一种疾病。临床以妊娠早期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头晕倦怠,甚至食入即吐为特征。多与脾胃虚弱、情志不调、饮食劳倦等因素有关。本病经及时治疗,大多可治愈。若出现持续黄疸或持续蛋白尿,精神萎靡不振,应及时考虑终止妊娠。相当于西医学的妊娠剧吐。
本例患者妊娠后剧吐不止,以致胃脉受伤,此乃胎气挟肝火犯胃致吐的恶阻重症。张三雷说:“妊娠皆肝气上逆,纵无怒气激动,其病也本于肝。”故首以黄芩、砂仁,清肝泻火,安胎止呕。以汤药徐徐服之,待肝胃稍和,再以清肝和胃护胎奏效。
妊娠恶阻是指妊娠早期(6周左右)冲脉之气上逆,胃失和降,反复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厌食,甚至食入即吐的疾病,古称“子病”、“病儿”。但有50%的孕妇妊娠早期(5~12周)出现食欲不佳,胃纳减少,择食嗜酸,早晨轻度呕恶,不影响正常工作和营养,至妊娠12周后自行消失的妊娠反应,不视为病态。本病临床分为肝胃不和、脾胃虚弱与痰湿阻滞3型。
妊娠恶阻确诊为妊娠后,出现反复恶心呕吐即可诊断。同时应询问其恶心呕吐程度,能否进食,有无其它明显不适,如有无胃脘部疼痛,有无腹泻症状,有元食用不洁食物等,需与正常早孕反应、胃肠道疾病、肝胆疾病相鉴别。
妊娠恶阻是妊娠早期的常见病证,相当于西医学的妊娠剧吐,其发生率为0.5%~2%。恶阻病名首次出现在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妇人妊娠病诸候上·妊娠恶阻候》:“恶阻者,心中馈闷,头眩,四肢烦痛,懈惰不欲执作,恶闻食气。”西医以静脉补液,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中毒等对症处理为主,但疗效不够理想。
妊娠病的治疗,首当辨识胎元正常与否,安全用药是考虑的第一要素。中医药在保胎上具有很大优势,但并非完全无毒副作用,故治疗应谨慎。
初娠妇人,是时胚胎乍结,脏腑机括为之不灵,津液运行不畅,聚而为痰涎;妊娠阴血聚于下以养胎,故阴血不足,肝失濡养,疏泄失常,肝气益旺,肝阳易升,化火挟痰,横逆犯胃,胃失和降而呕恶吞酸。痰性重浊,蔽蒙清窍,故头晕重坠。
川黄连3-4分,苏叶2-3分。湿热证,肺胃不和,胃热移肺,肺不受邪,呕恶不止,昼夜不愈,欲死者。妊娠恶阻。
竹茹 5克;茯苓 3克;半夏 3克;陈皮 3克;生姜 3克;绿茶 3克清热止呕,运脾除湿。适用妊娠恶阻呕吐。
旋覆花、陈皮(去瓤.麸炒)、桔梗、白芍药、人参、甘草(微炙赤)、川芎,各半两;熟干地黄(酒浸)、赤茯苓(去皮),各三分;半夏(汤洗十遍.切.焙)一两二分。治妊娠恶阻,心中愦闷,头目眩运,四肢怠隋,百节
鲜麦冬汁 50克;鲜生地黄汁 50克;生姜 10克;粳米 50-100克安胎,降逆,止呕。适用于妊娠恶阻,呕吐不下食。
半夏(洗,完用)二升,人参三两,白蜜一升。补中降逆。主胃反呕吐,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现常用于治疗幽门梗阻、贲门失弛缓、糖尿病胃轻瘫、妊娠恶阻及其他表现有顽固性呕吐的疾病。
硫黄(猪脏内缚两头,以米泔、酒、童便各1碗,煮干1半,取出洗断秽气,控干)10两,半夏(汤洗去滑)5两,白茯苓1两,人参1两,石膏1分(煅,一法同硫黄煮)。忧思过度,脾肺气闭,聚结涎饮,留滞肠胃,气郁
陈皮(去白,盐水炒)茯苓各3克 半夏(制)4.5克 子芩(淡姜汁炒)枳壳(麸炒)紫苏各2.4克 甘草(炙)1.5克主妊娠恶阻呕吐,不进饮食。
干姜一两(3g)、人参一两(3g)、半夏二两(6g)。温中散寒,化饮降逆。治妇人妊娠呕吐不止。临床只要辨证为寒饮中阻脾胃虚寒即可使用。不仅是妊娠恶阻,一般消化系统疾病如呕吐、腹痛、腹胀或眩晕伴有呕吐,
论曰:何以知妇人妊娠?脉平而虚者,乳子法也。《经》云:阴搏阳别,谓之有子。此是血气和调,阳施阴化也。诊其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少阴,心脉也,心主血脉。又,肾名胞门子户,尺中,肾脉也。尺中之脉按之不绝
戴复庵曰∶恶阻者,妇人有孕,恶心,阻其饮食是也。胎前恶阻,见食呕吐,喜酸物,多卧少起,俗名病鬼。盖其人宿有痰饮,血壅遏而不行,故饮随气上,停滞肝经。肝之味酸,则必喜啖酸物,金克木,以辛胜之,小半夏茯苓
陈良甫曰∶妊娠恶阻病,《产宝》谓之子病,巢氏《病源》谓之恶阻。由胃气怯弱,中脘停痰,脉息和顺,但肢体沉重,头眩,择食,唯嗜酸咸。甚者寒热呕吐,胸膈烦闷,半夏茯苓丸主之。
妊娠早期,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头晕厌食,甚则食人即吐者,称为“妊娠恶阻”,又称“妊娠呕吐”、“子病”、“病儿”、“阻病”等。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妊娠剧吐。恶阻是妊娠早期常见的病证之一,治疗及时,护理得法
妇人怀妊之后,恶心呕吐,思酸解渴,见食则憎,困倦欲卧,人以为妊娠之恶阻也,谁知肝血之太燥乎。夫肾一受精,则肾水生胎,不能分润于他脏,肝为肾之子,日食肾母之气,一旦无津液之养,则肝气燥而益急,火动而气乃
治妇人妊娠,恶阻呕吐,不下食汤方。青竹茹橘皮(各五两)生姜茯苓(各四两)半夏(五两汤洗)上五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不瘥频作。忌羊肉、饧、酢物等。(《外台治妊娠呕吐,不下食,橘皮汤方。橘
患者心中愦闷空烦,吐逆,恶闻食气,头眩体重,四肢百节,疼烦沉重,多卧少起,恶寒,汗出,疲极黄瘦。治用∶半夏生姜各三十铢干地黄茯苓各八十铢橘皮旋复花细辛人参芍药芎桔梗甘草各十二铢上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
《金匮要略》曰∶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于法六十日当有此证。设有医者治逆,却一月,加吐下者,则绝之。娄全善曰∶恶阻者,谓呕吐恶心,头眩恶食,择食是也。绝之者,谓绝止医治,
韦某,女,21岁,农民,1982年3月5日就诊。患者十多天前自觉恶心,不思饮食,未予注意。渐至食入即吐,不能进食。近两日气短,神疲,四肢无力.动则汗出;末次月经1月10日来潮,舌淡,苔薄白
李某某,女,25岁,赤脚医生。初诊1970年4月1日。怀孕二月,胸脘满闷,饮食减少,食后即吐,倦怠嗜卧,面色黄白,舌质淡润,苔薄白,脉象滑缓无力。此乃脾胃虚弱,
杨某某,女,22岁,1999年5月6日初诊。妊娠呕吐2月余。患者2月前因受孕45天后开始出现恶心呕吐,渐渐加重,现两月余呕甚不能进食,食则吐食,饮则吐饮,吐尽食物继吐涎痰,涎痰中带血丝,眩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