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论)夫心属火。主于血。血实则生热。风邪搏于阳经。伤于血脉。荣气不行。心脏壅滞。邪热之
方
龙齿散
(出圣惠方)
治心脏风热。心神恍惚。烦躁多惊。不得眠卧。
龙齿(细研)甘草(炙微赤锉)甘菊花(各半两)朱砂(细研如粉)犀角屑防风(去芦头)头)天麻一(分)钱细研
朱砂丸
(出圣惠方)
治心脏风热。多惊恍惚。烦躁语涩。
朱砂(细研水飞过)龙齿(细研)天竺黄(细研)马牙硝犀角屑人参(去芦头)茯神牛黄(细研银箔(各一百片细以荆
犀角散
(出圣惠方)
治心脏久积风热。脏腑壅滞。口干舌缩。神思不安。
犀角屑朱砂(细研如粉)防风(去芦头)细辛天竺黄(细研)茯神龙脑〔细研各一(炒)槟榔(各一两钱细研)上为细散。入研了药
铁粉散
(出圣惠方)
治心脏风热。头痛面赤。心烦时多惊恐。精神错乱。
铁粉(细研)龙齿(细研)琥珀(细研如粉)犀角屑赤茯苓子芩石膏露峰房(微炙半两)金箔(五十时。以薄荷汤。调下一
升麻散
(出圣惠方)
治心脏风热。心烦舌涩。口干语错。
川升麻犀角屑龙胆(去芦头)羌活葛根(锉)甘草(炙微赤锉)防风(去芦头各半两)一中盏。
入生
牛黄丸
(出圣惠方)
治心脏风热。胸中烦懑。神思不安。宜服之。
牛黄(细研如粉)甘草(炙微赤锉各一分)朱砂(细研如粉)麦门冬(去心焙)远志(去心龙脑(一钱时。以
牛黄散
(出圣惠方)
治心脏风热。口干舌涩[方剂汇www.fane8.com]。心神烦闷。宜服之。
牛黄(细研)犀角屑川升麻铅霜(细研各半两)玄明粉甘草(炙微赤锉各三钱)上为
气针丸
(出经验方)
治久积风热。疏利滞气。宽胸膈。止刺痛。
木香青皮(去白)大黄(炮)槟榔(各一两)黑牵牛(头末一两半)上为末。
炼蜜丸。如
治心热口干
(本草)
以砂糖食之。
利五脏
(本草)
去心脏风热
(本草)
以薄荷杵汁服。
除心肺风热毒热壅闭不通口疮烦闷
(本草)
以蜀升麻。水煎服。
下心肺五脏热毒瓦斯
(本草)
以苦竹根。细锉一片。水五升。煮取汁一升。分
三服。
疗心热
(本草)以紫花梨。绞汁饮之。昔唐武宗有此疾。百医不效。青城山邢道人。以此梨绞汁而进。
帝疾
治疏道五脏风热壅
(本草)用皂荚子炒。舂去赤皮。取仁。将汤浸软。煮熟。以糖渍之食。
去五脏风取麻汁。煮粥食之。
(《宝鉴》)石膏散治风热头疼。川芎白芷石膏(等分,为末)每服四钱,茶清调下。(《玉机》)川芎散治风热头痛不清,及目病。川芎羌活防风藁本升麻甘草(各一钱)黄芩(炒)黄连(酒炒。各四钱)生地黄(二钱)柴胡
苍术(一钱五分)防风(一钱)蝉蜕(一钱)川芎(五钱)僵蚕(五分)陈皮(五分)白茯苓(五分)瓜蒌仁(五分)黄芩(三分)细辛(三分)荆芥(一钱)上水二钟煎至七分,食前服。
夫小儿心肺壅滞,内有积热,因其解脱,风邪伤于皮毛,入于脏腑,则令恶风壮热,胸膈烦闷,目涩多渴,故曰风热也。治小儿风热,心膈烦闷,身体壮热,嗜睡多渴,羚羊角散方。羚羊角屑 麦门冬去心 甘草炙微赤,剉,以
联合报一九八九年一月四日生活版:“为什么?家长老师请注意,癌症,悄悄的走进了校园,学生因癌症死亡有突增趋势——台湾人寿学生保险,癌症一九八七年度死亡一七五人,一九八八年度二四五人。”没有保险的婴幼儿,
防风通圣散去朴硝麻黄加人参寒水石甘菊砂仁上为末水煎按此乃通圣散加减药法刘张此等方极多兹不详录
诸风∶风本生热,以热为本,风为标,言风者,即风热病也。诸热∶热甚而生风,或热微风甚,即兼治风热,或风微热甚,但治其热,即风自消也。诸湿∶湿本土气,火热能生土湿,故夏热则万物湿润,秋凉则湿复燥干也。湿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于慢性肺组织疾患所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引起右心室肥厚、扩大、甚至右心哀竭的心脏病。根据国内近年的统计,肺心病平均患病率为0.46%,患病年龄多在40
风热赤眼是指外感风热而突然发病,以白睛红赤热痛为特征的眼病(图24)。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夏秋季节为多。若病情加重,每可导致黑睛生翳。本病名见于《圣惠方》。古医书中有“风火眼”、“风火赤眼”等名称。天
妇人冲任不和,血海虚冷,经候不通,结成坚块,时作腹痛。
头风。
解表清热,祛暑化湿。主治感冒风热证兼夹暑湿证,症见:身热较著、微恶风、头身痛、鼻塞流涕、咳嗽咳痰、咽燥咽痛、汗泄不畅、口渴欲饮、乏力及舌边尖红、苔微黄等。
治胆虚常多畏恐,不能独卧,头目不利。
行气解郁,清心除烦,交通阴阳。主治由于情志失调导致的以气机不畅,阴阳失调为病机的多种疾病,尤其是七情为病,病位深,症状错综复杂者;或辨证无从下手,无证可辨等复杂病症,均可获良效。
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用于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清热利湿、祛风止痒。主治急性湿疹(湿热型)。
补气活血,祛瘀通络。初得半身不遂,依本方加防风3克,服四五剂后去之;如已病三两个月,前医遵古方用寒凉药过多,加附子12~15克;如用散风药过多,加党参10~15克。主中风后遗症。正气亏虚,脉络瘀阻,半
风热喉痹是指由风热邪毒侵袭,肺胃有热而致的咽喉疾病。以咽部红肿痛为其主要症状,与西医的急性咽炎相类似。本病以秋冬春季为多见,并发症有耳胀、耳闭、脓耳、伤风、急喉瘖、鼻渊、咳喘。 1、初起咽部微痛,干燥灼热感,咽痒咳嗽,吞咽不利,逐渐肿痛加剧,痰涎多,咽喉梗塞感,吞咽难,可伴有发热、恶寒、咳嗽、便秘、舌质红、苔黄或白、脉数等全身症状。 2、检查见喉关周围及喉底部红肿,悬雍垂肿胀,咽后壁淋巴滤泡肿大,
温胆汤加瓜蒌、薤白,对痰热浊邪阻痹阳气所致的胸闷胀痛、痛彻肩背、不能安卧等,疗效良好,但胸痹心痛仅理气活血是不够的,因为胸痹患者大多肥胖,肥者多痰,故应加川贝母、胆南星以化痰。诸药相伍,故能获得良好的疗效。
本方适用于感冒、咳嗽证见发热、鼻塞流涕、咳痰黏稠,咽红、舌红苔薄黄、脉浮数者。高热加栀子、黄芩清热;咳嗽重者,痰稠色黄加桑叶、瓜蒌、黛蛤散,宣肺止咳祛痰;咽红加蝉蜕、玄参,清热利咽;大便秘结者,加枳实、大黄通腑泻热。
蒙医药六基症理论为“赫依、希拉、巴达干、楚斯、黄水、黏虫”。蒙医理论将疾病的性质归纳为寒热两种,将发病部位归纳为脏腑、黑脉、白脉、五官等。蒙医理论明确指出,发病本身的内在条件是指三根七素,即内因;致病因素指外界因素,即外因。
患儿4岁,发热1天,体温37.3℃,伴流涕、轻微咳嗽,无咳痰,双扁桃体无肿大,食欲差,大便3天未解,小便黄,舌尖红,苔白中厚,脉数。听诊双肺唿吸音稍粗。诊断:感冒夹积。辨证:食积兼受风热之邪。治以解表清热,佐以消积。方用桑菊饮加减。方药:桑叶6g,菊花6g,防风5g,紫苏5g,桔梗5g,黄芩5g,神曲10g,枳实8g,牛蒡子5g,蝉蜕3g,石膏12g,芦根10g。3剂,水煎服,日服2次。
荨麻疹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由过敏引起的皮肤病,骤然发疹,瘙痒剧烈,皮肤以红斑、风团为主要表现。本病属中医学瘾疹、风疹块等范畴。《诸病源候论·风癗候》曰:“夫人阳气外虚则多汗,汗出当风,风气搏于肌肉与热气并则生癗。状如麻豆,甚则渐大,搔之成疮。”瘾疹病因比较复杂,病机变化多快。
1、确定感冒类型再治疗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在治疗方法上是不一样的,如果是风寒感冒,却用治风热的方法,那就只会越来越糟。所以为了避免风寒感冒转成风热感冒,一定要根据现有的症状先确定自己是得了什么类型的感冒
有一定的好处。藏红花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作用,对于心肌供血不足,心血管淤堵的现象具有一定的调理作用,同时藏红花萃取物对呼吸有兴奋作用,在常压缺氧的条件下,可增强细胞内的氧代谢功能,提高心脏的耐缺氧能
板蓝根治风热感冒最有效板蓝根苦、寒,归心、胃经。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作用,适用于温疫时毒,发热咽痛,温毒发斑,痄腮,烂喉丹痧,大头瘟疫,丹毒,痈肿病症的治疗,日常用于对因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热重、恶寒轻
可以吃。三七具有止血、散瘀、定痛等效果,能帮助扩张血管,常被用来预防和治疗高血脂,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脑血管疾病,所以心脏病患者是可以吃三七粉的,而且三七粉对心脏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1.注意用量西洋参性凉,长期过量服用可能会出现畏寒、肢体发冷、腹痛腹泻等症状,并且西洋参是一味药材,不宜天天服用。2.禁忌喝茶茶叶中含有较多的鞣酸,鞣酸有吸附作用,会破坏西洋参中的有效成分,建议服用西
会伤害。一般来说,酸枣仁是一种味甘、酸,性平,归肝、胆、心经,有养心补肝、宁心安神、敛汗、生津等功效的药材,服用后对心脏健康是有一定好处的。但经实验证明,酸枣仁大剂量使用的话,可引起毒性反应,因此酸枣
有一定影响天麻含多种有效成分,如天麻素、天麻多糖、香草醇、天麻苷元等,有抗心肌缺血和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天麻可以防治心血管疾病,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心脏不适症状,心脏不好的人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川芎在一种性温味辛、温,归肝、胆、心包经,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功效的中药材,主治心脉瘀阻之胸痹心痛、肝郁气滞之胁肋胀痛、肝血瘀阻之胸胁刺痛、瘀血阻滞之跌仆损伤等病症,因此川芎对一些心脏病是有医疗作用的
张某某,女,60岁。2013年7月16日初诊。心慌胸闷气短时轻时重10年。既往有心痹宿疾(“风湿性心脏病”史)。近10年来反复心慌胸闷气短,曾住我院,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病变、心
孙某某,女,64岁。2002年7月29日初诊。患者因“持续性胸闷气喘2月余”于2002年6月7日入住江苏省人民医院胸外科,入院时T37°C,P100次/min,R22次/min,BP145
某患者,女,48岁。病史及医案:胸闷、汗出2个月。胸闷,憋气,心悸,汗出,口干,夜间尤甚,自觉眼干,口干,饮食可,睡眠差,夜尿频,大便正常。舌质暗,边有齿痕,舌苔白干,脉沉细。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