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肺气面目四肢浮肿。其候咳嗽胀满。状如水气。盖肺主气。气为阳。阳体轻虚。为寒所折。攻发于外。散于皮肤。气逆浮肿。内经论久嗽不止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饮食。此皆寒聚于胃关于肺。使人痰饮结聚。多涕唾。而面目浮肿气逆也。
方
泽漆散
(出圣惠方)
治肺气壅盛。攻头目四肢浮肿。胸膈痰逆不下食。
泽漆(一两)羌活(三分)杏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旋复花(三分)贝母(一两炮令微黄)半夏(二两汤浸七次去滑)猪苓(一两去黑皮)前胡(三分去芦头)大腹皮(三分锉)汉防己(一两)桑根白皮(三分锉)甜葶苈(一两隔纸炒令紫色)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干)上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
郁李仁汤
(出圣惠方)
治肺气面目浮肿。咳嗽烦热。心腹壅滞。胸膈气促。
郁李仁(汤浸去皮尖炒二两)赤茯苓(去黑皮)贝母(炒)防己商陆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紫苏茎叶木香桑根白皮(锉)陈橘皮(汤浸去白焙)槟榔(锉各一两)上捣筛。每服四钱。水一大盏。入生姜一片。大枣三枚。煎至七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忌生冷、鸡、鱼、蒜。
大腹皮散治肺脏气壅滞。关膈不通。四肢浮肿。喘息促急。坐卧不得。
大腹皮(三分锉)汉防己(半两)桑白皮(三分锉)木通(三分锉)赤茯苓(一两)郁李仁(一两汤浸去皮尖令微炒)甜葶苈(一两半隔纸炒)泽漆(三分)桂心(半两锉)百合(三分)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上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
煎
赤茯苓散
(出圣惠方)
治肺气攻注四肢。遍身虚肿。按之没指。心腹气滞。大
小便涩。状如赤茯苓(一两)汉防己(一两)川大黄(一两半锉碎微炒)槟榔(三分)柴胡(一两去苗)紫苏茎叶(三分)桑白皮(一两锉)甜葶苈(三分隔纸炒令紫色)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
杏仁散治肺脏积壅。气滞不通。痞把上焦。忽背上心前有一处疼痛。背膊劳倦。
面目浮肿杏仁葶苈(隔纸炒)马兜铃柴胡(去苗)麻黄(去根节煮去沫)射干贝母(去心各一分)皂荚(半两烧存性)甘草(炙一钱半)上为末。每服二钱。食后。以绵裹含化咽津。
马兜铃散
(出圣惠方)
治肺气咳嗽。喘急烦闷。面目浮肿。
马兜铃(一两)桑根白皮(一两锉)汉防己(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天门冬(三分去(三分)上为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陈橘皮散
(出圣惠方)
治肺气攻四肢。肿满疼痛。
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射干(三分)汉防己(半两)赤茯苓(一两)大腹皮(一两锉)泽泻(三分)泽漆(半两)桑根白皮(三分锉)上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方剂汇www.fane8.com]。
入黑豆五十粒。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
汉防己丸
(出圣惠方)
治肺脏气壅。面目四肢浮肿。喘促咳嗽。胸膈满闷烦
热。
汉防己(一两)商陆(一两)麻黄(一两去根节)赤茯苓(一两)桑根白皮(一两半锉)甜葶苈(一两隔纸炒令紫色)蛤蚧(一对头尾全者涂酥炙微黄)杏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上为末。炼蜜和丸。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生姜汤下二十丸。粥饮下亦得。
葶苈丸
(出圣惠方)
治肺气喘促烦热。面目浮肿。大肠不利。
甜葶苈(一两炒紫色隔纸)杏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令微黄)马兜铃(一两)汉防己(一两)郁李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微炒)皂荚(无蛀者入小便浸二宿后去黑皮涂酥炙焦黄捣末一两)鸡子黄(五枚泻纸上焙干为末)上为末。煮枣肉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生姜汤下二十丸。
大黄葶苈丸
(出圣惠方)
治肺气咳嗽。头目虚肿。大便秘涩。
甘草(煨令微黄半两)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甜葶苈(半两隔纸炒紫)前胡(三分去芦头)巴豆(一两研纸裹压去油)上为末。炼蜜和捣三百杵。丸如绿豆大。每服空心以粥汤下三丸。
葶苈丸
(出圣惠方)
治肺气咳嗽。面目虚肿。大便秘涩。
甜葶苈(隔纸炒二两)郁李仁(去皮炒二两)防己(半两)桑根白皮(锉炒二两)上为末。煮枣肉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生姜汤下。不计时候。
葶苈丸治肺气喘息。面目浮肿。
葶苈子(隔纸炒)陈橘皮(汤浸去白)柴胡(去苗)枣肉(研各一两)上先捣前三味细罗为末。炼蜜以枣肉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煎杏仁汤下二十丸。日二。
马兜铃汤治肺脏虚实不调。痰滞咳嗽。面目浮肿。颊赤虚烦。
马兜铃麻黄(去节)五味子(炒)甘草(炙各一两)上捣筛。每服三钱。水一盏。入沙糖少许。同煎至六分。食后临卧去滓温服。
独圣饼治肺喘嗽。面肿。四肢浮。
蛤蚧(一对雌雄头尾全者净洗可用法酒和蜜涂炙熟)人参(紫团参一株如人形者良)上捣罗为末。熔蜡四两滤去滓。和药末作六饼子。每服空心用糯作薄粥一盏。投药一饼。趁熟细细呷之。
泻白散
(出杨氏家藏方)
治肺气上奔咽膈。胸膈隘满。喘急不止。甚者头面浮
肿。腹胀小便桑白皮紫苏叶人参(去芦头)汉防己甜葶苈(微炒)半夏(汤浸七次)麻黄(去根节以上七味各一两)甘草(半两炙)陈橘皮(去白二分)吴茱萸(汤浸七次焙干三分)上件
皂荚丸治肺气喘急。面目浮肿。
皂荚(如猪牙者去黑皮涂酥炙)防己(各一两)葶苈(隔纸微炒一分)上为末。
用枣肉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煎桑根白皮汤下。不拘时。
主肺气上逆急喘无度。面肿唇焦方。
发汗解表,散寒除湿。治外感寒湿,恶寒发热,身体烦疼,无汗不渴,苔白腻,脉浮紧者。现常用于治疗急性关节偻麻质斯,妊娠肾炎浮肿,流感性急性肾炎,喘咳浮肿,浮肿脚气,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荨麻疹,小
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用于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筋骨疼痛,腰肢酸痛。
清热燥湿。主治湿热下注,筋骨疼痛,两足痿软无力,或足膝红肿热痛,或湿热带下;或下部湿疮,湿疹,小便短黄,舌苔黄腻。
益气安神。用于病后或年老体弱心脾两虚所致的神倦乏力,睡眠不安,食欲不振,动则汗出,心悸。
温阳化气,利湿行水。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腹胀,呕逆泄泻,渴不思饮。
调气健脾,清热利胆,活血化瘀。用于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属湿热内蕴、肝郁脾虚、气虚血瘀证者,对急性肝炎属此证者亦有一定疗效。
清热通淋,消炎止痛。用于淋病,睾丸肿大,膀胱炎,腰痛。
滋阴清热,补肾益肺。用于肺肾两亏所致的虚劳咳嗽,潮热骨蒸,盗汗,腰膝酸软。
1、治疗糖尿病:每次服用六味地黄丸9克,每日服2-3次,治疗轻(中)型糖尿病效果良好,对重型糖尿病也有一定疗效。2、消除肾炎蛋白尿:急性肾炎患者,经治疗水肿消失,但尿蛋白仍存在,每次服用六味地黄丸6-
荠菜在炒食之前最好进行焯水处理,在焯水时放少量的食盐和食用油能很好的去除其苦味成分,又能增加荠菜的嫩绿颜色。荠菜和豆腐一起煮之后其苦味会大大的下降,适合食用。
有一定的用处。一般新房装修或新家具中都会有一些甲醛的存在,这种物质对人体的危害极大,而开窗通风可以使室内空气流通,促进甲醛的排散;而在室内加几台风扇,更是可以加速空气的流通性,有助于甲醛尽快排出室外,
根据过敏程度而定。1.打完新冠疫苗之后接种部位如果出现了红疹等过敏现象的话,这是正常的,属于接种新冠疫苗后的正常反应,一般2-3天左右症状即可自行消失,无需处理。且仍然可以按时接种第二针疫苗,只要下一
建议吃300-500克左右。虽然茼蒿的营养价值很高,但是任何食物吃多了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从中医的角度上来看,茼蒿的性质偏寒性,食用后会对人体的脾胃造成一定的刺激,所以茼蒿也是不能多吃的
车厘子中含有较多水分,相对会很不耐储存,如果用药水浸泡的话,反而会降低车厘子的保存时间,进而不利于存放,所以不会有商家用药水浸泡车厘子。而买回来的车厘子带有一股药水味,那是因为车厘子在泡沫箱这种潮湿封
陈皮泡水苦是因为果皮中含有一种一种柠檬苷和苦味素组成的类柠檬苦素,具有刺激性和苦味,一般陈皮的浸泡时间越长,苦味物质析出的也就越多。所以如果陈皮泡水出现苦味的时间可以先将陈皮捞出,不然继续浸泡,然后在
可以吃。生活中很多人觉得高血压的人是不适宜食用三七粉的,但其实高血压患者可以吃三七粉,但要注意食用量,不能吃的过多。一般建议口服一天量控制在4-10克即可,因为三七粉具有一定的止血活血化瘀、消肿定痛、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