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痛(sciatica)不是一种特定疾病,而是因神经根受到压迫引起的一种沿着坐骨神经的通路传递,由腰骶部经臀部向下肢放射至小腿甚至足踝部的烧灼样、刀割样疼痛、麻木等临床症候群。
以滚、点为主,拿、搓为辅,配合被动运动部位为腰、臀及大小腿后外侧、足背的穴区
坐骨神经痛火针取穴昆仑、阿是穴操作方法昆仑以亳针刺法,寒湿及瘀血型用泻法,正气不足用补法,直刺0.5~0.8寸,留针30分钟病程较长及后期感觉障碍者,如伴麻木、冷痛、灼热感及肌肉萎缩等,以中粗火针局部点刺,不留针深度0.2~0.5寸。
患者自述两年前开始,左侧腰骶部向左腿后外侧,传至小腿及足背部,左下肢屈伸不利,步履艰难,活动后疼痛加重,左下肢殊冷,经医院诊断为坐骨神经痛,2年来四处求医,疗效甚微。诊察其脉沉细,舌体胖嫩,舌质淡,舌苔薄白。脉症合参参,证系风寒湿三邪杂至,合而成痹。
坐骨神经痛多因腰椎间盘突出,受寒或外伤而诱发,发病急骤,腰背部僵硬,疼痛常由腰骶部沿坐骨神经分布区域(臀部、大腿后侧及足背等)放射,呈持续性针刺样疼痛。
坐骨神经痛以疼痛放射至一侧或双侧臀部、大腿后侧为特征,是由于坐骨神经根受压所致。疼痛可以是锐痛,也可以是钝痛,有刺痛,也有灼痛,可以是间断的,也可以是持续的。通常只发生在身体一侧,可因咳嗽、喷嚏、弯腰、举重物而加重。根据是否由脊椎病变引起或坐骨神经本身病变引起疼痛,一般分为根性疼痛(继发性)和干性疼痛(原发性)2型。
坐骨神经痛是在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域的疼痛。表现为腰部、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及足背外侧疼痛。本病多发生于成年男性,起病多为急性或亚急性。本病属于中医学“痹证”、“腰腿痛”、“伤筋”等的范畴。多由正气不足,腠理不密,风寒湿邪乘虚侵袭,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蜈蚣3条,全蝎、蜣螂虫、穿山甲、廑虫各6克,红花、海风藤、络石藤、桂枝、威灵仙各15克,制川乌、制草乌、川芎各10克,片姜黄、乳香、没药各9克,白酒1000毫升。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活血化淤,搜风通络
当归三两(12g),桂枝(去皮)三两(9g),芍药三两(9g),细辛三两(9g),甘草(炙)二两,(6g),通草二两(6g),大枣(擘)二十五枚(8枚)。养血散寒,温经通脉。主厥阴伤寒,血脉凝涩,手足
芍药、甘草(炙)各四两(12g)。酸甘化阴,缓急止痛。治阴血不足,血行不畅,腿脚挛急或腹中疼痛。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足温者。现常用于治疗肌肉痉挛、老年腰腿痛、胃扭转、腹痛、消
桂枝四两(12克)、芍药三两(9克)、甘草二两(6克)、麻黄二两(6克)、知母三两(9克)、生姜五两(9克)、白术五两(9克)、防风四两(9克)、附子(炮)两枚(6克)。通阳行痹,祛风逐湿。主治肢节疼
秦艽3克、川芎6克、桃仁9克、红花9克、甘草6克、羌活3克、没药6克、当归9克、五灵脂(炒)6克、香附3克、牛膝9克、地龙(去土)6克活血祛瘀,祛风除湿,通痹止痛。主治气血痹阻肩痛,臂痛,腰痛,或周身
鹿筋、地龙、牛膝、枸杞子各50克,蜜酒1000毫升。补气养血,散寒通络。主治坐骨神经痛。
薏苡仁十五两,大附子十枚(炮)。胸痹缓急者,薏苡仁附子散主之。胸痹疼痛,拘急不舒,时缓时急,喜温喜按,口不渴,舌苔白,脉沉紧;寒湿痹证,腰膝重痛,筋脉拘急,屈伸不利,得热则减,遇寒则剧。现常用于阳虚阴
制川乌9g,制草乌9g,乌梢蛇9g,全蝎6g,蜈蚣2条,地龙9g,炙麻黄9g,桂枝12g,细辛6g,当归15g,独活15g,炙黄芪20g,川牛膝10g,木瓜20g,白芍30g,甘草6g。祛寒湿,通经络
土黄连(《广西中药志》),钻石黄、山黄连(《重庆草药》),鸡爪黄连、山黄芩(《湖南药物志》)。祛风,清热,除湿,化痰。治风热头痛,肺热咳嗽,湿热黄疸,风湿痹痛,火眼,疮疡,瘰疬。①《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多羽节肢蕨、地蜈蚣、搜山虎、爬地虎、过山龙活络止痛,消积滞,通大便。主治食积,胃痛,腹胀,便秘,风湿筋骨痛,坐骨神经痛,牙痛,头痛。
松根藤、大接筋藤、舒筋藤、牛挣藤、大松身舒筋活络,祛风止痛。用于风湿痹痛,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跌打损伤。
海风藤、地血香、梅花钻、大梅花钻、吹风散、大血藤、过山风、绣球香、通血香、过山龙藤、大饭团根、藤:祛风除湿,理气止痛,活血散淤。用于风湿筋骨疼痛,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急性胃肠炎,慢性胃炎,胃、十二指
雪冻花、雪花皮、对雪开、雪地开花、雪冬花、金腰带、铁牛皮、山棉皮、暖骨凤、红总管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咽炎,牙痛,乳腺癌初起,跌打损伤。
白克木舒筋活血,活络止痛。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
千斤拔、马尾叶、豹子眼睛花调经活血,舒筋活络,强筋壮骨。主治痨伤久咳,咽喉肿痛,腰痛,腰肌劳损,风湿瘫痪,坐骨神经痛,月经不调,宫塞不孕症。
补肺肾,祛风湿,活血通络。治虚劳喘咳,遗精早泄,失眠,头晕,高血压病,风湿性关节疼痛,小儿瘫痪。①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活血通络,解痉止痛。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跌打骨折,小儿
坐骨神经痛疼痛的部位有很多种,大多数是大腿外侧到脚部的抽痛或疼痛,这里所讨论的就是指大腿外侧到脚部的疼痛。一般的疼痛,从现代医学的诊断认为是神经痛,但从中医的诊断来看,则认为是经络痛,神经不过让人能够
坐骨神经痛是指在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的疼痛,可由多种病因引起。1.主证:一侧腰腿部阵发性或持续性疼痛。主要是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或外侧及足部发生烧灼样或针刺样疼痛,行动时加重。直腿抬离试验阳性。2
李××,男,4J6岁。铁道部某厂干部。【病史】1974年底,腰臀部痛引双下肢,左侧为甚,行动日益困难。××职工医院诊断为风湿性坐骨神经痛。经针灸、中西药治疗,其效不显。遂发展至下肢难以行动,生活不能自
李××,男,4J6岁。铁道部某厂干部。【病史】1974年底,腰臀部痛引双下肢,左侧为甚,行动日益困难。××职工医院诊断为风湿性坐骨神经痛。经针灸、中西药治疗,其效不显。遂发展至下肢难以行动,生活不能自
【概述】坐骨神经痛系一种临床综合征,是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内的疼痛。按其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坐骨神经痛是坐骨神经本身发生的病变,多为坐骨神经炎,常同受寒、感染有关。继发性坐骨神经痛是
坐骨神经痛是指在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内,自臀部沿大腿后面、小腿后外侧向脚外侧面放射的疼痛综合症。本病是一组临床比较常见的综合症,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按照受损部位又可分为干性或根性坐骨神经痛二种,
郝×,男,70岁。四川某图书馆干部。【病史】曾有风湿性关节痛史。1973年冬,臀部及右腿冷痛难忍,不能坚持工作。经××医院检查,诊为“坐骨神经痛”。于1974年3月中旬来诊。【初诊】少腹及下肢发凉,膝
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内的疼痛综合证。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由于感染、受寒及中毒等直接损害坐骨神经而致,临床较少见。后者由于神经通路附近组织病变对坐骨神经产生刺激、压迫、粘连或破坏所
马钱子(砂烫)、红花、乳香(醋制)、没药(醋制)、地龙、防己、香加皮、骨碎补(砂烫)。舒筋通络,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用于寒湿瘀血阻络所致的痹症,症见:关节筋肉疼痛肿胀,遇寒遇劳加重,甚者麻木,活动屈伸
牛大力 两面针 七叶莲 半枫荷 黑老虎根 豺皮樟 路路通 血风根 香加皮 虎杖 千斤拔 毛冬青 鸡血藤驱风去湿,活血通络,壮腰健膝。用于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坐骨神经痛,四肢酸痹及
野木瓜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风湿骨痛,神经性头痛,神经根炎,关节痛,肿瘤疼痛,外伤和术后止痛等
本品为野木瓜经提取制成的灭菌水溶液。祛风止痛,舒筋活络。用于风邪阻络型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
当归 槲寄生舒筋活络,祛风湿,镇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肥大性脊椎炎,腰膝劳损,腰腿痛,痛经,坐骨神经痛,神经性头痛。
生草乌 生川乌 何首乌 附子(附片) 生白附子 乳香 冰糖 鲜猪蹄祛寒除湿,祛风通络,活血止痛.强筋健骨。用于风寒湿邪、风痰、淤血引起的风湿麻木、骨节肿痛、腰腿疼痛、四肢瘫痪、陈伤劳损、中风偏瘫、口眼
白芷 草乌 独活 续断 牛膝 三七 防风 威灵仙 秦艽 川加皮 防己 海风藤 杜仲 土萆解 何首乌 桑寄生 当归 骨碎补 红花 千年健 赤芍 桂枝 扑热息痛舒筋活络,祛瘀止痛,活血驱风。用于风湿性关节
黄瑞香,辅料为:氢氧化钠、苯甲醇。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散寒止痛。用于风寒湿邪浸袭而致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疼痛及坐骨神经痛等病症。
涉及腰腿痛、坐骨神经痛的处方用穴共130多个,计1268穴次,其中最高频次的15个穴位,依次是环跳穴、阳陵泉穴、委中穴、承山穴、昆仑穴、秩边穴、悬钟穴、殷门穴、肾俞穴、大肠俞穴、风市穴、承扶穴、
如坐骨神经炎、腰椎间盘突出、椎管内肿瘤、子宫附件炎、糖尿病等。
1.多食“两素”,即维生素和纤维素,尤其是B族维生素,它是神经代谢非常重要的物质。维生素C、维生素D等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有些脂溶性维生素易引起缺乏,所以应适当吃些牛奶、粗米、粗面、胡萝上、新鲜
1.在患者的整个腰部连续猛喷酒,连续用两手掌交替旋摩,手法自然轻缓,约3分钟,然后再连续喷酒,根据患者自述疼痛部位,以轻,重,缓,急的手法反复用拇指按揉,约10分钟。2.在患者大腿前侧和小腿前侧连续猛
第一个是坐骨神经元,坐骨神经元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主要是因为各种原因,包括感染及全身性疾病发生,造成的坐骨神经以疼痛为主的一种炎性表现。第二点是继发性坐骨神经痛,继发性坐骨神经痛需要鉴别的是腰椎间盘突出
坐骨神经痛的治疗要注意以下四点第一是积极找寻找坐骨神经痛的原因,然后加以对症治疗,在没有找到原因之前不建议做理疗。第二一般性治疗,包括卧床休息,卧那种比较硬的床,休息时间最好是一周以上,期间能不活动尽
坐骨神经痛一般会引起以下六个症状第一个是疼痛,这个疼痛主要是沿着坐骨神经的分布区,包括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和足底和足的外侧。第二个是肌肉的力量减退,甚至有些会造成肌肉的萎缩。第三个是沿着坐骨神经的走形
经常进行适量的拉筋运动,能增强肌腱柔韧度及肌肉力量,帮助支撑脊椎。运动应由平时做起,不要勉强自己一次做得太多,宜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慢慢达成目标。当然,姿势正确很重要,做任何拉筋动作时,倘若感到痛楚,
石某,男,40岁,长沙市人。初诊(2005-07-06):诉右侧腰腿疼痛。诊见腰痛,右臀连及右腿外侧部疼痛,病已2年不愈。CT示腰椎间盘突出伴坐骨神经痛。舌苔薄黄腻,脉弦数。
莫某,男,34岁,1986年8日21日入院。患坐骨神经痛已三年余,多次住院治疗,顽固不愈。刻见表情痛苦,执杖行走,步履艰难。诉右腰臀部疼痛,向下放射至右踝部,向前弯腰和行走时疼痛加剧,伴有
黄某,男,46岁。腰股酸痛连及右下肢痛胀酸麻2月余。曾被诊为“坐骨神经痛”,服用镇痛西药未效。刻诊:腰股酸痛延及右下肢痛胀酸麻,遇劳或感寒则疼痛加剧,痛如刀割针刺,下肢屈伸不利,不能行走久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