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髃将上臂外展平举,肩关节部即可呈现出两个凹窝,前面一个凹窝中即为本穴。该穴有通经活络,疏风散热之功,主治肩背部疾病。
肩髎上臂外展平局,肩关节部即可出现两个凹窝,后面一个凹窝即是本穴。该穴有祛风湿,通经络之功,主治肩关节周围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等。
肩贞正坐垂肩位,在肩关节后下方,当上臂内收时,腋后纹头直上1寸处即是肩贞穴。该穴有清头聪耳[方剂汇www.fane8.com],通经活络之功,对肩关节周围炎,耳鸣,耳聋,头痛等症有疗效。
大杼正坐低头或俯卧位,在第1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该穴有强筋骨,清邪热的作用,主治肩背痛,发热,咳嗽,头痛等症。
肩周炎是肩周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慢性炎症。中医称为“漏肩风”“五十肩”“肩凝症”。多因肝肾不足,气血虚弱,血不荣筋;或外伤后遗,痰浊瘀阻,感受风寒湿邪所致。治宜补益气血,滋养肝肾,宣痹通络为主。笔者现据临床实践推荐内服外敷方治之,效果不错。
本例患者董氏奇穴针灸见效快、痛苦小,增强患者治疗信心。中药汤剂标本兼治减少患者复发几率。所以这种针灸结合中药汤剂服用的治疗方案是可取的。
肩周炎,中医称为“肩痹证”或“肩凝证”。因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又称五十肩,发病多以风寒侵犯,又称冻结肩。痹者,气血痹阻不通也。《内经》有云:“痛则不通,不通则痛”。究其原因,《内经·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本案寒偏胜为痛痹。
肩周炎飞针刺激部位局部阿是刺激区。中医学认为,本病内因为营卫虚弱,筋骨衰颓,外因为风寒湿邪乘虚而入,伤及肩周筋脉,致使气血不通而痛;或因过力劳伤,血瘀气滞亦可导致不通则痛。肩痛日久,则筋脉失养,而见肩部肌肉萎陷,关节僵硬。
肩周炎全称肩关节周围炎,又称“漏肩风”“冻结肩”,因好发于50岁左右的女性,故又称“50肩”。本病的发生是由于内分泌紊乱、外伤、慢性劳损、外感风寒湿邪及肩周组织的退行性改变,使肩周软组织发生慢性无菌性炎症,进而关节滑膜萎缩、粗糙,滑液分泌减少,引起软组织广泛性粘连,限制了肩关节的活动。
肩周炎是临床上常见的退行性炎症,主要发生于肩关节周围的组织,以肩关节疼痛和运动受限为特征。具有复发性强、病程长,难以根治的特点,相较于西医治疗来说,中医的根治性更强,临床上以中医治疗为主。
生川乌、生草乌各50克,95%酒精500毫升。温经散寒,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主治肩周炎。
秦艽50克,伸筋草、寻骨风、延胡索、桂枝各30克,制附子20克,制川乌、制草乌各15克,丹参90克,蜈蚣5条,干地龙25克,白酒2000毫升,症重或病程日久者加白花蛇1条祛风除湿,活血舒筋,搜风通络,
忍冬藤200g,鸡血藤70g,路路通70g,川牛膝90g,延胡索50g,木瓜50g,当归50g,红花50g,丹参80g,桃仁35g,黄芪80g,白术90g,枳壳25g。解毒化瘀,祛风除湿,舒筋通络。主
寻风藤、青藤根、石薜荔、三角尖各30克,生姜、五加皮各45克,苍术、骨碎补、威灵仙、续断、川牛膝、甘草各15克,狗胫骨(原书为虎胫骨)100克,乌药石南叶、苏木、南木香〔土木香〕、青木香、乳香各6克,
川芎4.5g,威灵仙6.5g,鸡血藤9g,秦艽4.5g,白芍4.5g,当归9g,白术4.5g,黄芪9g,桑枝15g,伸筋草4.5g,防风4.5g,党参9g,熟地黄9g,松节9g益气养血,疏风通络之功效
见血飞100克,大黄50克,红花25克,白酒2000毫升。消热解毒,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主治闪挫、跌打、撞击等原因导致的局部肿痛。包括四肢、躯干软组织损伤及闭合性骨折;网球肘,肩周炎,腰肌劳损,风湿性
细辛80克,老生姜300克,60度高粱白酒100毫升。通痹祛邪,消肿止痛。主治肩周炎,跌打损伤。
当归头、元胡(延胡索)、香附各100克,透骨草150克,鸡血藤120克,杜仲180克,优质白酒1500毫升,凉开水2500毫升,冰糖500克。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大骨关节病、肩周炎等。
局部近取肩髃,肩前,肩贞,是谓“肩三针穴”,配局部阿是穴,可祛风散寒,疏经通络;循经远取阳陵泉能舒筋活络,通经止痛;中平穴系现代新发现的治疗肩周炎的经验效穴;诸穴远近相配,使病邪地祛,筋脉疏通,气血调
拔罐能治肩周炎。拔罐疗法通过罐内负压的吸吮,罐缘的刮压刺激,牵拉挤压体表皮肤及浅层肌肉,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止痛,祛风散寒,消肿散结,调节气血的效果,从而达到治疗肩周炎的目的。
早期小范围关节活动即做肩关节的简单外展、外旋、内旋练习,从多个方向拉伸关节囊。外展拉伸肩关节囊下部把前臂和肘部放在桌上,然后前臂渐渐远离身滑动、轻柔外展肩关节。当滑动到最大程度或感觉轻微疼痛时,停止滑
外邪内侵型肩周炎刮痧取穴肩髃,肩贞,臂臑,曲池,外关,手三里,阿是穴。刮痧顺序先刮肩髃,肩贞,再刮臂臑穴,然后刮曲池,手三里,外关。刮痧方法泻法。方义本方以患部穴祛风散寒,活血通络;外关,曲池疏导少阳
肩周炎刮痧有用。中医认为,本病多因年老体虚,气血不足,正气下降,或因肩部外伤,慢性劳损,使肩部气血瘀滞,复感风寒湿邪,以至于肩部气血凝涩,筋失濡养,经脉拘急而引起本病。采用刮痧疗法可疏通经络,活血化瘀
有效。肩部感受风寒,阻痹气血,或劳动过度,外伤,损及筋脉,气滞血瘀,都可使肩部经络气血不利,不通则痛,通过拔罐,可以祛风散寒,除湿祛毒,活血化瘀,温通经络,舒筋止痛。从而达到缓解肩周炎症状的作用。
1.病人仰卧位。2.用小火罐或小硅胶罐,小抽气罐吸拔头部腧穴及面积较小的腧穴,背部及肌肉丰厚处腧穴可选用中等大小的罐具。3.阳陵泉,中平穴,阴陵泉,条口,承山等腧穴可采用煮药罐法,选用合适型号的玻璃火
涉及(支)气管炎、咳嗽的处方用穴共70多个,计387穴次,其中最高频次的13个穴位,依次是肺俞穴、膻中穴、肾俞穴、定喘穴、天突穴、足三里穴、大椎穴、风门穴、心俞穴、丰隆穴、膏肓俞穴、脾俞穴、鱼际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