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症论治】
生命以阴阳为枢纽,阴在内,阳之守,阳在外,阴之使,阴阳互根,相抱不脱。《素问》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也。若夫元海根微,精关直泄,上引下竭,阴阳脱离,命立倾矣。《灵枢》云:精脱者,耳聋;气脱者,目不明;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酸,耳数鸣;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其脉空虚。《难经》云:脱阳者见鬼,脱阴者目盲。嘉言喻氏又分上脱、下脱、上下俱脱。今详斯症,总由阴阳枢纽不固。如上脱者,喘促不续,汗多亡阳,神气乱,魂魄离,即脱阳也。下脱者,血崩不止,大下亡阴,交合频,精大泄,即脱阴也。上下俱脱者,类中眩仆,鼻声鼾,绝汗出,遗尿失禁,即阴阳俱脱也。更有内闭外脱者,痉厥神昏,产后血晕等症是也。治法,在未脱之先,审其元阳欲绝者,于回阳剂中兼引阴,(参附汤用童便煎。)真阴欲绝者,于摄阴剂中兼固阳,(固阴煎。)其心神浮越,起卧不安者,招集溃散之阳。(龙蛎救逆汤去桂、姜、蜀漆,加参、附、枣仁、茯神。)脉微垂绝,气短汗出者,收拾虚耗之阴。(生脉散,或人参饮子。)血脱者益气,(吐衄不止[方剂汇www.fane8.com],独参汤加参三七、童便。)精脱者填营,(纵欲走阳,救脱汤。)魂离者镇肝,(身外有身,定魂丹。)崩中者固下,(血漏暴注,安崩汤。)津脱者实卫,(大汗亡阳,收汗丹。)液脱者滋阴,(血枯成痿,加减四斤丸。)喘促而吸入短者资化源,(气急不续,都气丸。)类中而神昏者息风火,(心火暴甚,河间地黄饮子去桂、附、巴戟。)至于内闭外脱,如痉厥神识不醒,暂用豁痰,(鲜菖蒲根汁和送至宝丹。)产后血晕不苏,急为开窍,(外烧铁器淬醋熏鼻,或烧苏合香嗅气,内灌清魂散。若血闷,用独圣散、参苏饮。)凡诸暴脱,或孤阳无根,而阴失所系,或精血骤去而神失所依,洵有如喻氏所见,壮岁无病一笑而逝,少年交合一注而倾者,不早寻罅漏而缄固之,其能拯危于一线也哉。
【附方】
〔回阳〕参附汤(参 附 姜)
〔摄阴〕固阴煎(参 地 萸 五味 山药 远志 炙草 菟丝饼)
〔救逆〕龙蛎救逆汤(龙骨四两 牡蛎五两 炙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桂枝 姜 蜀 漆各三两)
〔脉微〕生脉散(见一卷暑。)
〔气短〕人参饮子(见本卷血。)
〔精脱〕救脱汤(人参三两 附子一钱 黄芪三两 熟地 麦冬各一两 五味子一钱)
〔魂虚〕定魂丹(参 苓 归 术 麦冬 柏子仁 枣仁 远志 白芥子 丹砂 龙齿)
〔暴注〕安崩汤(参 术 芪各一两 三七根末五钱 水煮。)
〔津脱〕收汗丹(参 芪 麦 地各一两 枣仁五钱 五味三钱 当归五钱 甘草一钱)
〔液脱〕加减四斤丸(熟地 五味 苁蓉 牛膝 木瓜 天麻 鹿茸 菟丝子)
〔喘虚〕都气丸(见一卷火。)
〔类中〕地黄饮子(见一卷中风。)
〔痉厥〕至宝丹(见一卷中风。)
〔血闷〕独圣散(五灵脂半炒半生 水煎服。)
〔血闷〕参苏饮 (人参 苏木)
【脱症医案】
堂弟 心力经营,烦劳动火,消谷善饥,坐则手足俱颤,寐则手足如堕,梦则体析为二,神志恍惚,呵欠气泄,右脉小弱,左虚软不受按。因操劳疲神,元气不司镇摄,若转失气,须防暴脱。食下烦[饣曹]稍定,足知中宫底柱乏权,急摄阳以交阴。潞参、茯神、山药、五味、杞子、白芍、龙骨、牡蛎(俱煅研、)枣仁(炒研)。三服神昏安帖,诸症俱减,惟巅痛唾涎。原方加嫩桑叶(炒)、甘菊以熄肝胆风热,加益智、半夏(青盐炒),以摄脾涎。又数服,间服膏方而安。此症因其胃旺能纳,专受滋填,用海参煨鸭,及火腿鸡蛋等,皆血肉有情之品,故未及两旬已瘥。
(丁生手足指。或足溃而自脱。故名脱疽。有发于手指者。名蛀节。丁重者痛者。除湿攻毒。更隔蒜灸至不痛。痛或不痛者。隔蒜灸。更用解毒药。若色黑急割去。速服补剂。庶可救。黑延上者不色赤痛者。托里消毒更兼灸。作
脱肛不止久难安,真个仙方遇有缘,寻取蜘蛛烧得烂,抹于肛上应时痊。
痔漏脱肛人受苦,疼痛之时面如土,急取川椒可二钱,空心水送免凄楚。
脱肛阴脱两般忧,寻取鲫鱼只用头,火上烧干为细末,半搽半服自然收。
脚发背,一名足跗发。经云∶三背不宜生疮。惟足背多筋少骨,肉少皮薄,又在至阴之下,发疮疽者升发迟慢,所以为险候也。其证或由于足三阴精血亏损,或由于足三阳湿热下注而生。若初起寒热作呕,坚硬红肿,疼痛作脓者
阴脱者,阴户内脱下,若脱肛状也,或有拖出,片如手掌,有谓之子宫者。病起于胎前劳伤,或坐产之时过用其力,或平素血气虚弱,须当大补气血,兼收提之剂可也,用人参 黄芪 当归 升麻煎服,再用五倍子炮汤,浸洗,
脱肛之证,其原不一。古人云:入者为实,出者为虚。以虚字尽脱肛之症,是矣。丹溪云:有血虚、血热者,有气虚、气热者,若曰虚则寒,寒则内气馁而不收,恐不尽然也,且如下血脱肛者,属血虚下痢,与劳倦房欲脱肛者,
脱阳,谓阳气尽脱去也,阳气脱去,阴不固守,而随亦脱去矣。或因大吐大泻,或房欲过度,致使大耗真元,四肢逆冷,不省人事,不急救之,遂至不治。伤寒瘥后,色欲早行,亦有此症。先以葱白三七根,研细,酒煎灌下,次
补气养血、益精。适用于血虚导致的各种病症。
温肾、壮阳、益精。用于肾阳虚型阳痿,症见阳痿不举,举而不坚,少腹阴器发凉,精冷滑泄,神疲乏力,腰膝酸软,性欲低下,以及功能性阳痿见于上述症状者。
健脾温中,散寒止泻。适用于小儿泄泻,腹痛的辅助治疗。
温肾健脾。适用于脾肾不足之神疲乏力,头晕目眩,心悸气短,食少纳呆,腰膝酸软,尿频余沥。
养血调经,和胃安神。治妇女经期不准,胸膈不舒,食欲不振,心悸失眠。
滋阴,养血,祛风,活络,止痒,除油脂。用于脂溢性脱发,头皮瘙痒,落屑,油脂分泌过多症。
开郁行气,止痛。 用于胃痛,腹痛,嗳气呕吐。
积聚。
王琦教授的经验方脱敏汤只有四味药,乌梅、蝉衣、赤芝、防风,益气祛风脱敏,可作为一切过敏性疾病的基础方。在此方基础上随症加减,标本共治,虽方小药简,却效如桴鼓。
脂溢性脱发,也称早秃,是一种以头发逐渐脱落为特征的难治性疾病,多发生于皮脂腺分泌旺盛的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脑力劳动者多于体力劳动者。一般先从额部两处的鬓角和顶处开始,头发失去光泽,稀疏脱落,严重者额上部和顶部的头发可完全脱光,发展为“秃顶”。患者可同时伴有头皮脂溢,头皮屑较多,头皮瘙痒等症状。
上述2案例均以滋养气血,调补肝肾为主。案1患者掉发较多,并现尿频、口干眼干,头昏乏力等症状,结合脉症,以补肝肾为主,更加枸杞子、何首乌、桑叶、菊花滋补肝肾、清肝明目;加附子、鹿角片、桂枝等温肾壮阳,熟地、鸡血藤、当归滋阴补血活血。
脱发又称毛拔、发落、发堕等,传统主流观点认为脱发多与肾气虚衰,肾精不足相关,如经言“肾气强则骨髓充养,故发黑;肾气弱则骨髓枯竭,故发白而脱落”。随着认识的逐渐深入,不少医家从血虚、血热等角度论治脱发,如张从正《儒门事亲》中说“人年少发早落或屑者,此血热太过也”[1]。
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病人“一天昏昏沉沉没有精神”属于一身尽重,“说话语无伦次,急躁易怒,”属于胸满烦惊,失眠属于不可转侧着,怕冷,舌淡苔白腻说明有寒湿之气,合用四逆汤。后来又说有“口渴,爱出汗,小便不利”情况加天花粉有止渴,除烦热,通利小便作用。脱发和湿气太重有关,只要内在症状消除了,脱发自然就治愈了。
本患者因肝肾虚亏,阴血不足,风邪乘虚而入,致使风盛血燥,发失所养而致脱发,治宜补益肝肾、养血祛风。心悸失眠者加酸枣仁、远志、合欢花、合欢皮等;纳差者加砂仁、枳壳;气郁者加木香、陈皮。
有一定效果。脱发在日常生活中相当常见,一般来说,脱发与遗传因素、内分泌、精神状态都有一定关系。中医认为,脱发分为血燥型和湿热型,茯苓有健脾除湿、利水消肿的功效,对于湿热型脱发有一定疗效。
1.西洋参不宜过量食用。西洋参是较为珍贵的滋补药材,食用西洋参对身体有较多的好处,但是过量食用西洋参也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如腹痛、四肢冰凉、畏寒等症状。2.西洋参不宜与浓茶同食。因为茶中含有较多的鞣酸,
产后脱发现象属于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它与产妇的生理变化,精神因素及生活方式有一定的关系,女性在妊娠期间进入了毛发的休眠期,在生产之后就接着进入了毛发的脱落期,头发大量脱落,所以绝大多数妈妈产后都会有脱
产后脱发大多属「休止期脱发」,是正常的新陈代谢过程。人类头发到达「休止期」便会自然脱落,但妇女怀孕期间分泌较多雌激素,延长了头发的生长时间。分娩后,雌激素水平回复正常,这些头发也就逐渐脱落。除雌激素分
茯苓芡实粥原料茯苓10克、芡实10克、粳米120克、蜂蜜适量。做法1.将粳米洗淘干净,茯苓、芡实放清水中浸泡15分钟;2.将茯苓、芡实倒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3.用武火煮20分钟,再用文火熬15分钟;
大约有50%的妈妈会有产后脱发的现象。产后脱发是指女性在生产之后头发异常脱落,发生在分娩完1-2个月后,尤其在3-4个月后显著,一般持续到哺乳期结束。产后脱发的特征是自发际线处脱发,使前发际线后退或界
美髯酒制何首乌300克,旱莲草90克,桑椹子60克,乌饭叶90克,黑豆皮90克,乌犀角90克,冬青子60克,熟地黄210克,干茄花90克,白酒7000毫升。以上诸药加工研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
产后脱发到多久跟妈妈个人体质有关,但大部分产后脱发持续时间是产后半年到一年,之后逐渐恢复正常生发,在这期间仍然需要做好防护措施,因为有些产后脱发没及时调节,有可能会加重到习惯性脱发。
宋某某,女,62岁。1985年4月23日诊。患高血压及糖尿病已十余年。近1年来又患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最近1月两足冷痛,足背动脉搏动消失,足色青紫,两足趾端痛难着地,入夜痛剧难眠,扪之冰凉,
骆某某,女,44岁。2021年3月23日初诊。主诉:头部脱发3年。患者3年前自觉头发脱落,熬夜后尤甚,平素喜食辛辣炙煿之品,情绪紧张,压力较大。刻诊:头顶部毛发稀疏,细而易折,干燥无泽,散
康某,男,26岁。1986年4月28日初诊。一年前因情志恚怒,冷水浴头伤风后,遂发觉头发脱落,由头顶部向四周扩散,未给以任何治疗,半年后脱发加重,且头皮瘙痒,曾服用养血补肾之方20余剂罔效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