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君子汤,中医方剂学。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补益剂。具有益气健脾之功效。主治脾胃气虚证。症见面色萎黄,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数。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属脾胃气虚者。
该患者有外感寒邪史,咽凉咽痒,痰多,为风邪夹寒上袭肺窍所致;从痰的量、色、质可以看出是湿痰阻肺,因脾虚不运,水湿内停,聚而为痰,上犯于肺所致。久咳导致肾气不足则遗尿。从舌苔可以看出有寒湿郁而微化热的倾向,但是脉沉细紧仍主里虚寒证。该病是先外感,因治疗不当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转为内伤咳嗽。
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一定要从肝胆胃入手,不能只盯着胃。虽然大柴胡汤合四君子汤是基本方,但是临床用药要灵活加减,比如患者中焦虚寒明显,可以香砂六君子汤代替四君子汤,大柴胡汤可以酌情减轻苦寒药物的量;如果患者中焦湿热明显,可以加大清热燥湿药物,如大黄、黄连、蒲公英等;如果患者食积明显,可以加重消积化食的药物如山楂、麦芽、神曲等。
本案患者平素体质虚弱,加之久病不愈,营养不充,体虚不能抗邪。明·绮石的《理虚元鉴》曰“或贫贱而窘迫难堪,皆能乱人情志,伤人气血。”明·徐春甫说:“凡人平素保养元气,爱惜精血,痨不可得而传。”均指出正虚不足之人最易感染成疾。
本例患者,有常年便秘病史,此次就诊已多天不行大便,伴质干、排便无力为主症,加上口干及舌脉表现,诊断为:便秘,证属肠道津亏型。故选用增液承气汤和四君子汤为基础方加减而成,增液汤补肾滋阴,以壮水行舟;四君子汤健脾益气,并结合适量疏肝理气药,以利于大便排出;故润肠通便、理气消胀作用明显。
患者脾胃久病,后天亏损而虚寒内生;胃为多气多血之腑,脾气亏虚日久而血行不畅,胃痛久病入络;瘀血阻滞胃络,进而影响肝肺气机。本证属本虚标实,脾胃虚寒为本、气滞瘀血为标,方以四君子汤加味。
处方中以四君子汤合泻心汤为主方,理气健脾,散结除痞,攻补兼施,祛邪而不伤正,用药思维丰富。专病专药思维:木蝴蝶,味微苦,性微寒,具有敛疮生肌,善治口腔黏膜溃疡疮疡久溃不敛。药对思维:厚朴、枳壳合用,厚朴气药也,温而能散,消胃中之实也;枳壳破心下坚痞,利胸中气,二药合用下气散痞,宽中行气。
台党参5钱,生何首乌4钱,怀山药4钱,甘草1钱,金银花2钱,冬桑叶2钱,云茯苓3钱。主治各种喉症。
人参(去芦)、甘草(炙)、茯苓(去皮)、白术各等分。益气健脾。治营卫气虚,脏腑怯弱,面色咣白,四肢无力,心腹胀满,全不思食,肠鸣泄泻,呕哕吐逆,舌质淡,苔薄白,脉虚无力。常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
四君子汤加川乌(生)少许,全蝎(焙)少许。小儿慢惊。
干姜、附子、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寒气霍乱;半产,身热面赤,脉沉而细。
人参 茯苓 白术 甘草(炙)黄芪 白扁豆(蒸)各等分补脾益气。治痔血已久,脾胃气虚,面色萎黄,心悸耳鸣,脚弱气乏,口淡,食不知味。
人参、炙甘草、茯苓、白术各等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方方之四君子汤功能甘温益气,健脾养胃。主治荣卫气虚,脏腑怯弱,心腹胀满,不思饮食,肠鸣泄泻,呕哕吐逆。
四君子汤加黄芪、白扁豆。五痔下血。
四君子汤加砂仁、木香。中恶腹胀,服药吐下者。
(助阳)四君子汤(《局方》)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人参、白术、茯苓各二钱,甘草一钱,气味中和,故名君子。)益以夏陈(半夏、陈皮)名六君(子汤),祛痰补气阳虚弭。(二陈除痰,四君补气,脾弱阳虚宜之。
四君子汤(《局方》)(治胃气虚弱,饮食不思,倦怠少食。)人参(一钱至三钱) 白术(炒黄,一钱至二钱) 茯苓(一钱至钱半) 甘草(炙,六分至一钱)(上四味,水煎空心温服。按:四君子乃胃家气分之专药,胃气
补气,和胃,进食。白术(去梗,米泔浸,切,土炒,用白者)人参(去芦)白茯苓(去皮)甘草(炙。各等)水煎,温服。
治面色萎白,言语轻微,四肢无力,脉来虚弱者。若内热或饮食难化酸,乃属虚火,须加干姜。
治一切阳虚气弱,脾衰肺损,面色枯白,饮食少思,四肢无力,体瘦面黄,皮聚毛落,脉来细软。人参白术(土炒)茯苓(各二钱)甘草(一钱,炙)姜枣水煎服。脾者,万物之母也。肺者,气之母也。脾胃一虚,肺气先绝,脾
治面色痿白,言语轻微,四肢无力,脉来虚弱者。若内热,或饮食难化作酸,乃属虚火,须加炮姜。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各二钱水煎,加姜、枣。加陈皮,为五味异功散。加陈皮、半夏,为六君子汤。张路玉曰:气虚者补之
〔组成〕人参(12克)炙甘草(5克)茯苓(9克)白术(12克)各等分〔煎服法〕上药研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不拘时服。(近代用法:用饮片,水煎服;或为丸剂,开水送服二、三钱。〔讲解〕本方是
治男子、妇人、小儿诸症,不问外感风寒,内伤生冷,咳嗽,潮热往来,脾胃泄泻,四时感冒,不问远年近日,一切治之。(据拯急及享和本补。)人参(去芦,五钱)白茯(去皮,一两)浙术(一两)甘草(三钱五分)上依此
李某某,男,45岁。2020年5月16日初诊。患者反复浮肿半年,加重1周。近半年反复出现双下肢轻度水肿,劳累后加重,未予重视。近1周水肿较前加重,遂来诊。刻下症见:双下肢水肿,身体困重,下
梁某,女,5岁。2021年5月14日初诊。主诉(代述):反复咳嗽3月余,加重1个月。患儿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家长未予重视,1个月前进食生冷之品后咳嗽加重。患儿平素体弱,易于出汗。既
患者,男,44岁,2003年4月7日诊。口腔溃疡反复发作10年,加重1周。1周来舌面、口唇黏膜多处溃疡,疼痛难忍,疮面红肿,覆盖白膜,伴胃胀满不适,纳差,大便质可,日1次,但有排便不尽感。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