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太太(五十九岁,六月二十九日) 肝升太过,胃降不及,平素操劳,肝胃两虚,肝胆气火偏旺,气滞不和,又加感受暑风,自肺胃扰动肝阳,肝胃气失通调,脘痛胁胀,身热烦渴,口干呕吐,骨络烦疼,眠食欠安,《内经》谓∶阴气先伤,阳气独发,疟自阴来者,谓之瘅疟。又云∶厥阴之为病苦寒热是也。脉弦滑数兼见尺部濡数,舌苔黄糙少润,脉证互参切忌怒,怒则气逆阳升,防有肝厥之虞,治宜清解暑热,两和肝胃法[方剂汇www.fane8.com],冀其退机。另纸录方请正。
连翘 青蒿 东白芍 川郁金 车前草 银花露 地骨皮 朱茯神 玫瑰花 鲜金斛 淡鳖甲 纯嫩钩 薄橘红
陈少云(五十二岁,南浔,三月二日) 肝阴素本不足,肝胆气火偏旺,操劳动肝,肝木与心火相为煽动,肝与胃脏腑相对,一胜一负,肝善升而胃少降,激动肝中湿浊,痰饮加以食滞壅遏,府气始起,寒热脘闷,继则左胁引痛,咳嗽身热,骨络烦疼,大便秘结,此病本在肝胃,而标在肺经,所谓厥阴之为病苦寒热是也。脉气六阳,按左弦数而濡,右寸关弦滑数,兼见舌苔黄腻尖边红。治宜清热豁痰平肝降气。附方请高明政之。
西秦艽 青蒿子 赤苓 玫瑰花(二分挫末再研极细分冲) 淡鳖甲 地骨皮 方通草 东白芍 半贝丸 银胡 金扁斛 丝瓜络 枷楠香
甲申季夏姜子社续弦少妇病潮热喘嗽.经水涩少.每郁即见膈胀拒.食遇啖辛热.咯血口干.脉弦滑微数.姜以为瘵.余曰.甫笄阴血未充.五火易动.因循不治.亦能成瘵.投以六味地黄加炙草黄芩麦冬知母阿胶为丸.服月余
光绪三十四年八月二十九日。臣施焕请得皇太后脉左关弦而带大,右关弦劲中仍有滑象,寸尺平。滑即胃脘饮邪,大乃肝经微风。证全现于关脉,应从肝脾胃三经调起。肝宜疏,脾宜健,胃宜和,总三经以求法,应从调气和中内
胸腹、胁肋、胃脘诸痛,古人立九痛之名,其要不外寒热、虚实、气血、痰食、虫之因。惟寒能凝结,热能消烁,寒甚厥逆上冲,热甚熏灼上炎,必使寒热平调,脏腑自能通畅,何有于痛哉。其间夹杂各症,总不越寒热之纲领,
香附子(炒)五两乌药(炮)二两共研细末,水醋煮蒸饼和丸梧子大,每服二、三钱,白汤下。
使用和法治疗肝气犯胃,叫做“调和肝胃”。肝胃不和的表现,是胁肋胀痛。脘部胀闷疼痛,饮食减少,嗳气吞酸,呕吐或吐出酸苦水,常用柴胡、白芍、枳壳、甘草、吴茱萸、黄连、半夏、香附、锻瓦楞子等药。
活血行气。治瘀血阻滞,胁下有块作痛。
行气破瘀,生肌止痛。用于湿热瘀滞所致的带下病,症见带下量多、色黄、时有阴部瘙痒;霉菌性阴道炎见上述证候者。
开郁顺气,调经养血。用于月经错后,胸胁胀痛,小腹冷痛。
益气不饥,润肺补脑,轻身强志,和血养容。
主治秃疮初起。
破血下瘀。治下焦蓄血证。少腹急结,小便自利,神志如狂,甚则烦躁谵语,至夜发热;以及血瘀经闭,痛经,脉沉实而涩者。现常用于急性盆腔炎、胎盘滞留、附件炎、肠梗阻、子宫内膜异位症、急性脑出血等属瘀热互结下焦
傣医:
中医:清肺,化痰止咳。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咳嗽。
益气化瘀,利水消肿,散结通督,消髓化核。主治:巨大破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病,气滞血瘀证)。
郭老依据患者之呃逆发生与加重均与情志不舒有关,并伴胸胁闷痛,腹胀纳差,乏力,大便不爽等肝郁胃弱之症,分析其呃逆应为肝郁气滞,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气逆动膈而发,肝郁为致病关键,《古今医统大全·咳逆》云:“凡有忍气郁结积怒之人,并不得行其志,多有咳逆之证”。
肝脾不调与肝胃不和的相同症状有胁肋胀满,抑郁或急躁,易怒,脉弦紧。
痞满多因外邪内陷、饮食所伤、情志失调或脾胃虚弱等导致中焦气机不利或虚气留滞、升降失常,而成胸腹间痞闷满胀不舒的一种自觉症状,患者感觉腹部(主要是胃脘部)痞塞不通,胀满难忍,但触及不到块物。本案乃湿浊蕴滞,肝胃不和、脾虚失运所致。
《素问·奇病论》云:“有病口苦......病名为何?何以得之?......病名为胆瘅......此人者,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灵枢·四时气》则云:“胆液泄,则口苦。”可见,口苦与胆关系密切。临床遇此病中医辨证多属于肝胆湿热证,治疗当清肝胆湿热,多采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取效。
谢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谨守病机,从郁出发,常用柴胡解郁以畅气机;对于反酸、烧心明显者常煅四石齐用以制酸止痛;该患者肝气郁、胃火盛、胆热上犯,热象明显且口干口苦,即用左金丸以制肝火、平胃热、泄胆气,谢师根据自己临床用药心得,将左金丸黄连与吴茱萸的比例由6∶1调整为3∶1;为防四石伤胃、黄连苦寒败胃,故用炒神曲制之。
初诊:腹胀如鼓,脐突腰平,转侧困难,卧床已久,大便不行,外疡久溃不敛,气阳大虚,湿浊凝聚不化,府阳不通,单腹胀之重症也。拟温阳泄浊,调和肝胃。
患者,女,35岁,胃脘胀痛阵作3月,嘈杂不适,偶有反酸烧心,精神生活压力大,心情不舒畅,情绪急躁易怒,失眠,多梦,纳差,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腻,脉弦滑。胃镜检查示:浅表性胃炎。
李某,女,69岁。初诊日期:2019年10月22日。主诉:反酸烧心间作2年余,复发1周。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反酸烧心,曾查胃镜示: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1周前因进食不慎,病情反复
邓某,女,48岁,1992年2月11日诊。诉2年前夜间静卧时,时觉两踹(小腿肚)发胀,继而心烦不能忍,必须用力伸其双腿,或出屋外纳凉尔后缓解。近1年来,症见气从踹上冲心下,发作欲死,经用针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